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要刊速览(446)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环球要刊速览(446)0乌里西·姆尔的坎坷人生

《明星》2007.8.2

德国当红的电影演员乌里西·姆尔死于胃癌,“他走得太早,太可惜,54岁正是一个男演员出成果的时候”。他76岁的同事、著名德国演员穆勒·施塔尔这样评价这个与自己一样生在前东德的同行。

乌里西·姆尔出生在前东德,在卡尔·马克思城走上了艺术道路,他生活在两个德国之中,结过3次婚,有5个孩子。他是很少在两个德国都取得成功的演员,他的父亲是个艺术家,偶尔会谈到西方艺术,从电视里也知道西方的发展。小乌里西经常问父母:我们为什么不能像巴黎艺术家那样拥有自己的艺术和自由?父母的回答总是:生活就是这样。

德国的统一让乌里西·姆尔的舞台扩展到全世界,他也是不多的在统一以后取得成就的前东德电影人,一部描述东德知识分子生活的电影给他带来了奥斯卡的最高荣誉,就是在这时候,他得知自己患上了胃癌。他的墓地位于前东德,距前西德只有300米,空旷的田野上,除了几束鲜花外,只有几棵松树陪伴。■

环球要刊速览(446)1美国新偶像

《滚石》2007.8

扎克·埃佛隆的生活如今分裂成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一部分是爱吃垃圾食物,随身听耳机从不摘下,不爱洗澡,热爱飙车的高中生;另一部分则是试图躲避小报狗仔队,已经主演过两部迪斯尼热门爆米花电影《歌舞青春》,并出过白金唱片的好莱坞青春偶像。在他12岁至18岁之间,被称为“tweenyboppers”的青少年是这些爆米花性感偶像得以流行的坚实基础,他们的狂热和人数使摇滚迷、说唱爱好者、好莱坞追星族都相形见绌。不过埃佛隆聪明地意识到,光靠热舞、口水歌和不断在海报上裸露古铜色的胸肌并不能长期吸引这些喜新厌旧得无以复加的孩子。今年,他将出演新线公司出品的电影《17岁》,塑造一个因意外而拥有了17岁男生躯壳的中年危机男,由此决定自己究竟是迅速在娱乐界湮没无声,还是能成功转型。■

哲学家看女人

《新观察家》2007.8.17

从柏拉图到卢梭、尼采,古往今来的大哲学家对于“神秘不可知的女性”反应似乎都异常激烈,独断、厌恶、苛刻,经常在言语间充满了蔑视。哲学从诞生伊始,就断言女人和人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女人却始终是哲学家话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女人的地位介于奴隶和孩童之间。在卢梭看来,女人就是公开制造混乱的人,古希腊对那些胆敢参加奥林匹克比赛的女人处以死刑,他对此恨不得举双手赞成。尼采就更不用说了,在他眼里,女人的幸福是“他要”,女人也是最危险的玩具。叔本华说女性的美只存在于男人的性欲冲动之中,海德格尔和女弟子保持长达24年的性关系却至死也不愿意结婚。即便到了有罗亚尔夫人的时代,我们仍然经常在这样的眼光之下看待女性。毫无疑问,如果我们不能从历史深处理解女性的忧患,就将永远没有两性之间的和平。■

环球要刊速览(446)3蛮族

《观点》   2007.8.17

1600年前的公元406年12月31日,莱茵河冻上了。在斯特拉斯堡附近,一群汪达尔人和苏维汇人、阿兰人,在林中守候多日。他们终于在这一天越过冰河,进入对岸的高卢地区。公元410年,圣徒热罗姆在一封信中描述蛮族入侵后的景象:“不计其数的野蛮人侵入了高卢。从阿尔卑斯山脉到大海,从比利牛斯山到莱茵河岸,每一个村庄里都是汪达尔人、阿兰人、苏维汇人、撒克逊人……”他们在3年后越过比利牛斯山,占领西班牙半岛西部和南部的大部地区,无力阻止的罗马人最后被迫承认他们为“同盟者”、西班牙的管理者。不过现在也有历史学家不再认同单纯的“入侵”概念,比如意大利的巴贝罗就著述认为,蛮族其实是移民、难民和逃亡者,他们中大多数的目的不是摧毁罗马,而是寻找生存之地。罗马人对他们的默认,实际上是将移民纳入国家化管理。■

环球要刊速览(446)4为什么缅怀戴安娜

《时代》亚洲版2007.8.26

自从10年前8月31日那场不幸的车祸后,“人民的王妃”戴安娜正式变成了一个流行文化符号,她和列侬、贝克汉姆一样,成了全世界最有名望的当代英国人。尽管除了她对奢侈品牌的喜爱和一系列被安排好的慈善活动,她所做的大多数事情就是用自己的花边新闻充实了各大小报的头条。当然,从另一方面说,她的的确确只手改变了英国王室拘谨、保守的形象,使皇家与平民的关系更为亲近,减轻了世界对于艾滋病的歧视与偏见,甚至以自身的经历为所有女性指点了一条现代灰姑娘之路。甚至从残酷的角度讲,正因为那场真相至今不明的车祸,让她的容颜、名声和美德都被及时涂上了防腐剂。这使得戴安娜永远46岁,永远容颜明艳,带着某个新男友穿梭在曼哈顿、伦敦和巴黎的时尚上流社会之间。■ 戴安娜王妃蛮族环球要刊速览哲学家

上一篇: 保护太湖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