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摩擦自此成为“新常态”?

作者:宋晓军

美、中摩擦自此成为“新常态”?0( 4月16日,一架美国海军P-8A反潜巡逻机在澳大利亚珀斯机场起飞搜寻马航失联航班 )

8月28日,在中、美军方就“公海意外相遇规则”进行了一轮闭门磋商后,有记者很好奇地打来电话问:美国海军的P-8A反潜巡逻机还会来南海进行抵近侦察吗?我开玩笑地说,“老二”还会经常来的。接着我就告诉他,为什么把P-8A叫作“老二”,以及为什么它会经常来的缘由。

P-8A反潜巡逻机是美国海军替代P-3C反潜巡逻机的一款由波音客机改进而来的飞机。2000年3月项目开始启动,2004年5月开始研发,2007年6月完成设计审查,2010年8月列入国防部98个武器采购项目盘子并开始小批量生产,2013年3月完成操作测试,2013年11月形成初始作战能力,2014年1月通过政府问责署审查并开始批量生产。值得注意的是,就在P-8A开始全速生产后,在国防部向国会提交的2015财年国防预算的装备采购清单中,P-8A反潜巡逻机排在美三军共用型新型战机F-35采购金额(83亿美元)之后,在各型作战飞机的采购金额中排名第二(24亿美元计划采购8架)。这就是将P-8A戏称为“老二”的缘由。

在P-8A刚刚形成初始作战能力后,美国海军马上就将两架派往日本的冲绳。这里要说明的是,P-8A开始小批量低速生产后,就因新性能扩展、修复缺陷和软件升级超支了7.42亿美元。简单说,这些性能扩展和软件升级,专业术语称为“增量2”和“增量3”,主要是为了提升飞机在反潜作战、武器性能、情报收集和与其他作战平台进行互联互通的能力。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由于P-8A的机体是基于波音737-800客机基础上进行开发的,所以更适应飞行从华盛顿到芝加哥这样的航线,因此不仅没有考虑空中加油装置,而且油箱也没有考虑在南中国海那种炎热气候条件下飞行时的适应性。根据美国海军的计划,P-8A将在2017年后在对飞机油箱气候适应性进行评估的基础上,为P-8A添加加油系统。这就是为什么“老二”还会经常来南海的一个重要缘由。

接下来我们再说“老二”为什么还会常来的另一个缘由。在P-8A开始批量生产后的2014年2月11日,美国国防情报局局长佛林(Michael T. Flynn)在向参院军事委员会做“年度威胁”报告中,提到了中国海军的战略核潜艇。同年3月24日,美国太平洋总部司令洛克利尔(Samuel J. Locklear)在向参院做“太平洋总部面临态势”的报告时,也提到了中国海军的核潜艇从南海出发前往印度洋巡航一事。他们都认为,随着中国战略核潜艇的技术进步,可以在靠近中国领海的专属经济区内发射弹道导弹,进而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同年8月19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格林纳特(Jonathan W. Greenert)在发布《2015~2019年海军作战部长实施计划》中,专门强调了到2019年后,美海军将以19艘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和80架P-8A为基础,利用多平台信息共享构成高效的反潜作战体系。很显然,作为“老二”的P-8A,不仅是军火商的利润来源,也是军方官僚系统格外重视的项目。无论是从装备的战场适应性上看,还是从其遂行的任务目标和方向上看,来南海都是逻辑上的必然。

最后,我们再说中美军方的“公海意外相遇规则”磋商。鉴于美国不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所以不可能接受中国战机和军舰根据“公约”第58款对美军舰、机在中国海域专属经济区内的“抵近侦察”进行的执法。有关这一点,我在《三联生活周刊》2013年第50期《美、中摩擦自此成为常态?》一文中已经有所探讨。为此,套用一句时下流行的词儿,这篇文章的题目应该是:美、中摩擦自此成为“新常态”? 海军成为摩擦自此常态

上一篇: 天使的价格
下一篇: 消费·理财(80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