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流水线上造不出家?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陈晓帆)

谁说流水线上造不出家?0

流水线上造房子?开什么玩笑,难道用流水线上滑下来的乐高积木块盖房子?其实这正是一些建筑设计师的梦想。早在半个世纪前,塑料家用制品兴起之际,孟山都化学公司的工程师就异想天开:用塑料盖房子如何?1957年,他们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建筑师合作,在迪斯尼乐园内修建了一栋名为“1986年的家”的全塑料房子。10年间,这栋房子吸引了2000万好奇的游客,成为迪斯尼的著名景观和孟山都公司的骄傲。但在商业上它一败涂地,1967年迪斯尼拆掉了它。北欧的一些建筑师们也做过类似的实验,都逃不掉失败的宿命。

这类房子成了一个笑话,因为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建筑材料只能让人想到活动房屋,而活动房屋毫无艺术性可言,根本不能称之为家。进入21世纪后,日本的幻想家们另辟蹊径,赋予机器生产的建筑模块以实用和艺术价值,走在了前列。最著名的是无印良品推出的Infill House。上无印良品的家居店(有人说它是日产宜家)里买好建筑模块,在东京市区的某地就可以见缝插针拼装好自己的家,主要结构一天便能搭好。这个家有典型的无印良品风格,线条简洁,色彩爽朗,在市场上极受欢迎。

无印良品的成功,引起了制造业巨人如丰田等公司的注意,他们开始实验,通过工厂的流水线批量制造“家”。宜家也在欧洲市场制定了相同策略。总之,就是要生产出易装配、易拆换、可灵活组合的模块,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意拼装,同时把麻烦降到最少。

在建筑这类房子的设计师中,山本理显(Riken Yamamoto)绝对称得上先锋人物,他的作品是那样优雅,其艺术性完全不亚于砖石结构建筑。山本理显今年61岁,出生在北京,先后在日本大学和东京大学学习建筑。1973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Riken Yamamoto & Field Shop,推出很多实验性设计。今年2月,他和日本家具、建材公司SUS合作的模范住宅(Ecoms House)在九州岛鸟栖市竣工。本来,SUS公司找到山本理显,是希望拓宽产品类型,开发出能在生产线上和板子、桌子、椅子一起生产出来的建材,进而发展低成本、超轻的拼插式住宅。山本理显却带来了惊喜。

山本理显将模范住宅设计成集工作和生活于一体的空间。室内的天花板很高,这样就可以搭出一个二楼做工作室,卧室和卫生间等生活区设置在一楼,室内装饰为典型的日本风格。艺术性体现在铝合金格板外墙上,外墙由一块块1.2米正方形格板拼成,格板有四种类型:一种完全是铝合金材质,一种由铝条组成,一种是不带格子的玻璃,一种是带铝合金菱形格子的玻璃。格板都做了隔热处理,有很强的抗破坏性。山本理显把四种格板做了变化多端的组合,形成富有变化的方格图案。他说,采用格板形式既能让人看到铝合金漂亮的挤压断面,又兼顾了刚性接合的难度。山本理显的格板设计取得了商业成功,函馆未来大学的研究中心大楼就采用了这一建筑形式。

谁说流水线上造不出家?1

山本理显采用铝合金其实挺冒险。铝虽然坚固、轻巧、可回收,但由于它成本高,工艺复杂,用在建筑上不乏失败的先例。山本理显能够成功,关键在于他深刻了解人们求新求变的天性,极力突出了铝合金建筑模块灵活性高的特点。格板的组合有无数种方式,允许主人自由发挥想象,不必拘泥于传统的钢架结构,给家带来了无穷变幻的可能:空间可大可小,甚至可以在家中插入一个小商铺或一间办公室。这些按照标准化生产出来的组合模块最突出的优点是,很轻、相对便宜,安装起来灵活轻便,大大节约了成本和时间。它还能重复使用,搬到新的城镇,重新装配好就可以入住。■

用材料加工家居用品

谁说流水线上造不出家?2

先有创意还是先有材料?英国家具和家居设计师麦克尔·马略特(Michael Marriott)的思路是:根据材料决定加工方法,从而体现家居用品的外观和功能。他恰当、老实地用简单、常见却常常被人忽视的材料,如小钉板、蝶形螺母、塑料桶、夹板等,设计出各种家居用品,化平凡为神奇。他这样设计出来的铸铁摁扣烛台、明信片台灯等风格简洁,经济实用,深得年轻人的喜爱。

马略特1963年生于伦敦,毕业于皇家艺术学院,1997年荣获家具业的“奥斯卡”杰尔伍德奖,还是位享有盛誉的设计课程教师和策展人。马略特是个孩子的时候,最喜欢看介绍工厂、生产线的电视节目,节目中产品的生产、包装过程让他痴迷。后来他说,这些节目让他了解了一个工业产品是如何成型的;让他知道,世界上除了花园工具房里的工具,还有各种很多工具可以用来制造产品。正是这种对“用材料加工产品”的着迷,让他成了设计师。他说:“我花了很多时间来观察世界,从材料、功能、用途、不当使用、形式、颜色、肌理、成品、固定方式、年代、光泽、线条和材料的结合等方面,有意或无意地分析世上的东西。”

谁说流水线上造不出家?3

材料文化在马略特的室内设计中也有体现。他曾为英国文化协会在中国的家居设计巡回展设计了19世纪著名工程师伊萨姆巴·金顿·布鲁乃尔的概念工作室。布鲁乃尔设计的吊桥、铁路和汽船是工业革命最成功的典范,浓缩了英国工程传统。马略特把布鲁乃尔的工作室设计成了英国家庭私人花园那个储藏园艺工具和花盆的两层小棚,材料用了标准的工业架子。他认为小棚子是主人最私密的个人爱好、热情所在,和工程师的工作室异曲同工。■

谁说流水线上造不出家?4

谁说流水线上造不出家?5

谁说流水线上造不出家?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