我和我爹那点事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我和我爹那点事0

我爹这辈子有两个要求,一是儿子出息,二是闺女给他写本书。要是没给实现,他也不说死不瞑目这类话,他只在房里来回嚷嚷,说是死后要把尸体捐给国家做科学研究,绝不给我们子女留个全尸瞻仰遗容。

我爹自命不凡,却怀才不遇。我爹没上大学,他说他一辈子记得我奶奶说的一句话:你们给我争气!我奶奶没文化,而且有点歇斯底里,她对子女不疼也不爱,教育起来也就这一句话,还是拍着大腿说的。

后来我爹经历了工人、出租车司机、下海炒股等大浪淘沙的风潮,也留给他的人生无数刻骨铭心的经历。我没法忘记他和我说的这个故事,在他刚开出租车那会儿,去上海十六铺码头招揽生意,刚停下,那里的地痞流氓就围过来,说我爹新来的胡乱占地盘,就要打人。我爹机灵,反应快速,一步蹿到墙角,摆开架势准备迎战一帮流氓,据说当时他就知道绝对不可能全身而退,所以他是要拼命的。他嚷向流氓:你们来好了,今天我是肯定要拖一个垫背的。最后架没打成,从此以后我爹再出现在十六铺,那帮流氓变得异常客气,总是拍他的肩说:长脚,又来啦,停这里吧。所以我爸总是以此教育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我和我爹的关系,可以说水火不容,又可以说水乳交融。想当年我青春期伊始,胸部开始隆起,每每走路总是弯腰驼背,以求胸部不突兀于身体,我爹最看不惯这事,我记得他是这么对我说的:男人之美在于嘴须,女人之美在于乳房,你遮什么遮,要不你去砧板上拿菜刀剁下来好了。其实很多应该由母亲传授给女儿的事情,我爹都很自然地做到了,这在我们家非常正常。他很有脑子,很多医学上的事情他都会去了解,所以我和我妈常开玩笑说我爸是妇产科医生。这在我生下女儿坐月子的时候特别明显,我爹比我妈还关心我坐月子,他每天命令我不许下床,管得极其严格,要是抓到我下了地,他就亲自把我押回床,然后纠正我不符合他要求的睡姿,再把所有的被子边角塞妥帖,然后再唠叨半天才离开。过一会儿,他又兴趣盎然地来查房,唯恐我爬起来偷看女儿。即使我躺在床上,他也要仔细查看我的手脚是否摆好,身体是否躺平躺直,胳膊肘有没有受力用力。父爱使他如此不厌其烦地去关爱我。

我爹这辈子最关心国家、国力、国势……家里堆满了他从报摊上买回的报纸杂志。他几乎把报摊上所有和国力、军事有关的书都买回来。后来家里实在太多了,他就待在报摊边看,卖报的和他熟,就任他把想看的都看了,然后再意思意思买一本回家。我常笑他买的那些杂志都是“三无”产品,没出版号没出版社没作者,说的都是不靠谱的事。比如中国拥有多少核潜艇,中国军力20××年压倒性战胜美国……但他仍然乐此不疲,他总是带着骄傲地说:美国人想压制我们中国是不可能的,我们国力强大。我常猜想他这么热衷国力的评估,还有一点是为了那股市,他认为看股票就要看国际形势,这是根本,我不理解,只是觉得他太高太远。

我爹一辈子宠我爱我,这爱这宠无理又暴力。直到今天,每次和他吃饭,他都要在我耳边唠叨,这菜是他从哪个哪个菜场哪个哪个菜贩那里买的,那个菜贩品质如何过硬,边说手边动,汤盛好一大碗单独发放给我,要我务必喝下,鱼直接夹下半条放在我碗上,还要求饭桌上所有的人监视我全部吃完。这在我婚后依然如此,只是我男人比较了解丈人,每每在丈人动手前,先把老婆的汤盛满。

我爹第一次见到准女婿和准亲家说的都是同一句话:我这女儿心思简单,人善良,就是不会做家务,只会看书写诗。他最担心我的就是我为人单纯,所以总想着他在世的日子要多挣钱,留给我,好让我过可以不用上班也能看书写诗的日子。他对我面对世事比如工作不顺的抱怨时,总是说:坚强点,爸在还能帮你都扛着,但是爸妈总要走的,到时你怎么办?

我“高二”那年,迷上了摇滚和现代诗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视逃课为兴趣。每天背书包上学后,就直接躺在操场上,看书听音乐看云,愤世嫉俗,不亦乐乎。与我做伴的是摇滚乐、帕斯的诗。班主任找我爹,教导主任找我爹,让我爹赶紧做我思想工作,千万别让我这么荒废学业。但当时的我心思颓废,对中国教育制度反感至极,哪里听得进,日日过我声色犬马的日子。我爹哭过,骂过,哀求过,最后我反驳了一句话:我会拿诺贝尔文学奖的。他从此再无话可说,被我彻底坑蒙拐骗了。直到今天他还会带着希望地问:你什么时候去得诺贝尔文学奖,千万不能给我吃空心汤团啊。我叹着气,如今被房地产广告恶心得暗无天日的我,哪有心思钻营文学啊?现在想想,我爹那样答应我,一来是因为我实在情绪太差,二来也是我的语文老师写信说我是十年难遇的天才,三是他实在太爱我,不忍看我难受。就这样他才妥协了。

记得我心绪低落的日子里,他努力去了解那个摇滚歌手科特柯本的来龙去脉,努力了解他女儿成天要死不活闷在房里抽烟的原因。他督促我妈去帮我主动买好烟,放我桌上,所以我那一年的烟龄里,从来没有自己跑出去买过烟。有次倾盆暴雨,我非要出门去离家颇远的公园,我妈怕我是去自杀的,所以不让我出门。就我爹说了一句:把伞带好,出门路滑,小心点,记得回家。■(文 / 孟晋) 那点

上一篇: 好消息·坏消息(517)
下一篇: 天下(51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