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酒店:等待迪斯尼
作者:谢九上海市宣布申请引进迪斯尼乐园之后,股市上就此多出了一个迪斯尼概念。因为有传言G界龙(600836)的厂房所在地是计划中的迪斯尼用地,受到预期“乔迁之喜”的刺激,该公司股价立即毫不含糊地连拉5个涨停。撇开概念炒作,长远来看,从迪斯尼中受益的还是上海的旅游板块,其中又以G锦江(600754)为首。
锦江酒店是国内酒店业的龙头,投资和管理190家酒店、4万余间(套)客房,在全球酒店集团300强中排名第29位,亚洲第一位。除了酒店业,餐饮业也是锦江酒店重点发展的业务,锦江酒店参股了多家著名餐饮品牌,对上海肯德基参股49%,对上海新亚大家乐参股50%,对上海吉野家参股40%。
随着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日益明显,商务、会展、旅游等活动日渐火爆,锦江酒店作为龙头企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获得稳定的增长可以期待。2005年,公司营业收入9亿元,同比增长4.5%,净利润近2亿元,同比增长33%(净利润增幅大大超过收入增幅的原因并不全是因为盈利能力增强,而是通过转让上海新亚之光酒店的股权和出售上海新亚桃园度假村土地所得,属于非经常性收益)。
公司在酒店业的重要利润来源是4家高星级酒店,上海锦江汤臣大酒店税后利润4600万元,上海扬子江大酒店税后利润4600万元,上海海仑宾馆税后利润2000万元,上海建国宾馆税后利润2200万元。在酒店业处于高景气度时,高星级酒店获利能力远远超过普通酒店,锦江汤臣酒店在2002年还亏损1400多万元,但是2004年就实现了2600万元的净利润,2005年的净利润达到4600万元,随着行业景气度的进一步提升,这几家高星级酒店应该还能为公司贡献稳定增长的利润。不过,想要实现前两年这种翻番式增长也不太可能,因为其客房出租率目前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去年为77%,酒店提价空间也比较有限,去年锦江旗下的高档酒店已经平均提价17%。另外,公司的两家高星级酒店建国宾馆和海仑宾馆在今年进行装修,势必影响到酒店的出租率,对公司短期利润有一定影响。对于锦江酒店而言,在出租率和价格已达高位的情况下,想要实现长期的持续增长,比较现实的途径是通过扩大规模实现外延式增长,现在公司的酒店数目基本上以每年10家的速度增长。
和酒店业的风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餐饮业,由于去年受到苏丹红、禽流感等事件影响,锦江酒店参股49%的上海肯德基利润没能实现预期的增长,2004年,上海肯德基餐厅总数共有143家,实现收入13.1亿元,净利润1.06亿元,2005年,上海肯德基餐厅总数达到171家,但是收入只和上年基本持平,净利润比上年下降100多万元。公司参股40%的吉野家业绩一直不佳,2005年亏损750万元。在苏丹红和禽流感事件基本平息之后,锦江酒店的餐饮业务应该能够恢复增长。
由于锦江酒店是国内酒店龙头,加之上海的国际性地位,所以看待锦江酒店的前景应该和国际性酒店进行比较。有一个现成的坐标可以参照,锦江酒店的3家高星级酒店——锦江汤臣、扬子江大酒店、海仑宾馆,分别由国际知名的洲际酒店、万豪酒店和雅高酒店管理,而另外一家高星级建国宾馆由锦江自己管理,其中表现最优异的是洲际管理的锦江汤臣,从2002年的亏损2000万元转为2005年的盈利4600万元,锦江管理的建国宾馆的盈利能力明显弱于另外3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锦江酒店在股市的市盈率和国际大酒店相比也处于较低的水平,洲际、万豪、雅高等国际酒店的市盈率均在25~40倍之间,锦江酒店的市盈率只在20倍左右。如果市盈率能够向国际酒店看齐,锦江酒店则具备了长期投资价值。
锦江致力于在“管理”、“品牌”、“网络”三个方面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管理方面,公司从海外聘请了一批有国际酒店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品牌方面,则开始统一成员酒店的外观标识,而网络建设和国际酒店差距最大,现在开始推出中、英、法、日等四国语言的网上预定系统,和国际酒店前些年斥巨资建设的中央预定系统相比,锦江酒店在互联网时代打造的预定系统,成本倒是节约不少。
虽然上海的酒店业目前处于高景气时期,不过上海的高星级酒店增长速度迅猛,按照目前的速度,很有可能在2008年供过于求。2010年的世博会可以对上海的酒店业形成支撑,世博会之后,迪斯尼将成为上海酒店业的期待。香港迪斯尼乐园于2003年1月动土,2005年9月正式开园,耗时近3年,如果上海的迪斯尼能够申请成功,正好可以在世博会之后接力。香港当年申请迪斯尼成功之后,泛海酒店(0292.HK)的股价在一个交易日涨幅超过100%,锦江酒店,是否也在期待成为第二个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