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信贷危机亚洲站考察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韩国:信贷危机亚洲站考察0( 10月9日首尔外汇市场开盘后,韩元对美元比价一度暴跌至1485比1 )

1∶216

仁川机场的国际出站口边上,是新韩银行的外币兑换点,二十余种国家的货币可在这里兑换成韩元,其中也包括人民币。这是10月16日18点,韩元对人民币的现钞卖出价是179.82,一个颇为“合算”的价格。一天前准备来韩国前,我曾查询了国际汇市人民币兑韩币的中间价,1∶178。不过,在首尔的中国人尽人皆知,机场银行的汇率要比明洞、南大门、梨泰院的黑市上低很多,在这里兑换本不应“合算”。

果然,10月16日是韩元汇率极为动荡的一天,仁川机场的低汇率只不过证实了这一点。韩元汇价当天暴跌,韩元对美元收挫近10%,创11年来最大单日跌幅纪录。美元对韩元最新报在1372附近,创7年来最大单日跌幅。人民币是外汇市场中最为稳定的币种之一,相对韩元则在这一天大幅度升值,汇率收报1∶200。这一天,也是韩国股市大跌的日子,首尔综合股价指数(Kospi)报1213.78点,跌幅9.44%,是有史以来的第三大跌幅,市值损失达到64万亿韩元。汇率与市值的双重损失相加,表现在市值上,这一天按美元计价的市值则损失了490亿美元。

数字上,这无疑是韩国金融史上少有的动荡时刻。在汉江边上的汝矣岛,这个有着首尔“曼哈顿”之称的江中沙洲仍是一片安静平和的气氛,汝矣岛公园广场上的民俗展览和娱乐节目正在上演,孩子们踩着轮滑飞快掠过。公园边韩国放送公社(KBS)的大堂里,母亲们安静地聊着天,享受着1600韩元一杯的咖啡。按照当天的比价,1600韩元相当于8元人民币。自然,这是方便KBS雇员的价格。在附近的金融公司的大楼里,同样一杯卡布奇诺的价格是4400韩元,相当于22元人民币,甚至低于北京写字楼里的价格。两年前,首尔还被美世人力资源咨询公司评为世界上生活消费第二昂贵的城市,一年前则在排名中掉到第5名,按这个“咖啡指数”,恐怕今年要掉到北京和上海之后了。

汝矣岛可谓韩国的政治、经济和新闻中心,韩国最重要的银行、证券公司总部包括韩国证券交易所均设立于此。对于试图探究全球信贷危机下的韩国来说,汝矣岛是最恰当的地方,这里即是10年前那场金融危机的主战场,也正经历着当前的市场动荡。

韩国:信贷危机亚洲站考察1( 金融危机中,法国典当行业生意兴隆。由于从银行贷款难度加大,很多人只得把值钱物品送往典当行 )

在KBS,今年6月份才来这里工作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陆峥对人民币与韩币之间的汇率变动如数家珍。他刚来的时候,140元韩币兑换1元人民币,没过一个月就是150元韩币换1元人民币了,一个月前韩币最便宜的时候是216元,这两天刚下来又上去了。他身边的韩国人把汇率形容为“青龙车”,也就是过山车,转了几圈就麻木了,现在同事们已经不再谈论汇率问题。

KBS国际放送局的金博则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贷款利率表现出忧虑。一个月来,韩国银行房贷利率飙升,已经从不到7%上升到10%以上。41岁的金博,一对双胞胎的父亲,两年前刚在首尔最具传统的麻浦区买了一套109平方米的三居室,买时贷款了1.5亿韩币,约定了3年还款期,以前每个月要还款70万韩元,现在利息涨了,每月还款也涨到了100多万韩元。他刚刚接到银行新的还款通知,正处在焦虑中。这套房子,他本来想提前还款,但韩国银行多规定,提前还款要多缴纳10%的利息,当时觉得不值得,没想到最近一个月,利息涨了40%。

金博的同事白部长则是典型的“大雁父亲”——韩国人把父亲努力在一地挣钱养家、母亲在异地带子女读书的家庭形象地称为“大雁家庭”。白部长的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在北京的望京上学,白部长在这边工作,汇钱养家。现在,面对贬值一半的韩币,“大雁父亲”遇到了家庭规划的巨大难题。为什么要到北京读书?因为那里有最好的教育。韩国人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令人惊叹,大富之家一定要在首尔的江南区买房子,那里有韩国最著名的中学——京畿高中和徽文中学,号称“八学群”的好学校都在江南区,在那儿上学就能考上最著名的大学。韩国最穷的人家,一个月只有100万韩元的收入,只吃得起米饭和泡菜,也要拿出1/3供子女读书。中产阶级则流行把孩子送到中国,那里的性价比最高,有最好的国际学校,价格却比韩国低得多。

