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格尔到底要干什么?
作者:宋晓军( 4月8日,哈格尔(左二)一行在八一大楼与中方会谈现场
)
4月8日,以中央军委副主席会见美国防部长哈格尔当面表示“不满”为标志,国内媒体和网络上开始对哈格尔的亚洲之行进行了一系列的“吐槽”。为此,我不仅在CCTV做了节目,而且也接受了一些国内外媒体的采访。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从军事上对哈格尔到底要干什么用文字梳理一下。
50多年前,美国总统肯尼迪对他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交代了作为国防部长该干的两件事:1.决定需要什么样的一支军事力量来支持美国的外交政策;2.尽可能在财政拨款内组建和维持这支军事力量。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应该对奥巴马政府负责的内阁成员哈格尔该做的,首先就应该是:针对奥巴马政府5年前提出的“重返亚太战略”外交政策目标,提出军事力量的规模。这一点,他在4月1日召开的美国与东盟国防部长会议上,已经有所描述。即美军未来在亚太地区将维持33万军人、180艘舰艇和2000架战机。
现在看第二件事情:到底要花多少钱来组建和维持这支军事力量呢?这正是问题关键所在。就在一个多月前,哈格尔除了提交2015财年的国防预算案外,还提出了未来5年的国防概算。而这个概算比2011年由国会两党组成的委员会提出的未来10年“预算控制法案”的要求上限多出了1150亿美元。根据美国国防网站3月5日的报道,哈格尔与作为事务官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一起,对新提出的5年国防概算做了说明。其大意是:如果未来5年的国防预算低于国防部所提出的数字,将影响美国的国家安全。那么,国防部决定要花这些钱在军事上到底要干什么呢?根据国防部相关文件内容简单说就是,把加强海外驻军以及反应能力作为“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中赢得胜利的重要基础,并不断采取行动。行动的指向是,在西太平洋方向上,美军力量将维持第一、第二岛链和夏威夷传统的三线配置。同时要将重心向以关岛为核心的第二岛链转移,形成以关岛为枢纽,以日本、澳大利亚为北、南支点,重心后置、两翼前张,大纵深、宽正面、多层次的军事布局。
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落实并运行好这个军事布局呢?由于美国国会两党在财政开支问题上博弈的不确定性,作为应该提出方针、政策的内阁政务官,哈格尔除了提出“少花钱、多办事”的方针外,还提出了“加强伙伴关系”的政策。于是就有了哈格尔上任后,出访亚太4次实施“加强伙伴关系”的举动。接下来,再看在亚太与美国有双边防御的5个国家中,与中国存有“领土争端”而且最近不断借此挑衅的,就是日本和菲律宾。而恰恰是哈格尔最近为了与日本和菲律宾“加强伙伴关系”的一系列讲话和举动,让包括中国军委副主席在内的很多中国人感到不满。
当然,作为老百姓和一些媒体,他们所表达的“不满”,可能更多是出于直觉和情感上的,但对于中国军方来说,这种“不满”则更多是出于对现实的考虑。因为哈格尔不仅在日本说了钓鱼岛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而且还与日本敲定了今年底将出台的新版“美日防卫合作指针”。而上一版1997年出台的“指针”中,恰恰暗含有美日联手“协防台湾”的内容。因此,才会有中国国防部长有关“中国在领土主权问题上不会妥协,不会退让,不会交易,更不允许受到一丝一毫的侵犯”的“强硬”表态。因为两天后,恰恰就是当年美国卡特政府签署《与台湾关系法》的35周年纪念日。 哈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