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迭舞台的诺基亚:补足的微软生态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更迭舞台的诺基亚:补足的微软生态0( 9月3日,一名顾客在美国某家微软商店内挑选诺基亚手机。当日微软公司宣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 )

71.7亿美元,贵贱?

微软购得了以手机部门为主的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其中还包括作价16.5亿欧元授权微软使用10年的诸多专利。出售手机部分后的诺基亚,将彻底成为一家电信设备商,主要资产就是7月份22亿美元从西门子回购的诺基亚西门子网络设备部门,诺基亚的Here地图业务,以及多年累积的技术开发和专利许可。那么,微软购买诺基亚手机部分业务划算吗?

对微软购买诺基亚手机部门的71.7亿美元权衡之前,不妨追溯一下过去几年诺基亚和微软分别进行过的一些交易。81亿美元全额收购美国数字地图供应商Navteq,这是2007年10月诺基亚鼎盛期的一次大手笔。紧接着2008年12月出资约4.1亿美元从爱立信、西门子、松下等其他股东手中收购了52%的Symbian股份,即便Symbian系统在2013年1月正式被诺基亚废弃,还有就是在与微软谈判同期,22亿美元从西门子手中回购了诺基亚西门子网络部门。而微软方面,2008年12亿美元收购企业搜索开发平台FAST,此外还有2012年6月对企业社会化网络服务Yammer的12亿美元收购,比较败笔的是2010年5亿美元收购移动软件与服务提供商Danger,后来这个收购来的团队开发的Kin手机销售惨淡,也间接耽误了微软在智能手机上近两年的开发周期。而在71.7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之前,最大的手笔还要算2011年5月10日,微软收购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网络电话业务公司Skype,金额达到了85亿美元。那么再看同时期微软和诺基亚竞争对手们的大手笔收购案。Google为了补足通讯领域的诸多专利,在2011年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时的业界最大手笔是惊人的125亿美元,Facebook2012年夏天上市之前收购Instagram破费了10亿美元,还有惠普2010年收购Palm后毅然终结了这家老牌移动设备制造商的案例,当时的收购金额是12亿美元。

实际上,微软和诺基亚对于购并合作的意向,可以追溯到2013年1月底,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同诺基亚董事长里斯托·席拉斯玛的一次通话,在经历巴塞罗那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后的意向性试探。从4月22日到6月14日双方律师参与了数次断断续续的高层谈判,一直到7月底依旧没有敲定一个让双方满意的金额,微软更是对诺基亚不愿意出售地图数据业务不满,毕竟对于诺基亚而言,已经更名为Here的地图业务核心资产,当年可是破费81亿美元收购Navteq得来的。“最恰当的收购比较可能还是Google收购摩托罗拉。”Enders Analysis研究机构分析师本尼迪克特·埃文斯(Benedict Evans)在采访中说,“毕竟摩托罗拉当时也在面临从低谷中复苏,同时摩托罗拉除了手机业务外,也还涉及庞大的电信设备和殷实通信专利家底,况且摩托罗拉和诺基亚又都保留着自己的生产工厂和全套研发团队,之所以最终一个是71.7亿美元,一个高达125亿美元,在于微软自己本身掌握着足够充沛的通信专利和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控制权,而Google当时急于获得足够多的通信专利,以抵挡苹果对整个Android生态的复仇性绞杀。”

轻重资产的地缘分流

“微软应用就是煤气罐,诺基亚地图数据是燃料。”这是在微软与诺基亚谈判时,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在争取购买诺基亚Here地图时的说法。如果说诺基亚手机部门是重资产,包含手机设计团队和制造工厂等诸多实体业务,那么,诺基亚地图则是典型的轻资产,一切价值都体现在地图数据本身。在卖掉手机业务后,诺基亚剩余的资产事实上已经非常轻巧了,况且授权给微软的诸多专利也设置了10年的有效周期。而按照诺基亚首席财务官蒂莫·伊哈莫蒂拉的说法:“诺基亚通过重塑来为自己定位。”什么是重组定位呢?毕竟诺基亚在2007年最辉煌的时候,曾一度占据全球手机市场近40%的份额,市值顶峰时曾经达到过1151亿美元,现在即便在微软宣布收购后股价大涨,市值也只有146.1亿美元,缩水了87%。

不过似乎芬兰商业界对于诺基亚陷入低谷,并且在复苏阶段将手机业务出售给微软并不悲观,至少在芬兰劳动力经济研究所首席趋势预测专家埃洛·莱赫多看来,诺基亚西门子网络部门的业务表现相当不错,诺基亚的地理位置服务Here也很强大,新的诺基亚重心在转移,对未来将带来巨大的益处。而大卫·科德(David J.Cord)在《芬兰与诺基亚共同发展》中评论道:“自1865年诞生至今,在不同历史时期,诺基亚曾经致力专攻不同的领域,从造纸、电缆、电视机、橡胶靴,直到最近的手机。现在,再度变革的时候又来临了。”