汇率贬损,遇到问题的还不止是在北京望京等待学费的韩国学生,在韩国工作的中国人受到的打击最大。中国驻韩国使馆经商处的官员李璐告诉记者,在韩国工作的中国人达到55万人,很多人都面临着把钱寄回国的问题。在韩国的餐馆用中文点餐几乎遇不到沟通障碍,就是因为到处都有国内去的朝鲜族打工者,一个月挣120~150万韩币,把钱寄回家补贴家用。去年末100万韩元可汇去7700~8000元人民币,可现在只能兑换4800元人民币。对此,大部分中国人都很惊慌,不舍得辛苦挣到的钱就这样消失了,只好以观望应对,寄希望汇率回到原水平。银行汇款业务直线下降。

提款机

在汝矣岛,C&海运金融公司的代理理事兼CEO崔钟杰给记者讲到近来汇率波动对公司的影响。C&集团旗下的造船公司有60条船的订单,每条船价值近5000万美元,交付总价格33亿美元,明年1月要发往希腊。这些船的船坞是在大连订购的,要向大连方面拨款。现在本该是加紧赶工期的时候,却受到信贷危机的影响,造船速度已经减缓了。另外,集团正在兴建两大造船厂,受金融紧缩的影响,进度也放缓了。C&集团是一家以海运创业、拥有包括5家上市公司在内的41家子公司的集团公司。C&海运金融公司为造船融资,并在一两年的船舶建造周期中管理、运营造船资金,公司大股东包括友利银行和保险公司。这次西方的信贷危机中,他们更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希望与中国的金融机构合作。

不过,作为一家出口导向的企业,他们的造船业却是这次金融危机中受益的一方。造船合同是去年签订的,当时美元对韩币的比值还在950∶1,并且是以美元结算,无形中已经获得了一小半的汇率升值收益。但从长远看,如果信贷危机持续下去,势必影响国际贸易,船运需求减少,造船公司就难以再拿到订单了。而以进口为主的企业,现在则是最艰难的时刻。

崔钟杰曾是《联合通讯》的金融部长,有过18年的金融报道经验。向他请教这次金融动荡何时能结束,他个人认为,此次韩元危机的根结在股票市场上,年底是企业年终财务核算期,海外亏了钱的金融公司在韩国市场大肆卖出股票,获取现金去补国内的亏空。年底之前,美国信贷危机还会持续恶化,韩元的麻烦也会拖到那个时候。

使馆经商处的李璐也佐证了这种观点。据他介绍,10月16日的股市暴跌中,韩国媒体推测海外投资者卖出股票,并将韩币兑换成美元货币,资金流出额超过了10亿美元。

在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一家50%预算来自官方的政策研究机构,世界地域研究中心中国组组长池晚洙博士把韩国汇率的动荡也主要归结为“提款机”效应。雷曼兄弟破产进而酿成世界范围内的银行危机,但坏账危机主要集中在西方国家,亚洲国家也受影响,但肯定影响不大。正如同中国的银行也持有雷曼兄弟债券,韩国的银行也持有一些,规模超过了10亿美元,但“不能算大”。

全球信贷危机会否影响到韩国的实体经济,当然也会影响,尤其影响到出口,但在池博士看来,也影响不大。韩国60%的出口流向发展中国家,对欧美市场的依存度并不高,今年1~9月,韩国出口仍然保持了20%的增长率。但不幸的是,因为石油价格的突然高涨,也出现了贸易赤字。韩国是一个基本不产原油的国家,却是世界第五大原油消费国。韩国进口原油的费用从几年前的300亿美元增加到今年的上千亿美元,贸易于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赤字。所幸的是,下半年油价走低,韩国进出口有望在年底达到均衡。

“汇率贬值会否再次带来通货膨胀,使经济状况恶化?”

池博士很乐观,“国际市场上的商品降价得如此厉害,正好抵消了货币贬值的因素”。

于是,实体经济仍处健康状态下,货币贬值的主要原因只能归结为“提款机效应”。韩国是发展中国家中资金流动最为自由的国家之一,又是相当庞大的经济体,欧美国家金融业在调整自己的资金结构时,最容易下手的就是韩国。

“亚洲市场上,日本和新加坡同样没有汇率管制,欧美金融机构为何不在那里销售?”

