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的四个细节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有人说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关键在老师,言之凿凿,真叫我感到惭愧,可我却不这样认为。
我曾经接手一个三年级,就把减负付诸行动。因为在校时间不能由我决定,需要听领导指示,所以必须和其他班级保持一致,不过每天下午第四节课在别的班忙着写作业时,我则拿出一部分个人藏书,另从学校那个灰尘比书厚、老鼠比书多的“图书室”搜罗几本,让学生们读书。有时则让学生们读些我多年积攒的《少年科学》、《儿童文学》之类报刊。家庭作业只有每天一两页练习册,外加听父母讲故事,或者给父母讲故事。星期天基本没有书面作业,可以到学校读书,也可以观察点什么,放松地玩耍未尝不可。
不料接下来一周的学校例会上,校长就不指名地“希望”起来:“有些同志对学生写作业的认识还很不到位,学生不写作业知识怎么巩固呢?作业不仅要写,还必须多写。希望大家不要轻信报纸上胡说,他说要你减负,可你一减负,成绩也减了,他就又指责你没有教好学生。不写作业学生就没事做,就会胡闹,就不安全,这责任咱可都担不起呀。希望同志们都注意,多布置点作业,家长也欢迎。有家长就问我:‘人家学生作业能写到晚上八九点十来点,俺学生咋到家一会儿就没事了?’有意见啊。希望同志们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认识这个问题。上级领导看人也是要成绩的啊。”
校长说的不假。几天后一个家长见我就问:“俺学生咋从来就没语文家庭作业?还说你没给布置,我早想到学校问问,整天不写作业,能学个啥?你可得多布置一点。你不知道,我给她买了好几本作文选,她光看不背,还说是你不让背。我给她买来‘天天练’,她跟我顶嘴不想做,我怕她这样下去将来考不上乡中。你可得抓紧她,要不你单独给她布置几页?”我其实已经从学生那里听说,不少家长都不相信老师没布置作业,逼着学生抄练习册。我家访去给家长解释,没有人不怀疑我:“别惯坏他们,玩贪了,以后收心就难了。”
同事也都对我“另眼相待”,因为他们的学生羡慕我们班。经常有外班学生放学后或星期天偷偷找我借书,唉,当贼似的,难道学生读书有罪?有几个教师动辄训斥那些老不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想读书?上别的班去。问人家要你不?学啥都不行,你会看个啥?只顾看闲书,你更完不成作业了。”有一个干脆讨伐我了:“学生看恁些书有啥用?到处卖弄,考试能多吃几分?你一个班玩,全校学生坐不住。”你不能劝人家也减负,否则人家会问你:“我学生考不好,你替我挨罚?”教数学的搭档也很不耐烦,因为他一布置作业学生就说多。
最叫人哭笑不得的是班里一直有两个学生“自觉”不看“闲书”,而是写家长买的辅导练习册。有一个还放出风声,他妈要让他转学。他在“周记”里给我提意见:“布置作业太少,我们就学不到很多有用的知识。不让我们反复练习,我们就学不会。老叫我们玩,我们就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意义,不知道珍惜时间。这样就对不起父母的一片苦心。”大道理还有一套,也不知道从谁那里学的。其实很多学生都听了家长的“忠告”,也时常问我:“我们看这些书,考试能用得上吗?”于是,我不由得怀疑了:在减负这个问题上,我这当老师的“关键作用”到底在哪里?能有多大呢?
(文 / 河南 温凉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