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天后”
作者:马戎戎( 李旭丹 )
无心插柳
“那时候我们大概有六七十人的样子,每天去鲍鱼岛吃饭,就像去食堂一样,有好多人。那时候每天饭后会上西瓜,我们都抢着去拿,都怕拿不到。”从2006年9月到2007年6月,10个月的比赛中,高洋最怀念的,是2007年3月进入全国总决赛的选手们在“温都水城”集训的日子。到后来,“人就越来越少,越来越少。到我晋级黛玉三强的时候,就只剩下宝、黛、钗9个人,西瓜上来了,也没有人抢了”。
整个选秀过程中,李旭丹最留恋的,也是3月份的集训:“那时候每天都学习,读书,做小品。”2个月后的5月13日,在11进8的比赛中,李旭丹被PK出局。当时的局面在整个“红楼选秀”中都非常的“经典”:评委曾黎手执的2瓶水对2位选手握有生杀大权,PK台上的3位选手——闵春晓、李旭丹、殷叶子分别有6瓶水、4瓶水、4瓶水,最终曾黎将手里的2瓶水给了殷叶子,李旭丹出局。本来曾黎的行为无可厚非,但接下来主持人刘仪伟问其如此投票的原因时,曾黎回答:“我认为李旭丹的演绎是非常接近林黛玉这个角色的,但她演了那么长时间的黛玉了,该让别人来演了。殷叶子的演绎距离林黛玉有些远,但她胜在年轻,有年龄感,所以,我选了殷叶子。”这个回答令刘仪伟错愕了三四秒钟,不知如何“圆场”。
台上的李旭丹本人却没有听到这句点评,她说她当时只记得台下她的“粉丝”喊成一片,她自己却非常高兴:“我一直就不太喜欢这种氛围。”被PK下去后,她立刻换了手机号码,回家旅游。
然而戏剧性的转折就此发生。“她被PK下去的一周里,我们收到了好几百封抗议的电子邮件。”制片人刘学军说。而就在她被PK下去的24小时里,百度上她的贴吧里,“蛋粉”们的上万条留言几乎令贴吧瘫痪。而选手闵春晓则在第二天Blog里写了一首名为《丹》的诗,诗曰:“英雄已伴水流东,封剑何妨此山中,从此昆仑明月夜,独留孤影照长空。”
( 宝钗组选手白冰 )
也是在这一周,5月18日,胡玫表示“我仍然期待天上掉下一个林妹妹,宝哥哥”。5月20日晚上,高洋、程媛媛和闵春晓晋级成为黛玉组三强。接下去,5月28日,胡玫在江西剧组约见了宝钗组的蔡飞雨、姚笛和李旭丹,并称赞李旭丹的眼睛“像明前茶一样清澈”。6月1日凌晨,4月30日启动的“红楼终极人气王”活动结束,李旭丹以短信第一名的成绩成功复活。6月2日,半决赛4进3,评委打分的比重在总分数中大大提高,这场比赛过后,黛玉三强变为李旭丹、程媛媛和闵春晓。
高洋说,胡玫约见选手的事情,她和程媛媛、闵春晓也是在4进3之前才知道。对于4进3的结果,她非常接受,因为她也很欣赏李旭丹,同时她觉得,自己跟闵春晓长相比较相似。
( 黛玉组选手高洋 )
“红楼梦中人”剧组的成员用“无心插柳”来形容李旭丹的复活。李旭丹并不想参加复活,由于她更换了手机,剧组一度联系不上她,最后是通过她父母把她劝说回来的。剧组甚至一度被“宿命论”笼罩:种种波折尘埃落定后,大家赫然发现最终黛玉三强的名字竟然暗合“陈晓旭”。
出人意料,李旭丹最想扮演的角色,最初却是妙玉。李旭丹的身世很有意思,她的父母都是上海成功的商人,但她从小却是跟着爷爷在南京长大。李旭丹说爷爷出生于“封建地主官僚家庭”,她从小就不喜欢上海,觉得人太多,闹。在爷爷那里,李旭丹接受的是全面的古典教育,她上的不是小学,而是私塾。她8岁学越剧,9岁开始读《红楼梦》原著。她是真正对林黛玉有自己理解的选手:“我觉得,林黛玉的性格其实是很真、很专注的。她的小性子,她的爱哭,全是因为这种真。你觉得她说话刻薄么?我觉得那些话说得挺有趣的。”对于自己复活前后的心态变化,李旭丹说:“复活之前,我觉得我更适合演妙玉,但是复活之后,我觉得我更适合演黛玉了——心没那么静了。”
( 黛玉组选手许晚秋 )
做戏,就要做足
李旭丹是上海文广推荐参加比赛的,是王文娟的后辈弟子,在CCTV“越女争锋”中获得过新秀奖。她说,她参加比赛,还是为了心里的“红楼情结”。
