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一辈子只卖书

作者:尚进

亚马逊掌门人杰夫·贝索斯的巡视,不仅是将卓越网名改为亚马逊卓越网,更让对手当当网找到了又一次发言的机会。从2005年底以来,当当网始终在强调自己超过卓越,成为中国B2C电子商务的领头羊,甚至以公开信的形式发给全球投资人,指责卓越网和亚马逊夸大业绩,对股东说谎,直接影响了当当网的融资。实际上,当当网的发难并非空穴来风,在被亚马逊收购以后的3年内,卓越网的增长远低于当当,甚至在市场份额上一度只有当当网的一半。按照当当网联合总裁李国庆的说法,“2006年卓越网收入1.8亿元,亏损了9000万元,当当网的年收入是3.6亿元,只亏损了卓越的1/5”。其实这个数字与亚马逊2007年第一季度30.2亿美元的净销售额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以至于很多人认为,这次杰夫·贝索斯对卓越网的巡视,更接近于考察改革方向和鼓舞士气。就在杰夫·贝索斯6月7日参加“央视”对话节目录制时,作为台下嘉宾的当当网另一位联合总裁余渝,甚至都不认识现任卓越网总裁王汉华,并且在与杰夫·贝索斯问答时,直接开诚布公询问,贝索斯是否知道当当网的存在,这不得不让人再一次怀疑到底哪家电子商务巨头公开的数据和说法更靠谱。与卓越网和当当网在中国本地电子商务领域斗嘴不同,亚马逊在全球电子商务界依旧顺风顺水,尤其是在BestBuy、沃尔玛等传统零售业巨头大举全球扩张的情况下,亚马逊的股价居然达到了74.24美元,突破了2000年3月纳斯达克股灾以后的新最高点。为此我们与亚马逊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进行了一番对话。

三联生活周刊:一提到亚马逊,大家无疑都会想到网上买书,但是卓越网书籍销售早已不再是重点,你们认为全球网络消费者们有没有群体性偏好?

杰夫·贝索斯:图书依旧是我们最大的网络销售种类,不论亚马逊,还是中国本地化的卓越网。我们更喜欢称之为媒介消费品,包括图书、DVD盘片等,全球范围内这类商品占亚马逊销售的65%,美国本土市场则是61%,可见10年来网络商品的核心本质没变化。不过我们不会一辈子只卖书,创造亚马逊每年快速成长的源泉来自电子产品,各种数码消费品,没有保质期限制的日常用品,甚至一些美容化妆品销售增长也非常快。其实全球网络消费者的消费偏好都差不多,只是中国用户更喜欢货到付款的方式,居然占据了70%的付费比重,在其他地方则更依赖信用卡,超过90%的消费都是通过网上信用卡支付的,除此以外还有一个独特的亮点是在物流上。自行车是我们在中国送货的主力交通工具,卓越网建立了一套覆盖全国的自行车配送体系,这很有意思,灵活且环保,成本又便宜,这绝对是亚马逊在全国范围内独居创新的东西。

不能一辈子只卖书0三联生活周刊:除了卓越,你还考虑过再收购谁吗?譬如卓越网最大的竞争对手当当,或者豆瓣网,这类中国本地化的书籍、DVD网络评价系统?

杰夫·贝索斯:我始终坚持一点,从来不对未来进行预测。目前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增长速度足够快,只要精耕细作肯定会很成功。

三联生活周刊:像eBay、Yahoo,甚至微软MSN,这些纯粹互联网公司都莫名其妙地在中国碰到了本地化生存问题,而另一方面,BestBuy和NewEggs这类零售商又大举进入市场,亚马逊很早就投资了卓越网,那么你们现在如何定位自己。

杰夫·贝索斯:亚马逊一直以来保持纯粹的电子商务公司姿态,零售商思维远大于互联网本身,而互联网上的售卖能够让我们知道更多消费者的偏好习惯,并且预测每个消费者会喜欢什么,这是传统零售商做不到的,也是信息技术时代最大的变化。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的很多老牌传统渠道零售商,也在打电子商务的主意,譬如国美电器、家乐福,他们将直接挑战亚马逊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权威,你如何看这场未来零售行业可能存在的大碰撞。

杰夫·贝索斯:这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每个地方的传统零售商都在对电子商务摩拳擦掌,很多都成立了专门的电子商务部门。现在全球电子商务都还处在婴儿阶段,距离真正电子化的商业售卖经济文明还有很长距离。并不是说这些传统零售商来做电子商务就是跟亚马逊的商业碰撞,互联网仅仅是提供服务的工具,相比谁更专业化,才是零售业决胜的关键,亚马逊希望成为电子商务的专家,我们不会去干传统零售,去某地开个店铺,我们是不会这么干的,因为电子商务和传统零售是两套体系,必须专一在一处才有优势。■ 亚马逊公司图书电商当当网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