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的“诗意迷失”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单士兵)
今年的高考作文可谓一片“诗意”,全国卷的作文题就在讨论“人生,诗意还是失意”。此外,湖南题为“诗意的生活”,江苏题是“怀想天空”,浙江则是“行走在消逝中”,而山东更为迷离,就叫“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我做过多年高中语文教师,令我感觉很不是滋味。
一个最基本问题就是,这样诗意的诉求,离我们考生那种紧张的高中生活委实太过遥远,必将制造出大量无病呻吟、极度空洞的高考作文,其危害在于构成了对高考阅卷的挑战。诚然,高考作文越过昔日主旋律式的命题,以更为宽泛的命题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想象空间,是一种进步。但讲求命题的开放性与自由度,却并不意味着命题本身的不加约束与规制。既然高考作文是选拔人才的重要凭借之一,它就必须承载起反映学生作文水平的能力。而界定作文水平,又绝不仅止于语言的张力以及语法的规范,更重要的是测试出学生的思想深度与厚度。
诗意想象,其实是一种更为逼仄的命题,会让那些更贴近现实生活、更能反映主流意识的文章,失去依托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