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人来了

作者:李孟苏

俄国人来了0

( 钢铁大亨拉夫米尔·拉辛 )

进入社交季,在泰晤士河边、皇家阿斯科特赛马场、温布尔登看台上,英国人发现,他们身边的俄国人多了起来。俄国人大声喧哗、举止粗鲁,带着穿紧身衣服的女人,这些女人很漂亮,可是大白天还涂着蓝色眼影,金发上的发胶也太多了。他们不吃鲜奶油拌草莓——英国人在夏季户外休闲时的传统小吃,很不入乡随俗地吃着俄式薄煎饼。

老派的英国人挺看不惯俄罗斯人用“添万利”甜酒兑可乐喝的粗俗劲儿,认为新加入他们圈子的俄国有钱人黯淡了社交季的光芒。对这些人他们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Tatler》杂志的社会版编辑、女侯爵卡莱尔·黑文说,她根本就没看见有什么俄国人:“也许就是那么几个东欧或俄国女孩吧——你知道我是什么意思。”自欺欺人地不承认也好,鄙夷也好,现如今,英国最有钱的不是自己人了。据《星期日泰晤士报》推出的2007英国富豪榜,首富是印度人——钢铁大亨米塔尔,资产达190亿英镑;紧跟在他后面的是40岁的西伯利亚人——罗曼·阿布拉莫维奇,资产有110亿英镑。最有钱的土生土长英国人是威斯敏斯特公爵,身家70亿英镑,比前两位差得多。

苏联解体前,定居英国的俄国人多数是“十月革命”后逃亡来的白俄,还有少数寻求政治避难的人,在街上很少听到有人说俄语。传统上俄国人也更喜欢巴黎和法国南部。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统计,1991年之后,俄罗斯的私人财富在全世界增长速度最快,亿万富翁的百分比居全球首位。15年来,俄罗斯出产了8万名百万富翁,其中超过1000人把家搬到了英国。

莫斯科距伦敦不算远,只有3小时航程,如果乘坐利尔喷气式飞机时间更短。当然这不是吸引新贵们的首要条件。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实行税收改革后,英国形成一个正统思想:向富人征税绝对是件坏事,尤其对外国富人。生活在英国的外国人可以声称自己“没有居留权”,这样在海外获得的收入就无需在英国上税。于是英国成为超级富豪的避税天堂,每年有多少钱从俄罗斯秘密流入英国也不可获知。不过莫斯科曾公布过一个数据,仅2003年7月到9月,从俄罗斯境内转移到境外的资金就有45亿英镑之巨。

对于俄罗斯富人们而言,伦敦是西方最安全的大都市,英国人又是那么友善,所以他们没有选择巴黎或纽约。在祖国他们缺乏安全感,永远不知道第二天会发生什么事,采取“易容策略”来到伦敦,既能逃税又能躲过俄罗斯黑手党的追杀。如今仅在伦敦一地就住着大约25万俄罗斯银行家、掮客、IT精英、苏联外交官。伦敦极少发生儿童绑架事件——这是富人们离开俄国的一个重要原因。英国还能提供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英航飞伦敦和莫斯科的航班上最多的乘客是学生。

俄国人来了1( 罗曼·阿布拉莫维奇 )

“十月革命”消灭了俄国沙皇和贵族,英国保留完整的贵族文化强烈地吸引着俄国人。他们也谈论“社交季”,只不过不是在伏尔加河上看帆船赛,而是穿上燕尾服,戴好高礼帽去看牛津剑桥赛艇会或考斯帆船赛。当他们坐在阿斯科特皇家赛马场的看台上时,以为回到了沙皇时代,女人则幻想自己成了安娜·卡列尼娜。

他们斥巨资买进位于伦敦最好地段的房产:阿布在肯辛顿区的贝尔格拉维亚买了房子后,劝说铝业大亨奥列格·德里帕斯卡在附近花2500万英镑买了栋摄政风格的宅子。这栋房子建于19世纪20年代,原本是为王室成员和外交官们设计的俱乐部,以豪华宽阔的楼梯、奢华的内部装饰风格著称,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成为伦敦最时髦的沙龙,还做过著名的保守党议员亨利·钱农的府邸,现在是国家一级保护建筑。他们部分改变了伦敦地产业的格局,西区的一套3个卧室的公寓售价超过了300万英镑。伦敦高端地产经纪公司称俄罗斯人为“新阿拉伯人”,很喜欢他们——一群最理想的客户,痛快,目标明确,不讨价还价,一次性付清房款,只对安全系统提出要求。在地产公司的接待室里,伏特加已经是常备饮品。

