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被荒废后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记忆中,每年七八月份,正是我的家乡广西平南县六陈镇新贵胡村最忙碌的时候,村民们顶着炎炎烈日,一边抢收水稻,一边开始下一季度的种植——耕田,播种,插秧。然而,我日前回去看到的景象,却完全出乎意料:全村三分之二的农田无人打理,郁郁葱葱的杂草布满田间。

我打听后得知,村民从两年前就开始陆陆续续放弃耕种了,特别到了今年,不种田的家庭更多了。“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下来也赚不了多少钱。”荣叔告诉我,“我家小孩在县城读高中,我和媳妇在镇上的桂油厂打工,父母亲年老体弱。家里的3亩水稻田,本想送人种植,但苦于没人接收,也就只好放任自流了。”其实,在对待种田这件事上,村里很多家庭的情况都与荣叔家一样:老人有心无力,一家之主“有力无心”,后生们一心只想读书跳出农门。

我在田间地头转了一圈,发现那些“无主”的农田由于缺乏治理,周边的河道也跟着遭殃,河道里不但长满杂草,而且堆积着高高的淤泥,有些河段,河床甚至比农田还高。这样一来,河上游的农田被水长期浸泡着,而下游的农田则干渴无比。这也严重影响了那些种田农户的积极性,因为河道“失灵”后,他们也一筹莫展。正在田里劳作的坤嫂叹着气向我诉苦:“我有一块水田在上游,想排水却排不出去;另一块水田在下游,想灌水却没有水源。”我问道:“岂不是影响了收成?”坤嫂的脸色愈发难看了,她摇了摇头:“我家去年的粮食就比前年减少了差不多500斤,可付出的心血是往年的好几倍。如果其他人家明年还是不种田,我也不打算种了。”

越来越多的农民不种田,集镇上肥料、农药、农具店铺的生意越来越冷清。据我了解,有两家原本销售农药的店铺已经改行了。我与另外几个还苦苦支撑着门面的店主攀谈,他们对前路无不表示出担忧。后来,我又前往乡镇农技站,宽大的屋子里只有两个工作人员坐在桌前发呆。他们打趣说,工作比以前清闲了,可离下岗也不远了。想想农民不种田引发的一系列“危机”,我不禁感叹,这何尝不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真实写照?!

诚然,谁都没有权利指责村民放弃农耕生活,可是,村民荒废田地致使河道堵塞甚至沃土流失的情况还是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无论是乡镇政府、村委会,还是水利部门,对此都不能坐视不管。试想,如果任由耕地、河道“自生自灭”,那么,用不了多少年,农田很可能不再适合耕种,而河道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那将会是多么可怕的景象。

(文 / 北京 赵华夏) 荒废农田

上一篇: 天下(802)
下一篇: 医保保了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