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狼踪:极端事件的村庄困惑

作者:丘濂

(文 / 丘濂)

枣庄狼踪:极端事件的村庄困惑0( 狼伤人事件发生后,柴胡店镇郭沟村小学更加注意学生们上下学路上的安全 )

狼,捕狼

事发现场是南辛村一片绿油油的麦地,现在还有死者留下的两个红色套袖。那是3月19日晌午时分,62岁的刘美云去到麦地里挖荠菜,当地人常用这种野菜包馄饨。她被那只狼扑倒并撕咬的时候,一位姓郭的农民正好看见,他离刘美云也就十几米的距离。他见自己的吼叫还有石头没有把它吓走,便跑去找人。“姓郭的是个结巴,我大概明白有只狗把人给咬了,就和他一起过去,顺便叫上了旁边的村民衡思斌,他正在杨树林里修剪枝杈。”当时也在地里干活的妇女孙思莲告诉本刊记者。

他们赶过去时,刘美云已经血肉模糊。在刘美云南边的是一排围住果园的篱笆,三个人都很害怕,站在篱笆后面不停地扔石块,也拿起锄头恐吓。好一会儿那只动物才向西北方向逃去。衡思斌向本刊记者回忆,自己拨打“110”是在中午12点35分左右。“这样大体积且不怕人的动物不能是狗,应该是狼。”

其实在那天上午,这只狼已经袭击了两名男孩。在离南辛村3公里左右的郭沟村,一位小学生在上学的路上首先遭遇了狼。一名路过的村妇抓着扁担挑子把狼赶跑了,但男孩已经被咬伤了脖子、耳朵和大腿。大约10点多钟,狼在处于平原地区的南辛村出现。一个两岁的男孩由姥爷拉着手走在村道上要去别家串门,结果被路边沟里蹿出的狼咬到了臀部。孩子的姥爷给本刊记者看了下伤口,两个牙印之间大概七八厘米长,但不深,幸好孩子当时穿着棉裤。

一般的野生动物伤人事件,应该出警的是滕州市的森林公安。森林公安局的张局长向本刊记者介绍,森林公安只有5人,不能胜任一个大范围内的搜索任务。负责总指挥的市公安局副局长孙玉国告诉本刊记者,考虑到村庄地形比较复杂,狼所在的位置又不确定,所以派去了由刑警、治安、防暴、巡警还有镇派出所民警组成的100多人的警力。“并且从来也没有对付狼的经验,不知道什么武器好用,大家都配置了不同的枪支,还有棍棒。为了防止狼再度伤人,我下的命令是看到之后就击毙。”

枣庄狼踪:极端事件的村庄困惑1( 郭沟村妇女杨传荣看到有孩子被狼袭击后,用扁担将它赶走 )

衡思斌回忆,大概下午两点多钟,村民和警察在袭击发生地向北一些的地里,重新看到了那只狼。“它蹲在玉米秸堆成的垛子上面,估计是想回来继续吃掉刚才的猎物。”警方的计划是从东、北、南三个方向向西轰赶那只狼,把它逼到西面的十字河边。“结果根本没想到它还会游水。”防暴大队的队长阮杰在狼游过岸后的一条小支流旁又发现了它。“它的眼睛很有光。”阮杰带的武器是散弹枪,打出去后形成一片圆形的铅弹。“我连开了三枪,因为隔着小河和一片篱笆,打过去杀伤力就小多了。打完之后它还继续跑。后来才知道有一枪打中了它的左前腿。”

顺着狼一路留下的血迹,警方继续向北追去。足足跑了20多公里,狼已经穿过柴胡店镇进入关桥镇的地界,跑到了镇上八一煤矿生活区一处邮局的后院。治安大队副队长李胜利和刑警大队队长孙茂斌在路上借了老乡的摩托车,走在整个队伍的最前端。“院子进去十几米就有车库大门挡着,没有路了。孙大队去关院子的铁栅栏门,其中一扇是呈90度,好关;另外一扇是在180度的位置,推到一半时那只狼就朝孙大队扑过去。孙大队拿的是54手枪,连开两枪。我拿的是79微型冲锋枪,先开了一枪。见那狼离我只有5米左右了,我马上将枪调到连发位置。最后检查,一共打了12发子弹。狼的身上中了5枪,致命的伤在颈部。”整个将狼击毙的过程其实只有10秒不到。院子里办公楼上的人都还没反应过来出来观看。