智能手机研发生产作为一项竞争激烈的重资产生意,已经吞噬掉了西门子、爱立信、松下、京瓷、摩托罗拉这些昔日全球手机巨头们的余晖,这种产业结构性的重整,背后已经不仅是2007年iPhone挟持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体验变革那么简单。正如2011年日本地震造成全球消费电子零件供应紊乱后,关键信息解决方案服务供应商IHS在消费电子行业全球化分工加速的报告中判断的那样,智能手机作为一个贯穿消费电子设备和移动互联网需求的中间载体,最终价值链出现了偏向两元结构的发展态势,一方面是苹果、Google和微软掌握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和应用开发平台,另一方面则是亚洲消费电子制造商拥有自身零部件和工厂生产流程的高度整合能力。在经历3到4个智能手机产品型号的研发更新周期后,除了诺基亚和苹果,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靠前的三星、华为、中兴、LG、联想、HTC、索尼、酷派,统统都是来自东亚地区的制造商。

渐入闭合的微软生态

在微软收购诺基亚的交易之外,还不得不注意一下微软现任CEO史蒂夫·鲍尔默的退休倒计时,尤其是他选在8月23日宣布自己的退休计划。收购诺基亚手机部门,可以被视作鲍尔默退休前最后一次大幅改造微软的一部分。6月5日公布的微软内部重组方案,八大部门被缩减成了4个,现任服务器与工具部门总裁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将领导新的企业解决方案部门,互动娱乐部门总裁唐·马特里克(Don Mattrick)主管微软所有硬件部分,在线服务部门总裁陆奇主管新的应用和服务部门,Windows和Windows Phone两套系统生态也将被统一成操作系统部门。按照这个思维,微软下一步业务结构将更加紧密,在商用服务外,更多精力将贯穿形成以微软自有消费产品为主体的消费生态。已经成型的Xbox游戏机和Surface平板电脑之外,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补上了Windows Phone设计制造上的短板,毕竟目前全球市场上81.6%的Windows Phone手机都是诺基亚Lumia。

“以往诺基亚不得不向全世界保密他们在开发什么新设备。而在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层面,如果诺基亚有特殊需求,微软往往将会优先配合修改。如果我们能早点知道诺基亚需要什么支持,那么微软就可以尽快着手修改,这将提高产品研发的效率,系统适配体验也会更好。”Windows Phone部门主管乔·贝尔福(Joe Belfiore)如此评价微软和诺基亚的关系。

如果回望2010年9月曾任微软商业部门总裁的史蒂芬·埃洛普闪电加盟诺基亚,在3年内中止了Meego和Symbian这两个诺基亚遗留的操作系统方向,力排众议只生产Windows Phone,而没有投机Android热潮,可以说一切因果发展都起源自2010年微软和诺基亚董事会之间的默契,甚至微软收购诺基亚,史蒂芬·埃洛普重返微软,有可能接替史蒂夫·鲍尔默担当第三任微软CEO,都契合了微软对跨平台一体化战略的生态诉求。

这种诉求的根源在于生态性的控制力,诺基亚即便2009年拼命投入Ovi充当移动互联网入口,但与苹果、微软和Google所掌握的全球信息产品技术生态能力比,显得很微不足道。独立的操作系统和相应的第三方开发者生态,拥有独立内核的浏览器和文字处理软件,搜索引擎和地图导航为核心资产的互联网应用,这些要害业务才是衡量是否形成独立信息产品生态的关键。与苹果偏向封闭体验的软硬件生态,以及Google依靠广告收入为核心的互联网服务生态相比,微软生态最为庞大,并且过去太依靠软件许可授权费支撑,恰恰正是Google为主体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所颠覆的。鲍尔默在退休前的诸多调整改革,包括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目的恰恰就是让微软生态变得更为健康。“我们将专注于4个工程领域:操作系统、应用、云计算和设备。”这是史蒂夫·鲍尔默对微软生态战略的描述,不再是单纯将操作系统授权给第三方制造商,而是形成自己的软件硬件组合,所谓的跨平台一体化战略,或多或少让微软产品的未来走向,在不知不觉间向苹果生态链的闭合特性靠拢。

鲍尔默退休前夜的微软架构重组,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征召史蒂芬·埃洛普回归微软管理层,这些都可以被视作微软生态战略重新布局的一部分。而具体如何在生态层面对抗Google和苹果,则将是微软第三任CEO的未来使命了。(文 / 尚进) 生态移动互联网诺基亚微软苹果微软收购诺基亚诺基亚回归舞台更迭补足微软股价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