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奥会”:为未来十年中美关系“定调”

作者:蒲实

(文 / 蒲实)

( 6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 )

6月7日至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州安纳伯格庄园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非正式会面,这是中美两国元首换届后的首次会面。“习奥会”是建立双方领袖间互信的重要机遇,而此次“庄园峰会”的会面形式,也是中美建交34年以来的首次尝试。

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中国外交部官员的话称,此次中美峰会是一次“不打领带的会晤”,让两位元首有更多时间来讨论实质问题。卡耐基和平基金会副主席、国安会亚洲事务前资深主任包道格(Douglas Paal)告诉本刊:“在人际关系上,这是两位强大而自信的领导人,他们可能会欣赏彼此的优点并试图积极地利用之。这种看似非正式的会晤将为两国首脑提供增加私人互信和友谊的机会,便于探索交流中期和长期议题,而不是像正式访问那样,将助手准备的议题资料做枯燥乏味的交换。”

“选择一个远离两国政治中心的地点进行非正式会晤,主要优势是消除元首们的压力。”美国智库夏威夷东西中心资深研究员丹尼·罗伊(Denny Roy)告诉本刊,“双方有意减少外界对于这场会晤产生重要、迅速突破的期待。”与华盛顿浓厚的政治气氛相比,有“西部戴维营”之称的安纳伯格庄园无疑是理想的“非正式外交”场所。英国广播公司称,这样的会晤表明中美关系向着成熟化的方向迈进了一步。

据美联社报道,根据原定计划,中美两国领导人上任后的首次会面最早也要等到今年9月在俄罗斯举行的G20峰会。罗伊认为,此次提前会晤很有必要。“网络安全、朝鲜问题、东海纠纷等一系列紧迫议题的涌现迫使双方必须尽快安排一次最高领导人之间的真诚会面。”包道格说,“近期以来,两国关系正越来越朝着竞争和对抗的方向发展,这次会晤正是以一种积极的方式为改变消极方向而努力。如果再过几个月会面,问题和难点将不断累积,双方有必要在此之前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和信任,而不是等到事件发生了才来推动关系的发展。”

“中美关系总是不断在相对好或相对差的周期中循环,而战略竞争的存在是永恒不变的。”在罗伊眼中,自2010年以来美中关系似乎降到了低点。围绕美国战略重心转向亚太的争论以及各自所采取的一系列相应行动,最为显著地展现了这对关系的危险趋势。美联社分析称,尽管中美两国有友好的意愿,但双方的不信任感近年来却在加深。美国感到,其世界领导地位受到了挑战,而随着实力的增强,中国则要求自身利益得到更多尊重,并且在国际规则制定上有更多话语权。

在这种背景下,中美元首的非正式会晤并不悠闲。“对奥巴马来说,最重要的关注点集中在‘再平衡’战略、网络间谍活动、朝鲜核计划以及亚洲岛屿的激烈争议;而习近平的主要目标是让华盛顿尊重中国利益,并且恢复中美应是朋友、不是对手的共识。”但罗伊认为,“尽管美国不断通过各种途径对华宣称‘再平衡’战略绝非针对中国,却仍无法打消中方的疑虑。而中方也很难让美国相信,中国政府对网络攻击没有责任”。当然,在此次会晤前,中美双方都在相关问题的处理上,有意无意地向对方亮出了友好姿态。美国方面,与希拉里频频在亚太问题上刺激中国相比,美国新国务卿克里更关注中东事务,而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替换洪博培,也被认为有助于改善美中关系。中国方面,习近平公开批评朝鲜的表态也让西方感到鼓舞。

“这次会晤存在许多积极的潜力,但也有不少风险。双方领导人都需要仔细聆听对方的观点,以寻找共同的合作平台。”包道格说,“尽管一次元首会晤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在此次会晤中有机会开启缓和亚太紧张局势的进程,这将是一个强有力的开端。”英国每日电讯报则刊发文章称,此次“习奥会”将很有可能为未来数十年奠定共同繁荣的基础。无论是习近平还是奥巴马,都在试图用这个方式向外界释放信号,中美两国领导人正在成为可以一起享受安纳伯格庄园阳光的朋友。 习近平时政外交定调习奥会未来中美关系十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