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爱,也作战

作者:娜斯

​做爱,也作战0( 《查理·威尔森的战争》剧照 )

迈克·尼克尔斯那么年轻就拍出了一部经典——《毕业生》,以后不拍任何电影都可以名留影史了。他早年曾经自编自演喜剧小品,有种一针见血的讽刺天才。《查理·威尔森的战争》由尼克尔斯执导,由以写政治题材戏剧出名的艾伦·索尔肯(如《白宫风云》)编剧,明星汤姆·汉克斯和朱丽亚·罗伯茨以及大演技派明星菲利普·西摩·霍夫曼出演,轻松与娱乐中间,涉及的却是重大问题:阿富汗,“9·11”。

该片改编自“60分钟”电视节目制片人乔治·克莱尔(George Crile)的《查理·威尔森传记》,书的副标题是“史上最大规模的秘密行动之不寻常故事”。何为“史上最大规模的秘密行动”呢?指的是美国中央情报局20世纪80年代在苏联对阿富汗战争中向阿富汗抵抗力量输送大量武器和钱款的行动计划,这是中央情报局历史上最大规模、也是当时被认为最成功的一项操作。而美国资助的抵抗战争虽以苏联撤军告终,却使阿富汗成为培养塔利班和极端分子的土壤,情报局自己都承认,美国当时提供的Stinger导弹系统,有可能后来被用在了“9·11”后的阿富汗战争中。苏联撤军后,美国情报局曾经以高价回收这些导弹,但是多数都留在了阿富汗。

而中央情报局的“阿富汗计划”基本上是一个人的杰作——得克萨斯州国会议员查理·威尔森。操作了如此重大事件的国会议员查理·威尔森,生活中是个酒色之徒、花花公子,以热衷泡澡、美女和苏格兰威士忌著名,他的疯狂派对故事在华盛顿圈中人的回忆中越传越夸张,已经分辨不出真假。比如说他曾带着自己的肚皮舞娘去为埃及国防部长表演,绝对超过埃及本地的肚皮舞性感程度,却让埃及国防部长很开心,而埃及此刻是美国为阿富汗抵抗力量提供AK-47弹药的提供者。这个段子影片自然没有错过。

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几百万美元,发展到了10年后的一年7.5亿美元,各种自动武器、反坦克武器,甚至卫星情报地图,从巴基斯坦境内源源不断地运入阿富汗。1989年苏联撤军时,中央情报局的电文是:“我们赢了。”是的,冷战结束了,但是本·拉登此时也以阿富汗为基地了。影片制作者在结尾暗示是因为国会没有批给威尔森更多的钱,去从事阿富汗战后教育计划,是导致后来阿富汗危机的原因。

2007年美国有多部涉及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题材的电影,票房都不佳。评论认为除了表现方式都很沉重,还有就是出来的时间晚了一年——今年美国大选,观众的注意力都已经脱离了布什政府的现行政策,而是放眼未来,想通过换领导人去解决问题了。唯一涉及美国外交政治而又拍得很娱乐的电影就是这部《查理·威尔森的战争》。《纽约时报》影评人A.S.斯考特说:“导演尼克尔斯和编剧艾伦·索尔肯深知政治——不管它多严肃——基本上是一个喜剧性的工作。”

​做爱,也作战1( 《查理·威尔森的战争》剧照 )

查理是一中年花花公子,办公室里的秘书、助手全是美女;一个选民来他办公室谈事,他还顺带勾引了人家的女儿。他是一个自由派(美国的左派),跟得克萨斯的一位右派贵妇(朱丽娅·罗伯茨扮演)在阿富汗一事上达成同盟。该贵妇也是美国矛盾性格的高度体现,同时热爱耶稣基督和马提尼,痛恨共产主义,勾引美国会议员,跟巴基斯坦总统也关系密切。她说:“我谈论上帝只为一个理由。我们需要他站在我们一边。”

作为一个大明星,汤姆·汉克斯非常不自我中心,把一个既是花花公子、又自认有崇高理想和正义感的查理·威尔森表现得信手拈来,而朱丽娅·罗伯茨演一个得州社交圈贵妇也可能觉得好玩,但是她不太适合此角——似乎应该找年纪比她大些的演员。但是两位大明星还是被演技派的菲利普·西摩·霍夫曼抢了风头。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高层都是出身东部贵族学校的蓝血背景——老布什那样的人物。在耶鲁同学中有个说法:毕业时啥工作都找不着的话还有中央情报局可以去投奔。而霍夫曼演的古斯特(Gust Avrakotos)是希腊裔,教育背景也不精英,在“中情局”很难被重用。在他出场与老板争吵一场戏里,他那胖乎乎的外表、稀奇古怪的胡子、不修边幅的衣着,跟老板那线条分明的精英味恰成对比。基本上,霍夫曼成了全片最突出的角色。