这也有一个颇为应景的答案。就在一个月前,英国《金融时报》刚把韩国从新兴经济体调升到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体,而日本和新加坡的经济结构已经和西方国家无异了。在西方市场和新兴市场之间,韩国充当了桥梁。

海外资金在韩国市场上套现还有另一个原因:韩国股市近年来长期上涨,海外机构投资多在Kospi指数700~800点的时候进来,现在虽然指数从1800点跌去30%,海外资金仍有盈利。

亚洲经济新闻(AJU News)的CEO兼代理理事郭永吉讲到外资进入韩国资本市场的途径,一个是进出口,一个是股市。韩国的股票市场海外资金比例高达40%,信贷危机后,一半的海外资金骤然撤出,自然引发了汇率的大动荡。现在外资占到股市资金量的20%,已经恢复到合适的水平,市场也该稳定了。至于为何10月中旬市场突然动荡,除了西方市场的恶化,郭理事的解释是,10月30日政府要发表贸易统计数字,所以市场波动大。而10月9日韩元对美元汇率曾触及1485∶1,几天后再次逼近1400∶1,则是因为10月31日,韩国银行约有30亿美元短期债务到期,交易者心存疑虑。一旦平稳过渡,市场便会稳定下来。

郭理事还举了望京主妇的例子,佐证他汇率不会崩盘的判断。10月9日当韩元逼近1500∶1的时候,望京的主妇纷纷把人民币带回韩国换成韩币,韩国的物价基本稳定,韩币在这个价位已经有长期的投资价值了。三星的研究所预计,年底韩币对美元将恢复到1050韩币兑1美元的水平。

“江南不败”

韩国是出口导向型国家,经济严重依赖海外市场。SK经营经济研究所的一位研究人员举了个例子:韩国27%的出口是到中国,2003年恰逢中国爆发“非典”,韩国制造业投资增长率那一年从10%降低到-5%。而现在,世界面临一场“二战”后最大范围的衰退危险,实体经济的影响早已经发生了。自2007年初,制造业投资和建筑业投资开始双双下降,到今年,两类投资的增长率接近或出现负值。

10月17日,韩国第一个低价航空公司韩星航空先是无法承受上升的油价,接下来又被汇率打压,宣布旗下两条航线全面中断。低价航空公司有相当一部分是租用外国的飞机,韩元的快速贬值使企业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大韩航空和韩亚航空等大航空公司除了飞国内航线,还有海外航线收入,自然容易抵御外汇风险。9月18日,半导体厂商海力士宣布将停止京畿道利川工厂的部分半导体生产线。公司高层解释的原因是半导体供大于求,加上受全球金融动荡不安的影响,景气走下坡路。由于消费者支出减少,韩国已有多家服装品牌破产。

真正核心的问题则是房地产。今年以来首都地区宣告破产的建设企业共达34家,同比增长22%。

美世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将首尔的生活费开支评为世界第二的2006年,首尔的公寓价格连续3年平均每年上涨24%。而以高档住宅闻名的首尔江南地区5年房价飙升了121.8%,那时要在该地区买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公寓,至少需要70~80万美元。而首尔大约有50%的人有自有住宅,其余的50%不得不租房居住。市区一套30多平方米的小公寓,月租平均500美元。

金博讲起了江南区最典型的投机状况,那是大峙洞的银马公寓,30多年的老公寓,因为房子旧,有推倒重建的预期,具有投机性质。四五年前银马公寓一套109平方米的公寓价格在七八亿韩币,去年涨得最高的时候达到了13亿韩元,现在的价格则回落到了9亿韩元。“以前韩国人常说‘江南不败’,神话终于被打破了。”

卢武铉政府上台后出台一系列打压房地产投机的政策,却没能使房价下降,反而是李明博政府上台,“规制缓和”后房地产见了顶。李璐介绍说,李明博政府一主政就把上届政府制定的综合不动产税的标准从6亿韩元提高到9亿韩元,放松了投资者的持有限制,还解除了首都绿化带不能盖房的禁令。

韩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报告显示,2006年韩国单个家庭的平均总资产为2.8亿韩元,其中房地产所占比重高达76.8%。而通过贷款买房的人数占了房产投资来源的很大比重。房产价格若全面下降,金融系统的风险不言而喻。而此刻,韩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已达到亚洲地区最高,其银行的贷存比率在亚洲地区也最高,达到136%,大大高于亚洲地区82%的平均水平。

西方媒体开始大举唱衰韩国,甚至喻之为“亚洲的冰岛”。所幸事实上,除了投机严重的地区,首尔房价还颇稳定,按政府的统计,只是停止上涨而已。

2500亿美元外储

10年前那场危机被当地人称为“外换危机”。1997年末,韩国的外债高达1569亿美元,而外汇储备只有几十亿美元,危机发生时毫无偿债能力,以致国民捐金救国。当然,归根结底,那场危机是由于大财阀的快速扩张,以及不是靠市场需求而是靠疯狂举债和投资拉动经济,不健康的发展模式为危机的发生埋下了祸根。

