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东区:“废墟”要变“仙境”
作者:谢衡在举办2012年奥运会之前,伦敦已经承办过两届奥运会。第一次是在1908年,那届奥运会本该在罗马举行,但到了1906年,罗马政府提出,因财政困难,无力兴建体育设施,宣布放弃主办权。面对罗马的临时“撂挑子”,国际奥委会求助于伦敦。英国考虑再三,答允奥运会在伦敦如期举行,并立即成立了奥运会筹委会,用最快速度,在伦敦西区一个丛林地带兴建了一座可容7万余名观众的体育场,新造了游泳池以及自行车场等。
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大部分比赛都将在东区的“衰草谷”举行,该地区面积200公顷,在伦敦政府发展局的描述中,这里是“废弃的工业区,英国最贫穷、公共健康记录最差的社区之一;失业率高而技能水平低……”用伦敦奥组委环境负责人戴维·斯塔伯的话说,它已经被工业垃圾滋养了两三个世纪,而这些垃圾必须在奥林匹克公园开工之前搞定。
按照伦敦奥组委的规划,奥运会将使伦敦东区得到重建。一座占地500英亩的奥林匹克公园将在此面世,奥运会结束后,体育场会改建成一座培养运动员的学院。“每一个场馆都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未来目标,我们有一个未来25年的商业计划。”英国体育大臣特萨奇·韦尔说。
之所以选址“衰草谷”,英国《太阳报》就曾发表评论,认为在那里举办奥运会,将使该地实现从“废墟”到“仙境”的转变。
根据伦敦奥组委的设想,伦敦将能够从主办2012年奥运会中赢利数亿英镑,其中60%将用于英国的群众体育活动,其余的由英国奥委会与国际奥委会分享。
三联生活周刊:根据规划在伦敦东区兴建奥林匹克公园,该地区就几乎要全部拆迁,当地的居民和企业怎么合理地安置?如果他们对政府的安置计划不满意、不服从,你们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
曼尼·刘易斯:想要成功举办一届奥运会的话,需要得到社区支持,我们必须非常清楚地了解当地的居民和企业的利益,因为他们可能会由于举办奥运会而受到影响,要支持他们的权益。为此,伦敦发展署将会投入14亿英镑来获取奥运会举办所需要的土地。在迁移这些人的过程中,我们对他们进行了广泛的咨询,了解他们的需求。
在整个迁移过程中,涉及200家商户、450个定居点,牵扯到5000个就业机会。现在90%的商户已经同意迁移,我们会确保他们的就业不受影响。现在已经为这些需要迁移出来的人建立了三个工业区,这些工业区都非常环保,并且将包括5000个就业机会。
我们会给居民提供住房,这些住房会通过三种不同的方式提供。如果在迁移过程中需要费用,我们也会给予支持。这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我们应该确保每个社区的利益都得到保障。因为在英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权益,他们可以通过法庭挑战我们的权威,所以在进行这项工作时,要确保我们的工作是有效、公平的。
如果有企业或个人不愿意搬迁,也有相应法律程序。就是如果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明需要强制购买这一块地方用于伦敦整个的复兴计划,强制购买是可能的。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双方实在没有可能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可能我们会动用强制购买的手段。
三联生活周刊:这么庞大的重建计划,如何保证伦敦奥运会一定能盈利呢?
曼尼·刘易斯:毫无疑问,关于奥运会财政方面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大也很麻烦的问题。讨论这个问题应该具体分析。比如说伦敦的目标,是利用奥运会这个契机复兴整个伦敦东区,提高就业机会,增进当地的基础建设,以及促进当地社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所以如果说要获取利润,着眼点在于伦敦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不仅针对奥运会本身做一个成本和收益核算,我们的目标放在整个伦敦特别是东区的复兴上。我们对这届奥运会是非常有信心的,总的看来,伦敦奥运会获得的效益将远远大于投入成本。
三联生活周刊:那具体地说伦敦奥运会将创造什么样的投资机会?
曼尼·刘易斯:伦敦举办2012年奥运会,将给伦敦带来5万个就业机会,3.5万套新住宅,整个的投入将达到90亿英镑。伦敦奥运会对全球企业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投资机会,特别是对于中国的企业,因为伦敦奥运会所有大的合同和项目都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中国企业有非常好的高科技技术,在建筑行业也很强,我们对中国企业在这些方面的专业技能有非常高的评价。
伦敦奥运会也会刺激整个环保业的发展,伦敦奥运会将会非常注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会在很多方面,比如制冷、制热联供技术,还有可持续发展技术方面都非常有兴趣,我知道中国企业在这些方面有很多技术。■
(实习记者陈燕对本文亦有贡献) 商业伦敦奥运会伦敦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