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翅能不能捞饭?

作者:苗炜

(文 / 苗炜)

鱼翅能不能捞饭?0( 香港地区是全球最大的鱼翅集散地 )

三个月前,姚明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宣布自己以后在任何场合都不会吃鱼翅。他的经纪人介绍说,担任“保护鲨鱼”的形象大使,是姚明和世界野生救援协会(WildAid)之间的合作,那是一个致力于保护野生动物和它们栖息地的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姚明说,“面对‘金钱动力’和‘口腹之欲’,我们应该反省”。

此“护鲨行动”传递出的一个信息是,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保守估计,每年要有1亿条鲨鱼被杀,鱼翅捞饭、燕翅鲍这些昂贵菜肴在中国盛行,是很负面的形象。很快,香港和广东的数家海产品生产厂商就发布联名信,指责姚明拒吃鱼翅的这一举动将严重影响到鱼翅的消费市场。姚明当时在广州备战世界男篮锦标赛,有水产商代表把抗议信送到他的饭店。

三个月过去了,11月7日,野生救援协会与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一个国际鲨鱼保护研讨会,野生救援协会主席斯蒂文先生说,研讨会的目的是让更多人了解并认识到鲨鱼所面临的威胁,以及如何有效并长期去保护它们。近10年来,人类活动对鲨鱼产生了巨大影响,经科学研究显示,如今很多种鲨鱼的数量都由于过度捕捞、被割翅等原因而不断减少,如不采取保护措施,必将导致其中一种物种甚至整个鲨鱼物种的灭绝。鲨鱼在海洋中已经生活了4亿年,比恐龙出现还要早1亿年,但鲨鱼在世界各主要分布区面临生存威胁,很多地方的鲨鱼数量正在以50%的速度递减。据估计,即使停止一切渔业捕捞,鲨鱼恢复到原来的生存状况也可能需要100年之久。

两天后,香港鱼翅海产进出口商会在长城饭店举办了一个媒体见面会,那地方地下一层的“鱼翅捞饭”在北京很有名。会上也有一位动物保护NGO的主席,来自澳大利亚,叫汉克,他说,人们捕杀的鲨鱼只是在海洋的一小部分,浩瀚的太平洋上还有很多鲨鱼没受到人类的迫害。喝鱼翅汤并不是造成鲨鱼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大家还吃鲨鱼肉呢。另一位先生来自新加坡,叫严祖富,是CITES的委员,这个CITES是联合国附属机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大会”的简称,他们把一些濒危动物列入附录,附录共分三项,一类附录是指此品种已达濒危绝种程度,必须全面禁止贸易活动。二类附录是说,此品种受到濒危绝种的威胁,在原产地国家管制及监督下进行贸易。严祖富说,目前只有三种鲨鱼被列入二类附录,是大白鲨、鲸鲨及姥鲨,可鲨鱼有400多种。他承认,在捕鲨过程中,的确有“割翅”现象,也就是说,捕到鲨鱼,割下鱼翅,然后把鲨鱼再扔回大海,任其死亡。他说,欧洲是最大的捕鲨组织,也是最大的鲨鱼消费地区。

香港地区鱼翅海产进出口商会秘书林丁贵先生则否认“割翅”现象,他说,鱼肉更值钱呀。比如一条20公斤的蓝鲨,1.5美元1斤,也就是30美元1条。只出鱼翅400克,也就卖3美元。为什么只要3美元扔掉那27美元呢?我心里有个答案,不知道对否,要是一条小船出去捕鱼,带回1000公斤的鱼翅回来,总比带回1000公斤的鱼回来,能卖出更好的价钱,要是弄一大堆鱼肝油回来,又占地方又没价钱。林先生接着说,鱼翅是我们东方人勤劳勇敢、变废为宝的象征,把人家不吃的东西给做成好吃的东西。这时,我又有个想法,是“变废为宝”,可现在这个“废东西”比肉还卖得贵呢。

轮到记者提问,我旁边的一位先生率先问:鲨鱼怀孕两年,成熟期20年,生长缓慢,大家狂吃,那边怎么供得过来?我盘算一番,活了快40岁了,统共就被人请吃过两次鱼翅,平均20年吃一回,供得过来呀。林丁贵先生做答,您说20多年成熟,那是大鲨鱼,好几吨重,鱼翅要吃的是软骨,那么大的鲨鱼,它的软骨就不那么软了,没法做也不好吃。大白鲨就没法吃,肉都不好吃。我们吃的主要是蓝鲨。

我也问了个问题,鱼翅是美食,那么在欧洲那些鲨鱼肉的主要消费国,有没有可以和鱼翅相提并论的美食,他们是怎么吃鲨鱼肉的呢?这问题好像没有道德感,引来一阵轻微的笑声,林先生倒是准备充足,立刻给我拿了一堆照片,是欧洲市场上冷冻的鱼排、鱼肉串,说实话,看着就没啥食欲。散会后,鱼翅协会并没有请记者去楼下吃“鱼翅捞饭”,免除了一项道德考验,我回单位吃了三两小白菜馅包子,该不该吃鱼翅还是留给那些每5年、每两年、每年都能吃鱼翅的人去考虑吧。■ 鱼翅捞饭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