10年后的2007年底,韩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2622亿美元,韩国大企业的资产负债已经今非昔比。郭永吉理事介绍说,像三星这样的大企业非常注重资产的安全,危机意识注入每个员工的头脑里,为应对危机,出口型的大企业都储备了足够的外汇。最近政府号召企业卖出美元,三星电子和浦项制铁等大企业都卖出了美元。1997年,韩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过400%,而今年第一季度是92.5%。C&海运金融公司的崔钟杰理事也持同样的观点,“韩国前五大企业资产负债不存在不安全因素,只是中小企业处境困难”。

按郭理事的观点,2622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有600亿美元可以拿来稳定市场,一个月抛30亿美元,也可以抛20个月。到了今年,为了遏制本币贬值、缓解通货膨胀压力,韩国政府和央行曾连续抛售美元,导致外汇储备连续4个月下滑。截至7月底,韩国外汇储备减至2475亿美元,仅7月份就减少了105.8亿美元。随后,政府不再高调入市干预,也正因为此,投机者开始了疯狂的抛售。的确,相对于10月19日韩政府宣布的1000亿美元救市计划,这算不上一笔取之不竭的资源。汇率的浮动还是得交由市场,政府只为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之间提供安全阀,担保储户的资产安全。

韩币的安全,最终只能系于实体经济,韩元的汇率除了购买力,还在于投资者对韩国经济发展的预期。长远发展的角度,韩国经济发展的确表现出了疲惫的势头。成功举办奥运会后,韩国曾把日本作为下一个超越的目标,可实际上,几十年来韩国与日本的双边贸易一直是逆差,韩国须向日本购买大量知识产权,再制造工业品向发展中国家出售,“二传手”的地位一直未能超越。

韩国经济发展不力主要是受“模仿型技术战略”的局限,由于依靠模仿,疏忽了技术力量培养。1981年至2004年,韩国的技术贸易逆差为315亿美元,而同期日本获得了515亿美元的顺差。由于韩国缺乏自己的技术,核心零部件和材料必须从日本进口,因此,韩国出口越多,对日贸易赤字越大。日韩间的生产效率差距也在扩大。韩国与日本的生产效率差距1995年为每小时29.3美元,2000年为29.5美元,2005年则增加到了29.9美元。

去年,韩国股市疯狂上涨,Kopsi指数逼近了2000点,韩国的资本市场配置并未向创新型国家倾斜,与过去由三星电子、现代汽车等大型股掌控股市的情况不同,韩国股市呈现出结构性变化。汽车和技术类股曾经是韩国传统的出口及股市的增长动力,但在新一轮资本扩张中,韩国开始通过钢铁和船舶来获取利润,而这两个行业技术附加值更低。2004年三星电子市值占整个股市的25%,去年却是仅占8%左右。

最为令人忧心的是,随着大宗商品市场价格高涨,资本市场开始了对创新的选择性取舍。去年,IT业在韩国GDP和出口中分别占16%和42%,是韩国经济的“增长发动机”。仅去年,IT产业贸易顺差就达543亿美元,达到总贸易顺差161亿美元的3倍多。但就是在这样的IT产业里,具有技术潜力的新企业正持续减少,支撑这些企业的风险资本也逐渐消失。2005年到2007年的3年中,IT行业新设企业数分别为3941家、3842家、3380家,呈逐年递减趋势。因此,获得政府批准的新技术中小企业——IT风险企业数也从2005年的7563家骤减至2007年的5945家。

LG经济研究院曾有《学习发达国家提高增展潜力方案》的报告书,报告显示近10年来韩国的年平均增长率保持为4.4%,比起前10年8.7%的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了4.3%。虽然高速增长后的成长钝化是后高速发展国家的通病,但是像韩国这样增长率下降幅度巨大的还是罕见。报告还指出,韩国经济增长的活力钝化原因并不单纯在投资不振,而是在没有确立能克服这样的投资构造的新增长机制。或许,这才是西方资本在韩国货币市场兴风作浪的根源。

不少韩国企业家更愿意把韩国的货币危机看成是西方资本的一场阴谋——世界经济百年一巨变,百年前美国崛起,来自爱尔兰、波兰和德国的移民们投奔新大陆,身后的欠账一笔勾销。百年后,中国崛起,美国衰落,不甘大权旁落的西方资本自然要在东方打开一个缺口,制造动荡。■ 经济人民币对韩元汇率信贷危机韩国企业银行汇率韩元人民币仁川机场韩币兑换人民币韩国外汇首尔大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