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心动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七日心动0

一个惯于沉静多思稍显寡合的30岁文艺女,一直用静水流深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被领导批评为无激情。除了一个闺密,尚无人知晓她骨子里还是“愤青”。这么一个矛盾冲突的人,偏偏清新森女系的外表平淡如水。

开了微信,不太会用,一直闲在那里。直到接到一个同事的信息,没太有过交集却突然袒露心迹。第一天不适应,躲避。第二天要求自己放松,别曲解了同事的善意。第三天隐隐不安,回家看加藤谛三的《我们为何如此不安》。第四天竟然适应了每天早晚有人关怀,开始略带期待。第五日第六日无缘无故缺失了信息,开始焦虑,第七日要求自己别先放弃。

第七日在一天内,成为微信迷,晨昏刷朋友圈只为看到这个人的信息。不,并不是为了看这个人更新的信息,而是看有没有来自这个人的留言。矜持保护着她,同时也阻止着她有一丁点儿的试探,好像来自于己的一个动作、一个词都代表了对对方的兴趣,好像自己已然上钩了。女性总会想到冰山下的八分之七,而她已天然地将这个八分之七预演成苦情悲剧。她需要的仅仅是发现和赞许,而不是,哪怕仅仅可能是暧昧。

成年人之间的试探,既小心翼翼又大胆奔放,毫不纯粹又脆弱不堪。她分不清楚熟络的接近和有用心的介入。出于自保天性,不待量变,便开始考虑戛然终止其增长。空白期中充满渴望和等待。长久后的某一日,微信上发了自己在雪山下的照片,终于等来了寥寥几个字的关注:“在哪儿?”又一段难挨的等待后,一句让人心变热的话来了:“妞,怎么不喊我一起?”瞬间眼热,回了句语音:“我在丽江,等你来。”讲完心中怅然,又觉得闯了祸,第二天便与客栈的邻居结伴去了泸沽湖。三天后返回,木质的走廊两头,那头是一双期待的眼,这边是一张惊讶的脸。手中又重又大的背包瞬间拿不住了,跌在脚边。整个人要在通透热辣的夏阳中眩晕过去,自然而然的拥抱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无论汉子式的粗鲁,还是文艺版的对白,都掩饰不了真相大白的惊与狂欢。无言或许是激烈至极的倾诉衷肠,都在一个怀抱中。电光火石,爆炸声响,过往的世界坍塌成灰。

手中微信的提示音,惊醒了沉浸在超我世界中的人,美妙一刻原来是假寐。几分钟的脑电波活动,尽管是在梦中跋涉,仍让她干渴不已。

这种心神不宁的感觉,时时查看手机,等待一个可能根本不会来的消息。她突然间弄明白了他第三天留言中某一句话中所说的折磨的意思,显然他成功做到了,爱的甘与苦,原本就须臾不分。

几多年后,走在街头,喧哗中突兀的歌声: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离不开暴风圈来不及逃,轰然击中内心。怔一下,然后面无表情地继续前行。

(文 / 凝眸) 心动七日

上一篇: 共剪西窗烛
下一篇: 兔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