枣庄狼踪:极端事件的村庄困惑2( 被击毙的狼体重达到117斤,在野生灰狼中非常少见 )

野狼的生存空间

此次事件之前,枣庄市境内在3月14日就发生了疑似狼的动物将人咬死和咬伤的事件。在3月20日,也就是狼被击毙的第二天,紧临银庄村的沟湾村,一位村中石子厂的厂长报警,称看到了一只疑似狼的动物。3月23日中午,在滕州市南沙河镇北池村东和高庄村相交界的高速公路旁,有村民报警说见到狼。镇派出所民警持盾牌逼近,最终将其捕获。枣庄市动物园派出一位饲养员确认为是母狼后,送往滕州市内动物园。

枣庄狼踪:极端事件的村庄困惑3( 在北庄镇毛宅村,上初一的哥哥怎么也无法相信7岁的弟弟在上学路上被狼咬死 )

3月19日被击毙的动物确认是狼无疑,但这只“母狼”却有人说其实是哈士奇狗。

这里出没的究竟是不是狼,以及还有多少狼,是疑问。

枣庄狼踪:极端事件的村庄困惑4( 62岁的刘美云就是在这片麦地里被狼扑倒后撕咬致死 )

那位饲养员介绍,当时判断是狼的依据主要来自于三个外貌特征:狼的耳朵是垂直竖立的,不像狗的耳朵通常耷拉着;狼的眼睛是倾斜的,狗的则是平的;狼的尾巴是垂下来的,狗的则经常上翘。对于“哈士奇”,非专业人士容易混淆的则是它类似狼嚎的叫声。曲阜师范大学副校长、以狼的习性为研究领域的张洪海教授告诉本刊记者,除了外观的区别外,狼和狗的性情也决然不同。把野狼一下放入笼子里,它永远不会屈服,整天都是绕着笼子走来走去,狗则逐渐变得温顺。“最准确的方式还是将血液或毛取样,将基因序列和实验室已有的标本序列来做比对。”

虽然其他几天出现的动物都因为逃脱没有得到最后的确定,但村民们将其判断是狼而不是狗的理由也符合专家的介绍。“狼袭击人时都咬的是靠近颈部的致命部位,而狗一般都咬人的腿;并且,村里的土狗都很小,因为大狗早就被狗贩子下药捕去卖狗肉了,这几次出现的动物体积都比较大。”村民这样说。他们描述,这几只狼和打死的狼也并不是一只。

被击毙的狼其褐色的毛中夹杂着黑色,而之前出现的伤人的狼则是灰白色的。狼被捕杀后,齐鲁师范大学生物系退休教授马金生亲自来到滕州测量尸体的大小和长度。他告诉本刊记者,狼一般在方圆30公里的范围内活动,像最初发现狼的毛宅村和击毙狼的南辛村之间的直线距离则在60公里左右。“现在又是繁殖期,母狼在窝里等待产仔,公狼外出觅食,它更不可能走得太远。所以枣庄境内绝对不可能只有一只狼。”

本刊记者到达了以上报告有疑似狼出没的村庄进行考察。根据村民反映的情况,毛宅村是唯一一个近50年来有狼活动的村庄。“那是1991年,一位妇女把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放在院子里,到旁边去喂鸡,转身发现孩子就被吃掉了,只剩下个小脚丫。”毛宅村书记孙华告诉本刊记者。余下的村庄,去问村子里那些70岁以上的老人,即使在他们年幼时,也不曾有狼的存在。在这些村庄中,毛宅的生态环境最好,村庄的样貌近些年都没有改变,既没有兴办工厂,村庄也没有向周边地带扩张。毛宅村地处山区,部分村民的住宅建在半山腰的位置,村庄南部是一个在当地小有名气的旅游景区——熊耳山大裂谷国家地质公园。

生态环境好转因而野生动物增多是枣庄市林业部门对这次一系列狼出没现象提供的解释。枣庄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张广普告诉本刊记者,枣庄市正在积极争取在4年之内建成国家森林城市。“根据森林城市的评价指标,枣庄市创建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为止,全市新增造林面积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以上。目前,全市林木覆盖面积是198.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9%。”

