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吉亚:新总理与平衡外交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10月8日,伊万尼什维利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正式公布了新一届内阁候选人名单 )
这是格鲁吉亚自2003年“玫瑰革命”以来受关注度最高的一次议会选举,也是2013年总统大选的预演。2010年出台的格鲁吉亚宪法修正案不仅大幅削弱了总统权力以支持总理和议会,还赋予了此次的胜选议会在明年新总统上任后组建新政府的权力。“萨卡什维利和其政党失败后,格鲁吉亚的政治力量已倾斜到了反对党一边。”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丛鹏告诉本刊,“这也是一种民意反映。将来许多事都要在议会通过,萨卡什维利要阻拦也很困难。‘格鲁吉亚梦想’在选举中已占了大头,这种情况下,明年总统选举若无特殊原因,可能会跟议会选举结果差不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林肯·米切尔评论说:“我感觉萨卡什维利将不再是格鲁吉亚政坛的主要力量。”
现任总统萨卡什维利已执政8年,他组建的政党“统一民族运动”曾在2008年议会选举中的150个席位中赢得了119个,支持率很高。“但这个政党多年来并没做出多大成就。”林肯·米切尔说,“除了盖了一堆闪亮的新建筑外,格鲁吉亚通货膨胀严重、失业率高,经济状况十分糟糕。专治、对反对党监视严密也是失利原因之一。”丛鹏指出:“‘玫瑰革命’后,经济状况有所回升但不明显。目前,格鲁吉亚的GDP约为80亿美元,人均大概每年1800美元。这在外高加索三个加盟共和国中是比较低的。”
外交上,萨卡什维利政府主打“亲西方”路线。除了力争加入欧盟和北约外,同美国关系也十分紧密。格鲁吉亚东临里海石油带,是最靠近俄罗斯的外高加索国家,又与车臣共和国相邻,其地理位置使美国和俄罗斯对它十分关注。但俄格两国自苏联解体以来,由于反恐、驻军、历史和民族等诸多问题一直摩擦不断。2008年双方矛盾因俄与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加强合作而再度激化,外交往来一度中断。而美国自格鲁吉亚独立后便进入了外高加索地区,“9·11”后更是深入其国内,不但在提供军事力量援助的同时介入俄格矛盾,还成为对格鲁吉亚经济援助额最高的国家。日益紧密的格美关系使俄罗斯感到其高加索地区利益受到了威胁。“格鲁吉亚梦想”胜选后,俄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俄罗斯希望与格鲁吉亚的双边关系正常化。他还指出:“外交关系出现‘裂痕’的主导者并非我们,而是萨卡什维利先生。”
“萨卡什维利不能平衡各种竞争利益是其落败的最主要原因。”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丹尼斯·邓恩告诉本刊。丛鹏指出:“2008年俄格战争以后格鲁吉亚实际很被动,俄罗斯毕竟是它对外贸易上的最大伙伴,占它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5%~16%。和俄罗斯关系闹僵也阻碍了它国内的经济发展,而且很多在俄打工的格鲁吉亚人也会受到影响。一个政府内外政策都不成功,我想这就是它失败的原因。”
伊万尼什维利是在俄罗斯发家致富的。选举后,萨卡什维利警告说“格鲁吉亚梦想”会使国家与西方世界疏远并回到俄罗斯的影响之下,可伊万尼什维利承诺要加快格鲁吉亚民主化制度发展以融入北约,并称将在美国大选结束后立即访美。丹尼斯·邓恩说:“他会延续萨卡什维利与西方的紧密联系,但不同的是,新政权会以更平衡的方式对待俄罗斯,将其放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巩固主权与国土安全的考量中。”丛鹏指出:“伊万尼什维利认为前政权在外交方面是失败的,他能认识到俄罗斯的重要性,所以更加面面俱到。格鲁吉亚的地理位置虽然关键,但从2008年俄格冲突的经验看,美国和北约在关键时刻并不会直接采取强硬干预。我想伊万尼什维利若在明年当选总统,他很可能采取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做法,推行多元化的平衡外交,与西方和俄罗斯同时发展关系。”(文 / 邹珊) 俄罗斯总理俄格战争萨卡什维利外交时政外交格鲁吉亚平衡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