( 黛玉组选手闵春晓 )
“我们这里的选手,一部分是有红楼情结的,另一部分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在娱乐圈的发展机会。”对于大部分选手来说,似乎后者的比重更大些。
“一眼望去,都是牛人。”是止步黛玉15强的选手王小千在集训中的感受。进入集训的选手中,很多人都已经有过相当的演戏经验。宝钗组的姚笛之前甚至已经是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演员,拎得起Dior的包包,戴得起夏奈尔的手表。
( 宝钗组选手 蒋方婷 )
参加选秀前,王小千在美国某大学读MBA,有过做平面模特的经验,写过自传体小说,写过歌词,算得上是文艺青年。很多人觉得以她的学历根本不必混演艺圈,做个高级白领挺好,但王小千还是去了大观园,因为她希望“打开另一条发展的途径”。王小千的家境不算富裕,她说她记得最清楚的是上中学时家里没有淋浴,只能洗大众浴池,出来一身汗,跟没洗一样。但是王小千的父亲在当地算得上是艺术界名人,办过影展,出过画册。王小千从小在当地少年宫学古筝,学古琴,学琵琶。她说她对自己的计划是:23岁到28岁做演员,如果28岁还没有名气,就做白领。反正“娱乐圈都混过了,还怕别的圈么?”
选秀中,王小千的出场很特别,她抱着古琴上台,当场弹唱了一首《红豆词》;所有关于《红楼梦》的问题都以第一人称答之:“我住在潇湘馆”,“贾母是我外婆”等等。她说自己当时是“入戏”了。
( 黛玉组选手王小千 )
“选秀,第一其实还是选长相。”王小千说。可是同时她也明白,在这个时代,最不稀缺的就是美女:“女人没有不美的,身材不好可以靠衣服;胖的话可以减肥;相貌不好可以化妆,实在不行整整容。有时候一晚上能认识二三十个美女。”王小千的眼睛是单眼皮,所以她从不觉得自己是美女,报名时有点犹豫。但她的一个朋友鼓励她说,别人都是双眼皮,单眼皮更有特点,反而容易出来。果然,单眼皮加上古琴,让王小千在选秀中赢来不少关注。“很多记者都喜欢采访我,选秀初期,我一看,我的新闻非常多。”而她的英语也给她赢来不少优势,“外国电视台来采访,我们老师喜欢推荐我,因为我英语好”。
“其实选秀到最后,大家看到的只是前三名,我们这些人全部是陪太子读书。”王小千说,“所以还是要尽量在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争取让更多人知道你。”明白这一点的不是只有她。“中戏”学生沙学周就把整个选秀看成一场“戏”:“既然做戏,就要做足。”
( 黛玉组选手李欣汝 )
沙学周是海选初期出名的选手,关于他有这样一条新闻:“选手持刀威胁‘红楼选秀’评委。”话说当日沙学周为竞选柳湘莲一角现场表演舞大刀,当评委没有给他“晋级”牌子时,沙学周就手持大刀逼近评委理论。采访沙学周时,沙学周说:“你们只看到了场上的戏,没有看到场外的戏。”关于“场外的戏”,沙学周的叙述是:选秀开始前,剧组的副导演到“中戏”去发动同学参加,对他们说剧组需要大量专业演员参加选秀。沙学周在参加选秀前就已经能在一些影视剧里演出重要角色,毕业大戏《英雄》中也已经指定他演出主角。所以参加海选时,他就带着《英雄》的片段去了。“之前得到的反应都说我条件挺好的,所以觉得应该晋级。看到是‘待定’的结果时,就想,索性把戏演下去吧。”沙学周说,他提醒记者注意当时英达的反应:“你看英达的反应,其实他心里很明白,所以他马上就说∶要牌(晋级牌)没有,要命一条。”事后,沙学周有了自己的“粉丝”团体“大刀俱乐部”,而且也和北京电视台建立了“长期联系”。春节期间的《七品红楼》,他扮演了贾雨村,“剧组的人都觉得我演贾雨村挺好的”。
他不是一个人