然而,环境改善就是这次狼出没的原因么?本刊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山上不乏野生动物比如野兔、野鸡的出现,但由于有餐馆收野味,村民仍然会去抓捕这样的野物,这就使得野生动物并不会有很大的增长幅度。生物学上有“十分之一定律”,说的是生物量从绿色植物向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按食物链的顺序在不同营养级上转移时,有稳定的数量级比例关系,通常后一级生物量只等于或者小于前一级生物量的1/10。因此,数十年都不见狼踪迹的村庄,不太可能一夜之间就有多狼的身影。

最关键的是,环境改善也并不意味着人类活动退出了野生动物活动的领地,这也是有“中国狼研究第一人”之称的东北林业大学教授高中信所疑惑的。今年75岁的他还记得自己童年时在哈尔滨郊区的农田里见到过狼,可是真正到自己做研究时,整个黑龙江省已经很难寻觅狼的踪影,他需要多次前往内蒙古草原来观察狼的习性,因为那里有牧民的羊群作为草原狼食物的来源。“‘春天是狼繁殖的季节,狼需要大量的食物。山上的野物不能满足它的需要,于是它下山进村寻找食物。’这种解释忽略的前提是,在这样一个人口稠密的省份,狼就很难存在。狼是惧怕人的,它的窝都在陡峭的悬崖上。”

本刊记者看到,像郭沟村和毛宅村,由于平原耕地的匮乏,到达半山腰的位置都已经被开垦种上果树。而像银庄村,村庄东南边是一片有20年历史的中联水泥厂。在和它相邻的沟湾村,不仅村子里有多处石子厂背靠荒山上的石灰岩资源来开山放炮获取石料,还有一条几公里长的传送带连接着沟湾村和银庄村,源源不断地将石料运给中联水泥厂使用。那些石子厂也都有六七年的历史。在这个人烟茂盛且不断传来机器噪音的地方有狼活动,的确出乎人的意料。

搜索近年来山东境内的狼讯,还不少见。在2002年,即有平邑县农民曾经发现过一窝狼崽;2007、2010年都有发现并被专家确认有狼出没。相对集中的是今年出现羊被狼咬死事件,这令人奇怪。张洪海告诉本刊记者,山东省的路网发达,对于动物来说,没有专门的动物通道,高速路将不同地区隔离成岛屿,狼群也很难迁徙,所以在枣庄境内出现的狼也不大可能来自有高速路阻隔的其他地区。

家狼的活动可能

经过马金生的测量,被击毙的狼长1.5米,尾长38厘米,肩高80厘米,耳长11厘米,牙齿2厘米多,口脸12厘米。它的体重则达到117斤。“从狼的袭击过程来看,它专拣老人和儿童为攻击对象,并且对准的都基本是脖颈处的致命位置,这像一只有经验的野狼所为。但和野狼相矛盾的事实是,这只狼的体积特别大,体重特别沉,即使去掉它当天食掉的肉不算,体重也超过了100斤。资料记载,这种灰狼的体重也就是五六十斤,如果人工喂养,它不缺食物来源,有可能达到这样的体重。”

民间有传言这只狼来自临沂的养狼厂,而传言的基础则有可能是3月25日,在临沂市蒙阴县北部山区的岱崮镇良家场村曾经出现过狼咬死、咬伤羊的事件。事发后不久跟随当地派出所民警巡山的媒体记者告诉本刊,在山上发现的兽类脚印和遗留在村子里的脚印一样,并且还有白色的粪便,里面夹杂着细小的骨头,是典型的狼粪。一位市民向这家媒体反映,在市区鲁南花卉市场中曾见到有人养狼,据说是为了与狗繁殖。经过调查,这位记者证实了一年前,市场内原来确实有饲养的狼,是一位姓孔的老板几经周折花4000余元买来的,准备与狗繁殖。“那只狼和前几天滕州警方打死的基本一样,毛色、外形都非常像,但是体重差别很大。”一位知情者说,“市场内那只狼也就有四五十斤重,不过饲养大半年一直没有繁育成功,后来那名老板离开了市场,也不知道是如何处理那只狼的。”

