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砖”引领“全球南方”崛起
作者: 任彦不久前,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俄罗斯喀山举行。这是金砖历史性扩员后举行的首次峰会。
2001年,高盛公司分析师奥尼尔研究认为,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将决定21世纪的世界发展方向,于是将它们的英文国名首字母组合成BRIC,意为“砖”。在中文名称里加上“金”,表达这一机制的宝贵价值。2006年,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立。2011年,南非加入,BRIC变成BRICS。到2023年,奥尼尔的预测成为现实——根据英国一家咨询公司的数据,由五国组成的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31.5%。今年1月1日,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参与金砖合作,“大金砖合作”时代开启。
金砖历史性扩员后,更多国家正叩响金砖大门。面对30多个国家希望加入金砖的愿望,本次喀山峰会达成共识,邀请新一批国家成为金砖伙伴国。这标志着金砖合作机制建设迈上新台阶,影响力和感召力越来越大。
世界好奇,金砖魅力从何而来?首先,金砖合作机制代表了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演变调整的前进方向。“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成为世界大变局的鲜明标志。当前全球治理体系滞后,“全球南方”代表性和发言权未得到充分体现。如今,金砖国家基本覆盖了“全球南方”主要区域,成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是塑造国际格局的重要力量。
第二,金砖合作机制与具有保护主义、排他性色彩的西方政治、军事或经济同盟形成了鲜明对比。金砖合作机制超越了政治和军事结盟的老套路,建立了结伴不结盟的新关系;超越了以意识形态划线的老思维,走出了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新道路;超越了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老观念,实践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新理念。
第三,金砖合作机制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留下了鲜明的中国印记。从2014年提出金砖精神,到2017年提出“金砖+”合作模式,再到2022年推动金砖扩员进程……习近平主席出席了历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亲力亲为推动金砖合作实现大发展、展现大作为。
在中国和金砖伙伴的推动下,不断成熟壮大的金砖成色更足、阵容更强、声音更响,必将进一步为实现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注入强大动能。
编辑 毛予菲/美编 苑立荣/编审 张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