“‘红楼选秀’和‘超级女声’不一样。‘红楼选秀’的目的性很明确,就是为电视剧选拔演员。‘超级女声’更注重才艺。”许晚秋说。许晚秋在选秀中止步五强,之前以短信第一直接晋级。许晚秋刚从电影学院毕业,在学校里就经常有片约。比赛中,选手的得分主要来自于三方面,短信、评委和大众评审。许晚秋坦承短信环节里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比较重要,许晚秋的父亲是云南人,母亲是四川宜宾人,为了她的晋级,父母都动用了社会关系,甚至取得了宜宾市政府的支持。
“在中国,参加选秀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全家的事。”主持人刘仪伟说。去年“超级女声”比赛期间,刘仪伟在路上遇到很多中年人,手里拿着钱在街边拦路人,希望他们能为自己的儿女发一条短信。“我当时就想,是什么力量让他们能拉下这个脸面。”刘仪伟感叹说。
张迪是宝玉三强的选手。6月8日彩排时,一名头戴棒球帽的女子一直守在演播现场外面,身旁是些她带来支持张迪的“粉丝”,她说,她是张迪的姐姐。“从4月份到现在,每一场比赛我都会跟在现场。”张迪的姐姐说:“全家人都很支持他,我们张迪的实力是明摆着的。”张迪的姐姐目前是张迪“粉丝”团的团长,和“粉丝”们接触,组织“粉丝”投票、联络感情等等全部由她在操办,资金也全部来自家里的资助,而支持张迪,就是她在决赛结束之前唯一的工作。
小宝是来自台湾的选手。4月1日,是全国总决赛的第一场,当天主要以选手展示为主,来自全国十大赛区的68位选手悉数亮相,唯一的淘汰环节是通过新浪短信平台提供的观众支持票数产生的。由于害怕儿子在内地没有人气,小宝的妈妈整天坐在电脑前发动人为儿子投票。
手机短信是1元1条,这就需要财力支持。王小千说:“1元1条短信,有人给你出10万元就是10万条。很多网吧里也有刷票机,1元1点,你去刷吧。”主持人刘仪伟指着演播室门口的停车场说:“全是些名车,有宾利,有保时捷,那辆是陆虎,每一场都停在那儿。”“来这儿的只有两种人:有钱没名的,有人照顾的。”剧组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从海选开始,剧组就经常接到各种要求关照的电话。有位女选手不但得到了某市推荐,甚至大使馆都打招呼。有趣的是这位选手不会任何才艺,无奈下导演组只好安排她在才艺环节“坐在一块石头上”,另一名男选手则在她旁边献唱,也算是出了个节目。
许晚秋透露说,选手们一度怀疑过大众评审团的公正性:“当时李玲玉在博客上说每个评委都会拿到一张小纸条,选手中也传说过大众评审团事先开过会。不过我们身在其中,只能是把自己那个环节演好。”许晚秋说,对于自己,她觉得自始至终评委还是比较认可她。
整个赛程长达10个月,期间赛制多变,这显然对选手们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原来觉得四五个月就能结束,没想到用了这么长时间。”方文说。方文是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专业毕业,毕业后进入总政歌舞团工作。“在我们班同学眼里,能进入总政歌舞团已经是很好的工作。”方文说。2005年,他还随团参加了赴欧洲六国的交流演出。2006年11月,抱着进入《红楼梦》剧组的愿望,他参加了海选,一轮轮下来,忽然发现这是件要全情投入的事情。“时间长了,领导和同事们都有意见。”最后,方文只好办理转业,处于半转业状态。宝玉组5进3,方文被淘汰;6月1日,又意外复活,6月2日再次在4进3中被淘汰。
高洋和王龙华在参赛中还是在校学生,进入总决赛后,立刻面临论文和毕业的问题。高洋说她的论文“一拖再拖”;而王龙华只好一边比赛,一边写论文。最后,他成为唯一一个在现场“自我淘汰”的选手。
黛玉组的吴婷要面临的则是现实的经济问题。吴婷家境一般,在北京的生存完全靠自己演戏所得。用吴婷自己的话说:“我要吃饭,要养父母,要供房子。”为了坚持比赛,吴婷已经推了很多新的片约,但有些戏是事先已经说好的,吴婷只好两边开工。有一次,比赛直播前还在连夜赶戏,只能睡两小时。
