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琦:新一代上海企业家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张艳)
1966年出生在江苏的季琦被称为新一代的上海企业家。在这个商业成功被迅速宣扬的年代,他的创业故事早已为人熟知:1999年,上海交大力学系毕业的季琦和3个朋友——沈南鹏、范敏、梁建章创建了携程旅行网。2003年,携程赴纳斯达克上市,2001年底创办的“如家”经济型连锁酒店,3年后在纳斯达克上市。2005年,创办经济型连锁酒店升级版“汉庭”,在今年7月得到鼎晖创投、成为基金、IDG-Accel成长基金、北极光创投和保银资本5家风险投资机构的8500万美元融资,用于在未来几年连锁店的开发。
8年后的今天,季琦把他屡次创业成功的首要因素归结为团队的紧密结合。沈南鹏负责投资,梁建章做企业管理,范敏负责旅游,季琦负责新业务研发,每个人都是独特而优秀。他们性格脾气迥异,却能互相理解和宽容,原则上只有明争,没有暗斗,共同目标是为做事业,而不是为权力去争斗。此外还有标准化和速度,是身处竞争激烈的服务行业的企业成败的关键,同时不可或缺的还有一个领导者坚强的心理素质和时刻自省的精神。
和大部分创业者一样,季琦的日程保持高速运转,但却给人以随性的闲人印象;说话慢条斯理,娓娓道来的却是在他的身上活跃着大多数人性格中少有的激情和活力。梁启超说过,喜静不喜动的国民精神让这个国家趋于保守和厌恶变革,而季琦长期保持着的激情和对成功的渴望,是他成为一个又一个企业的创始人的始动力。
他谈起自己曾经每天走几十里路上学的农村生活,如今仍是他接受艰苦的底线。成功让他对自己和整个国家充满乐观——既然一个穷小子能完成这样的飞跃,一个国家为什么不能呢?他信奉公司孤岛理论,公司是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组成单位,企业家的本分是将一个个的公司做好,而当这些公司孤岛们连成一片时,我们也就得到了好社会。
关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季琦介绍说——
我们的创业也没有传说的那么神奇,猛一看是跳跃式的,从互联网再到连锁酒店,但其实一切都有个内在联系。做携程网是因为自己身在IT行业,看到这个商机又有技术。携程网做的是旅游中的中介服务,做订票和订宾馆。后来慢慢对宾馆产业有所了解,发现“锦江之星”这样的经济型酒店特别好卖,当时上海市中心有一家,房间很小,但很阳光,很干净,在黄金地段,房价却很便宜,就很受启发,创办了“如家”。我心里有把火,就把这个市场点燃了。发展过程中,发现在中国这类酒店的需求很大,然后发现“汉庭”这个细分市场,主要定位在中档有限服务酒店,就是经济型酒店升级版,“有限服务”是指只提供客房,省略了餐饮和娱乐功能。
携程网如今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一个旅游中介,是中国目前的经济环境造成的,在此之前,中国并没有真正发展内需,服务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而过去传统的服务业满足不了。但这类网站竞争激烈,携程网最后胜出,不是因为对手失败了,是因为你强大到超过别人。有的公司出了问题,一个根本原因是动机不够纯,我们一开始就是想做一番事业。心里一直有理想主义的精神存在,公司的管理则是实用主义。
服务业好入手的同时,也是个陷阱,竞争激烈,要做好特别难。标准化和速度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如何把标准一致地执行下去?第一是企业有明确的价值观,做到员工和企业的观念保持一致,微笑很容易,真诚更重要。通过专业培训和站在员工立场上考虑大家的福利,而不是靠严格的考核体系来保证,从老总到每个岗位的员工都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由总部的培训部门制定。第二是企业文化,企业高层以身作则,不断强调。
做携程网时遭遇互联网泡沫,做“如家”时遭遇“非典”,现在做“汉庭”遭遇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时间,发现大家都在对做经济型酒店感兴趣。这时候,一个管理者的心理素质和人文修养非常重要,要有能力把自己拉出来看问题。当时“非典”时,员工纷纷有离职的情绪,我们做了两个分析,一是病情会持续下去,越早收手损失越小;二是它是暂时性的,过去之后一定会有个爆发性增长,现在是个谷底,正是行动的时候。我们倾向于相信后者,但这个“暂时”什么时候结束不知道。压力最大的时候,我没法让家人和员工分担这种压力,我去了庙里,我不是佛教徒,去就是寻找内心的平衡。当时很多人都慌了,你不能指望企业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理素质。冷静应对挫折,这是一个领导者应该具有的心理素质。
大城市的房价快速上涨减少了利润空间,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不应对这种现象停留在怨怨哀哀,一个诀窍是通过增加附加值来抬高价格,增加利润。生活需要审美。我就坚持我们酒店所有设计应该是美的,独特的,有质量的。为此我两次去美国考察,住过100多家酒店,每天晚上换一家。比如卫生间是没门的,房间显得更大更亮,节约了成本还让人感觉很时尚。地面全部用地板,而非地毯,感觉干干净净。枕头一面是荞麦皮,一面是软的,都是从家的角度琢磨出来的让人真正感到舒适的细节。
做了几个企业都成功了,别人就认为你做什么都能成功,这种东西很容易变成我的毒药。他们越这么说,我越清醒,我觉得不是这个样子的。现在人都非常浮躁,尤其投资产业的企业家,觉得钱很容易拿,很容易就上市了。一个企业家在这种时候仍保持谦卑和清醒,才能够清楚地看到每一个人想的是什么,他们投资的目的,眼光,为人如何。我也曾经经历过“老子天下第一”的阶段,做什么事情都很顺,后来我发现这种心态,使团队的其他人可能会有不同选择。一个人特别能干,特别自负,容易形成刚愎自用,这很危险,历史上很多国家衰落就是这种情况造成的。到最后还是个人的心理调节,时刻有自我反省精神。我的自我也是喜欢热闹,喜欢被关注,但我现在经常想人在整个宇宙里是非常渺小的,没有一个永远成功的人,当下与未来没有任何推理联系,你能做的就是在每一个时刻把握好自己。
小时候在江苏老家,每天走几十里路上学,还要种地,什么苦都吃过。后来到了城市,喜欢城市生活,很珍惜机会,渴望成为成功的人。我相信时势造英雄,但不要迷失自己。我很幸运生在现在的中国。在读书时候读了很多西方书籍,在美国生活过,有个相对开阔的世界观。大成功也是运,如果我们4个没碰到一起,可能也不会有“携程”,事物的发展选择了我们,所有的因素交集在一个点。我还觉得成功是出于对自己的爱和对别人的爱。人生苦短,能够去爱的心,能够创业的激情,都来得很短暂。当你有一个激动的想法的时候应该去做,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并不重要。我们成长可能越来越世故,生命力越来越减弱。我看到上一代有的企业家过了40多岁,心态沧桑,斗志消磨殆尽。我将来不想那样。我一直对自己说,做想做的事,抓住每一天,不要让自己后悔。■ 携程网上海企业家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