俄国人来了2( 迈克尔王子对俄罗斯富豪的态度反映出英国人的俯就 )

对于不想过分曝光的富豪,隐蔽在乡下的城堡是保护他们的好地方。2005年圣诞节前,钢铁大亨弗拉基米尔·拉辛(Vladimir Lisin)花680万英镑买下苏格兰一座16世纪的庄园,里面带3300英亩的松鸡和马鹿狩猎场,又临近一个湖泊,于是还可以举行垂钓比赛。

巨富们通过“慈善门”进入英国上流社会,与王室交上了朋友。2004年,阿布等大亨出资为女王的堂弟迈克尔王子创办了一个基金会,用于支持俄罗斯的音乐、芭蕾、歌剧、电影事业。英国人挖苦王子把自己租给了俄国人,讲一口流利俄语的王子反驳说,我外祖母的哥哥是俄国沙皇尼古拉斯二世,我为什么不能为第二故乡做点什么呢?

俄国人来了3( 俄罗斯财长、亿万富翁阿列克谢·库德林 )

说俄国人提着整箱现金跑来抢购艺术珍品、庄园和足球俱乐部,未免夸大其词,但英国人对俄罗斯新贵形成的“狡猾”印象却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消除的。“不知怎么的就发家了”,是他们对俄国人财富来源的最好解释。比如鲍里斯·贝瑞佐夫斯基(Boris Berezovsky),做过数学教授,在苏联时代他到40岁还没有自己的汽车,90年代靠石油、汽车制造和传媒业很快积攒出8亿英镑的身家。再看俄罗斯财长、亿万富翁阿列克谢·库德林(Alexei Kudrin),和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地位相当。可是布朗的年薪只区区135337英镑。

英国人叫俄罗斯新贵这个奇怪的群体为“寡头政治集团”(Russian Oligarchs)。英国人千方百计要掩盖个人财富,一位银行家甚至把马克·夏加尔的画挂在卫生间,以避开炫耀的嫌疑,自然不在意俄罗斯人的富有。在寡头政治集团圈里混的英国女郎说,俄国人喜欢奇迹、幻想、罗曼蒂克、香槟,嘴特别甜,想浪漫可以和俄国人玩,但要有个好婚姻还是得找英国男人。他们还以一种无形的势利告诫爱穿皮毛大衣、戴巨大首饰的俄国贵妇,一件黑色普拉达(Prada)外衣才是最得体的穿着。

接过俄国人慷慨捐给慈善组织、文化团体的巨额支票后,英国人不得不矫正“有钱买不来社会地位”的酸葡萄心理,不得不承认正是俄国人的钱赋予了社交季以新活力。《德布雷特英国贵族年鉴·社交季卷》的作者、出身世袭贵族家庭的克里斯蒂亚·诺尔认为,英国人现在追求随意,看歌剧都可以穿牛仔裤,衣冠楚楚去看赛马、帆船赛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但对俄国人就不一样了。生性爱炫耀的俄国人想看别人,更想被别人看,他们变成了维系英国传统文化生命的新鲜血液。同时,英国人也对俄国人做出俯就的姿态。

资讯:

“切尔西”老板阿布

罗曼·阿布拉莫维奇买下切尔西足球俱乐部后,按他的口音,“切尔西”就变成了“切尔斯基”。他生性羞涩,尽管球星们要从他手里领薪水,他和他们在一起时还是很拘谨。他去看球员训练也是静静坐在看台上,穿着斜纹布夹克、牛仔裤和脏兮兮的运动鞋,像任何一个普通球迷,哪想到身边跟着众多戴耳麦的保镖。他常常攒一个球局,聚集一帮朋友、生意伙伴乘坐他的私人飞机前去看切尔西的比赛,赛后有香槟和伏特加招待。有一次,切尔西打败曼联,他花80万英镑,大宴500宾客。

阿布有犹太血统,这是他被俄罗斯人憎恨的一个原因。没有保镖,阿布从来不会外出。他在西苏塞克斯乡下有420英亩的庄园——它曾是约旦国王侯赛因的资产。阿布的庄园里有自己的骑术中心,2个马球场,养了100匹马,现在是英国鼎鼎有名的“御林军马球俱乐部”(Guards Polo Club)成员。 俄国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