然而竞争并不仅存在于现场。吴婷说她的性格原本比较直,但是进组后改掉了不少,因为“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比如你打扮得再漂亮,摄像不给你镜头,也没有办法呀。”剧组拍宣传片,几十个选手,肯定不可能个个都上。有些选手以前就和导演相识,上宣传片就容易一些。网上很多人说许晚秋是“练举重的黛玉”,许晚秋非常委屈:“我穿衣服比别人还要小一号呢,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上屏幕就看着显大。”在化妆环节,她很羡慕姚笛:“我不会争,都是别人把我化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姚笛就不一样,她看化妆不好就自己动手弄,上了镜头就是好看。”
竞争压力下,有时会有“金枝欲孽”情节发生。胡玫曾经称赞过许晚秋漂亮,并投过她一票,结果“许晚秋已被胡玫钦定”的传言立刻传开。而许晚秋说,她并没有和胡玫单独接触过,还是听化妆师说胡玫觉得自己还不错。选手中,许晚秋和李欣汝成为了好朋友,因为彼此觉得对方“单纯”。有一段时间,百度和网络上有许多辱骂她们的留言,她们两个托人去查IP,查出所有的侮辱他们的留言的IP地址,竟然是同一幢大楼里的,再查下去,发现是有竞争对手雇人干的。
“这些流言会对选手产生影响么?”“会的。”许晚秋回答。她说,在选秀中,社会声誉不好的选手,是很容易被提前刷掉的。
宝钗组的选手徐行是选秀中被流言伤害最深的。徐行来自甘肃天水,曾是天水市的形象代言人“天水白娃娃”,在选秀的过程中,天水市副市长都录制镜头帮她拉人气,因为她的参赛,每一场有她的比赛,天水市破例插播BTV。然而在比赛中,却出人意料地爆出和男选手正在谈恋爱的绯闻而被淘汰,随即前男友何阳爆出新闻,指责徐行滥交,并说她进了北京赛区前三名后就要与自己分手。剧组人员说,目前只知道徐行回到天水准备高考,而徐行的两个手机都已经停机。
10个月下来,有些选手已经显得非常老成。在制片人刘学军看来,姚笛是个非常有自我主张的选手:“我们安排媒体给她,她有时候不愿意接受采访,说,我不需要宣传。”采访中,姚笛说她参加选秀的目的非常直接,进《红楼梦》剧组,因为“这是个大戏。演员能学到的和得到的锻炼都会不一样”。她非常坦白地说,如果演不了薛宝钗,希望能演王熙凤,都演不了的话就不演了。和别的选手反复阅读《红楼梦》不同,姚笛说她只是“选择性地看”。
“10个月下来,他们其实也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红楼选秀”的媒体推广人谭飞说。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选手都承认这一点。来自台湾的小宝主动把录在手机上的自己的表演视频给记者看,他很为能参加这次选秀并走到决赛而高兴:“很多台湾很有名的艺人在这边都需要一个重新让大家认识的过程,但是现在我在这边已经认识了很多人,也有很多人认识我。”采访中,穿着粉红裙子的方安娜从身边走过,谭飞指着她说,她即将出演赵宝刚电视剧的女主角:“这样的机会,很多明星求都求不来呢。”而即使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整个过程也让很多选手受益。“我觉得我增加了自信和勇气。”高洋说。而在王小千看来,令她感受最深的是集训中曾与她同居一室但没有得到任何总决赛名次的两位室友:“她们也是辞了工作,放弃了学业来的,但是最后什么都没得到就回去了。我有时会想,她们现在在做什么?” 天后选秀许晚秋沙学周闵春晓下一站李旭丹红楼梦刘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