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船亲历记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罗丝·乔治
)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玛雅·贾萨诺夫说,法国达飞海运公司的“哥伦布号”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轮船之一,长近1200英尺(365米),比航母还大,比世界上最大的邮轮还长,能装载1.3344万个集装箱。船上五颜六色的集装箱就像小巨人玩的乐高。乘坐“哥伦布号”从香港经苏伊士运河前往英国的南安普敦,需要近四周时间。现在客船都不走这条线了,但许多货轮公司在货船上提供一些客舱,每天的费用大约130美元。小说家康拉德在成为作家之前,曾经做过20年的船员,主要在亚洲、澳大利亚和欧洲之间航行,他把在船上的经历写进了《黑暗之心》、《吉姆爷》等小说。
在康拉德的时代,世界各大城市都有繁忙的码头,那里满是工厂主、车夫、客栈老板、船具商和妓女。在码头装卸时要停靠数日甚至数周,柚木板或香蕉要装卸工扛上扛下。船长要兼任物流专家,因为货物重量的分配会影响航行的速度和安全性。在上世纪60年代,广泛采用的标准化集装箱改变了海运的面貌。今天,当船只抵达港口时,只需停靠6到24小时,船员也基本上懒得下船,操作由远处办公室里的物流专家管理,船长只需查看物流办公室用电脑发出的计划是否得到了实施。集装箱的使用降低了运输成本,加快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英国记者罗丝·乔治在《90%的物品》一书中说,因为海运很便宜,所以苏格拉鳕鱼会被运到1万英里外的中国切成片,再运回苏格拉的商店和餐厅。南安普敦的居民使用的东西,其中90%都是海运过来的,包括他们穿的衣服,喝的咖啡和茶,开的汽车,或至少是汽车配件,给汽车加的油,电脑、电视机、耳机。
罗丝·乔治乘坐了丹麦马士基航运公司的一艘货轮从欧洲前往亚洲,目睹了船员们的工作环境。“如果你以为船员的生活充满冒险的经历和令人兴奋的事情,那你就错了。船员的生活很累人、缺乏管制、与人疏远、经常面临危险。虽然船是最绿色的运输工具,但噪音很大,在船只到达一天前就能听见超级邮轮的声音,所以很少能看到海豚和鲸。航运公司是最不透明的行业之一,为了避开税收和劳工管制,船只通常注册在船主以外的国家。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商船船队在名义上属于巴拿马、利比里亚和马绍尔群岛。还有100多艘船注册在了蒙古和摩尔多瓦这样的内陆国家。货船通常船主在一个国家,受另一个国家的管理,被第三个国家的人租用,其身份就像一个俄罗斯套娃,船上的犯罪活动几乎无法起诉。
为什么还有人愿意在货船上当船员呢?“跟动辄有几千名船员的邮轮和军舰相比,货轮就像是鬼船,一般只有二三十名船员。全世界商船上的船员中有约20%都是菲律宾人。航运公司愿意雇用他们是因为他们会说英语、可靠。船员出海时签订为期9个月的合同,一般每月收入在1500到3500美元之间,即使按照西方人的标准也很高了。在9个月的航行途中,船员没有多少机会去找女人。许多港口如摩洛哥的丹吉尔和马来西亚的巴生港距城区很远,南安普敦和鹿特丹港的妓女太贵。据说菲律宾船员有一个习惯是用剃刀把下体割开,往里面填充东西,如轴承和筷子尖。”挪威人类学家冈纳·林威克说,“这成了他们的秘密武器,使他们能更加容易地吸引巴西妓女。”
罗丝·乔治承认,海上航行也很有诗意,有风的歌唱,还有航海图中船员取的令人浮想联翩的术语。生活在海天之间本身就很美妙,站在船头,悄无声息地奔向地平线,飞鱼在眼前跳跃。
( 《90%的物品》
)
(文 / 小贝) 货船亲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