​做爱,也作战2( 导演迈克·尼克尔斯 )

这么3个有色彩的人物凑到一起,不娱乐也怪。影片中有一场戏从喜剧已经发展成闹剧:就在古斯特到威尔森办公室来谈事的时候,威尔森的4个女助理向他报告他的一段荒唐往事要被媒体捅出去,一边是女助理和威尔森要把这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另一边是古斯特和他密谋如何援助阿富汗抵抗力量。威尔森性格中的两个侧面在这里表现无遗。

虽然尼克尔斯和艾伦·索尔肯似乎在向人们证明:政治电影也可以拍得轻松好看,但此电影还是令人有不舒服的地方。尤其是越到后来,武器真的到了阿富汗人的手里,战争如同一场闹剧,但是整部影片对于查理·威尔森的正义感和救世主姿态带着一种自我肯定,对其带来的后果却没有更多涉及。制作者好像在说,我们可以让你们思考,也可以让你们发笑。

​做爱,也作战3( 《查理·威尔森的战争》剧照 )

政治电影也的确需要拍得生动才能吸引人去看,否则你想让人讨论的重要话题根本没人会看到听到,这就是另一部涉及阿富汗战争的电影《狮入羊口》的问题。大明星导演罗伯特·雷德福执导,汤姆·克鲁斯、梅丽尔·斯特里普、罗伯特·雷德福组合出演,汤姆·克鲁斯投资,可谓豪华阵容的政治秀,但是评论不佳票房惨败,盖因人物苍白,剧情薄弱,成了讨论战争与和平、生命与信仰的公民课堂,是罗伯特·雷德福最勇敢的电影,但是,没有达到它想要的效果。

片名的隐喻来自“二战”中一位德国军官对于英国部队的观察:士兵如狮子般英勇,而他们的军官却如绵羊般愚蠢。三段式的故事情节本身有点追风《通天塔》,这种形式弄不好会显得玩弄形式。在华盛顿,总统候选人、共和党参议员贾斯帕·欧文(Jasper Irving,汤姆·克鲁斯饰)正卷入一场政治密谋,他准备向电视台记者詹宁·罗斯(Janine Roth,梅丽尔·斯特里普饰)透露有关阿富汗战争的新计划,此番举动很可能直接影响到正在前线作战的两个青年——阿里安(Arian)和欧内斯特(Ernest)的命运。阿里安和欧内斯特本是西海岸某大学的大学生,受他们理想主义的导师斯蒂芬·马利(Stephen Malley)教授(罗伯特·雷德福饰)的精神鼓舞,决定去做一些积极追求生活理想的事情,奔赴阿富汗参加反恐战争。但这两位青年自身体验到,所谓的战争,无关人类和平和国家大义,只是让自己在战场上活下去而已。而在加利福尼亚,苦恼的马利教授试图以阿里安和欧内斯特参战的事情为例,说服自己的学生托德(Todd)不要放弃政治学习,但托德彻底反感马利教授的激进想法……

从首都华盛顿,到激进的校园政治,到地球另一端的阿富汗战场,本来应该可以是更好看的故事,但是即使是3个大明星也没能让更多的人去听他们讨论问题。影片提出了很多重大问题,希望观众去聆听,去思考。其实美国电视上各种政治谈话节目很多,一部电影如果没有其他手段,的确难以吸引观众。也许这个形式更适合话剧舞台和广播剧,而以谈话为主的电影也不是没有,但非常考验编剧的功力。

如果你想知道美国的自由派知识分子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他们对于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想法、左派与右派思想之间的辩论,这倒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或者说值得一“听”的电影。梅丽尔·斯特里普演的资深女记者和汤姆·克鲁斯演的共和党参议员的辩论都是两位明星展示他们的典型特色,也是美国媒体与政治权力之间相互挑战又相互利用的大展示。只能说为雷德福、克鲁斯、斯特里普这3位明星的诚恳努力和投入惋惜:要让老百姓跟你一起思考政治问题,你还得先让他们闻到好吃的味道……在娱乐与思考之间玩平衡,的确不容易。也许雷德福根本就没打算玩平衡,到了他这个地位、这把年纪,他就是想说一把要说的话,因为不吐不快吧!■ 作战阿富汗战争中东局势威尔森做爱雷德福

上一篇: ​纽约州长召妓丑闻
下一篇: ​投资无处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