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电影导演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小贝)

希特勒的电影导演0( 1936年的里芬施塔尔 )

里芬施塔尔是舞蹈家、运动员、演员、导演、探险家,甚至还是世界上年龄最大的有执照的深海潜水员。但她还是希特勒最喜欢的电影导演,出生于1902年的她活了100多岁,31岁时候已经完成了两部使她获得极高荣誉的作品,但她不得不在余生为自己身后的荣誉辩护。晚年她不断对那些批评她的人提起诉讼,因此直到2003年101岁的她去世前后,不会再被她控告时候,才有人出版了她的传记,揭穿她的真实面目。

她1987年出版的回忆录刚刚有了中译本,在删减了差不多三分之一之后仍有近600页。她在书中歪曲或避开了一些事实,因而应该与其他书参照着看。《纽约时报》的书评说:“里芬施塔尔喜欢说她的艺术和生命都致力于对美的追求。但她为希特勒所喜爱的电影作品反证了济慈‘美即真、真即美’的说法。有人说她是最高超的电影艺术家、最伟大的女性导演。但苏珊·桑塔格说,任何为里芬施塔尔电影的辩护,认为它们是纪录片而非宣传片的人都是天真的。说里芬施塔尔直到1941年仍继续按照自己的设想拍摄影片,与纳粹德国的兴起没关系,这都是谎言。”

里芬施塔尔在回忆录中说:“我一生出来就像一只丑小鸭,一张干瘪的脸,散乱的头发,还长了一对斜视的眼睛。我成年当了演员之后,那些摄影师还一个劲地夸我的眼睛,说我的眼睛虽有轻微的斜视,但非常适合二维媒体摄影拍摄。”

21岁时候她所有的女性朋友都已经有过风流韵事,唯有她因为对跳舞事业狂热的迷恋而没跟男人打过交道,她觉得自己该主动一些了,就去拜访一位担任警察局副局长的39岁的男子,“他打开留声机,这是一首探戈舞曲,我不由自主地从沙发上起身,着了魔似地跟他跳起舞来。”突然他将她抱起在沙发上用暴力占有了她,后来给了她20美元,让她万一怀孕的话用于打胎,她把那张20美元的纸币撕了个粉碎——传记作者说,由于马克严重贬值,20美元在当时能兑换84德国马克。

1932年她在柏林体育场参加集会,听希特勒讲话时,“我似乎觉得我面前的地球突然裂开,一股巨大的水流从里面喷射出来……自从听了他的演讲,我一直想亲自认识他一下,想搞清他是一个骗子还是天才,我给他写了一封信”。然后希特勒的副官通知说元首收到了她的信,要接见她,见面时她发现希特勒“神态自然,没有任何架子”,看过所有她参加拍摄的电影,最后说如果他上台,要她帮他拍一部电影。她还说希特勒曾跟她说,他不愿意结婚,他爱的是他已经死去的侄女,这大概是为了证明她不是希特勒的情人。

她后来帮希特勒拍了《信仰的胜利》和《奥林匹亚》。在回忆录中她介绍了后者拍摄的细节:“为了拍到运动员比赛中的最佳动作,背景最好是天空,要达到这一目的只有将摄像机安放在地下进行拍摄,这样可以避免将运动员身后的拉杆、号码牌及其他影响效果的东西摄入镜头,于是她让人在各个项目的比赛场地附近挖了6个土坑。”

里芬施塔尔生命的最后20年间一直在巩固她的名声。由于马塞尔·奥弗尔斯(Marcel Ophuls)拒绝为她制作传记纪录片,她就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德国一位无名之辈——瑞·穆勒,他在1993年完成了广受赞誉的《莱妮·里芬施塔尔壮丽、可怕的一生》,7年后又答应拍摄她重访苏丹努巴山区的电影。穆勒在直升机遭到攻击时受伤,她仍怪罪他没有拍到她被从飞机残骸中拖出来的场面。

85岁的时候她说“要抛开现实是很困难的”,但她还是写出了回忆录,并引用爱因斯坦的一段话作为题记:“种种关于我的凭空捏造的无耻流言已在流传,要是我对此加以计较的话,我早已不在人世了。令人欣慰的是,时间是一张筛子,它能够将几乎所有的流言蜚语筛入茫茫大海之中。”最后在加入绿色和平组织和庆祝了她跟60岁的老伴结婚35周年之后,生活、工作、热爱、说谎、精神抖擞地提起诉讼直到心脏衰竭的她离开了人世。

《纽约客》的文章说:“自我陶醉这种心理能让一个人避免感到自己一钱不值,里芬施塔尔曾经崩溃过、失落过。她喜爱希特勒是一种忘我的方式,放弃这种爱会危及到她对自我怀疑的悬搁。” 希特勒导演电影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