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伟

(文 / 朱伟)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老子》第一章的结尾。老子说,无是天地之始,有是万物之母,两者同出而名不同,所以都以“玄”为概括。按《说文解字》,始为女之初,即少女;母乃像怀子状,为乳子。玄呢?《说文解字》说玄是幽远,按被认为是解读《老子》最权威的三国魏王弼的解释,玄是冥,本质是默然无有。他将“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从无到有看成一个长度:在首为始,最终是母——由此而有万物。河上公的解读,则用欲来分辨有无,将有无具体解释为有欲、无欲,玄就是天之覆盖——有欲无欲之人皆受气于天。

这样的解释,我总以为,难理解“玄”字。

如从这第一章的结尾往前推,妙是什么?又是少女。之前的那句“常无欲以观其妙”针对“无名天地之始”——天地之始空虚无物,始与妙,意思一样是少女,未交合时。“常有欲以观其徼”针对“有名万物之母”——徼是要,徼字后来与侥通用,侥幸的幸是兴。少女经交合而成母,母哺育万物。在老子的观念中,有无显然是相对应的两面,是一而非二。无欲有欲,本来可有可无,所以是玄,这实际与“吾思故吾在”同理。可有可无,这才是“同出而异名”的真正意思。

王弼的理解,无是混沌无名未形时,天地始分,才有万物,这倒和现在科学的说法一致。从天地始分至成母而有万物,一切因玄,玄也就是成天地的那个元素。由此他认为,妙就是其中精微的元素,万物就始于这精微而后生。徼则是结果:因为相对无,有联系着利,就必然以无为用。王弼看不清的是,有无的相对与因果——妙之无必有,有之徼必无,这才是老子所要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如以相对因果,一分为二来看这有无,一切都无以参透,纠缠着无以言说,这就是深幽着的“玄”。玄而又玄,其实还是在强调因果相对。众妙,众为多,是“有”的另一种表达。妙对应无,众对应有,门则是两者共同出入处。

《老子》第6章中,用了“玄牝”这个词:“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谷,五谷杂粮;神,精魂;五谷养形而神生,神生而生生不灭,是为玄牝,牝就是母。玄牝之门与玄妙之门,又是始与母。“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绵绵是新絮,气息绵绵,飘动萦绕,微细而不断,所谓“玄玄焉测之则无源,汪汪焉酌之则不竭”。“用之不勤”,一般解释这“勤”是竭,不勤是不竭,生生不息,用之不竭,自然是通的。但《老子》这里的勤,其实是勤劳、劳累,他的人生观是,精神所在,连绵不绝,一切都在冥冥之玄中。玄是虚,有虚必有实,所以一切不必劳顿。

玄就这样在天地人间构成神秘关系,这种神秘在不可确定,难以言说,由此很多人认为玄学是虚无,却忽略了其无中生有,有中为无。《老子》第10章紧接着解释这个“用之不勤”,他说:“天门开阖,能为雌,明白四达,能无知。”这里的天门不是指天,而是指心,开阖是开启闭合。心自然地闭合开启,才能以柔为母,无须劳累、不需知觉而通达四方。如何“明白四达”呢?“生之畜之”,畜是养,所以有生便有所养。“生而不有”,生为虚,当然无所取有。既然生而无有,有所为则也无所靠,这就是“为而不恃”。恃才傲物、恃强凌弱由此都显可笑。“为而不恃”就“长而不宰”了,宰是主宰、控制,不用控制便会自然生长,这就是苏东坡所说“受福无穷,成功不宰”。

真正理解通了这玄字,人生便进入率性而为,在深不可测中自然、自得。《老子》第15章中描述了玄通之后的一连串结果,比如“敦兮其若朴”,敦是厚,朴是本性,以自己本性聚拢他人,敦是厚。“旷兮其若谷”,谷是养,源源不断滋养,旷是开阔。“浑兮其若浊”,浑是混合,合则浑,离则散,浑由此是大:浑元载物。浊也是厚,肥则形浊,瘦则形枯。

把玄具体解为天,源于《周易》。《周易·坤》中,文言最后用“玄黄”说,天地之杂,天玄地黄,天色玄,地色黄,各自又都是一种色调。《诗经·豳风》由此有“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绩是捻麻,载是承载,这里指染麻以色——朱是正色,孔是甚,阳为亮,古人以正色朱砂染他色。玄是什么色呢?《周礼·考工记》中有“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炽之”。丹秫就是红高粱,湛是浸泡,炽在这里是染成。染成的颜色,《周礼·考工记》说,“三入为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缁”,入是染,是浅绛色,是青中有赤,缁就是黑。东汉郑玄的注说,玄色在缁之间。也就是说,六入为玄,《说文解字》因此说,玄像幽,入而覆之,黑而有赤色。玄色是赤隐隐可见,到七入,隐处不见,则为黑暗。这样的色调倒是玄妙蕴含广博很好的写照。描写这色调,我很喜欢明朝宰相李梦阳的诗句:“万里西风过雁时,绿云玄玉影参差。”这里的玄玉是葡萄。

九天玄女,不过是道家对“玄牝”一词的进一步想象。《云笈七签》卷114中专门有她的传,说西王母让她乘丹凤、御景云、服九色彩翠之衣下凡,向黄帝传授六甲六壬兵信之符,帮助他以五行方术战胜蚩尤,平定四方而立九州。至于后来,玄女与素女又以房中术传授黄帝,则是小说家想象力的更进一步发挥了。■

上一篇: 基度山吃喝恩仇记
下一篇: 何以为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