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都会有狼,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园子有传来动物走失的消息。个人养狼只有两种用途,出于观赏、娱乐等个人喜好,或是繁殖育种的目的。狼犬杂交的产物并不是通常说的狼狗,狼狗是狗的一种,比如像德国牧羊犬和黑背。狼是狗的祖先,两者杂交是一种回交的行为,是已经远离祖先了的物种又和祖先物种重新交配产生后代。除科研机构以及动物园外,在国内唯一一家正规的属于私人的进行狼犬杂交实验项目的基地在哈尔滨野狼湖旅游休闲公园。园子的董事长叫李军,是个爱狼的人,他一共养了40多只狼。2008年开始,李军开始和黑龙江省公安厅警犬基地调研员顾奎山合作,尝试通过狼和犬的交配实验来改善警犬的基因。高中信教授向本刊记者解释这种实验的难度:“最好是在狼和犬很小的时候,就将它们的笼子并在一起,等到双方熟悉彼此的气味后再合并到一个笼子来养。狼犬(公狼和母狗)杂交困难较大,犬狼杂交则成功概率较大。李军的实验在2009年2月获得了成功。

李军告诉本刊记者,他初步判断3月19日击毙的狼应为家养,理由是那只狼的体型以及毛色。同马金生一样,李军也认为它的重量非常少见。“狼在野外平均三天吃到一顿饱饭就很不容易了。另外,狼的肠胃消化得特别快,加上长时间在外奔跑,会比较瘦。在春季繁殖期,母狼处于怀孕状态或者刚生完小狼,公狼在外觅食时会尽量多吃,回去将处于半消化状态的食物吐出来分给母狼和小狼。在这个时候捕捉到的公狼的体重较沉,但多数也在100斤之内。从毛色来看,它和一般野狼所具有的那种保护色还有差异。”

面对损失

3月19日,在那只狼咬伤两名儿童并且咬死一名村妇的情况下,枪杀是否是唯一的解决方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态学博士曾岩向本刊记者解释,很多人认为只要有麻醉枪就能减少不必要的射杀,但其实它常常难以有效地“保定”动物。“首先,相对于猎枪,麻醉枪最大射程很有限,通常在30到130米,这就需要围捕人员在不惊扰动物的前提下尽可能接近动物。麻醉枪的射击还要寻找合适的时机和角度,要像给人肌肉注射一样击中动物臀部或四肢上部,而转到动物身侧不被它们发现实在很难。另外,麻醉药剂量的设定必须准确。麻醉剂量要以动物体重为参数,过量了动物会死亡,打少了动物久久不会迷糊,有时甚至会受惊攻击。”李胜利也告诉本刊记者,滕州市公安局或林业局也没有配备麻醉枪。“在山东省林业厅那里有4把麻醉枪。”另外一种网枪的使用则要在更严苛的条件下进行。李胜利说,如果风大,网打出去还会飘回来,而且狼在快速移动中,网很可能只是罩住它一部分身体,狼还是会逃脱。

“动物园是起到一个异地保护和科普宣教的作用,它并不是一个在野生动物伤人之后通过限制它活动来避免它再次伤人的场所,它有自己的展示目的和计划。类似野生动物救助站也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动物,因为它救助的目的是再次将动物放归山野。还有一种方式是将它暂时活捉后放归到离人类更远的深山老林中去,这在山东省这样人口稠密的地方又不可能实现,而且一旦动物袭击人成功之后,它知道这种对象比较容易进攻,难保不再回来。这时,击毙动物并无不妥。”曾岩这样说。

如果不是出于自卫的急迫需要,在发生人兽冲突之后应该仔细查明冲突的原因,再来采取下一步行动。在毛宅村,那位失去男孩的父亲感叹的也是,他后来得知,村庄前一天还发生过羊被咬死的事件,但并没有引起村民的警觉,让村里加强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中科院动物所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研究员解焱告诉本刊记者,有很多人兽矛盾其实是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引起的,通过调整就可以缓解,并不是非要伤害到野生动物。

国家林业局在吉林、西藏、陕西和云南四省有专门的财政拨款,作为人兽冲突生态补偿的资金。在那些人兽冲突频繁发生的地区,当地都有一套较为成熟的反应机制。但对于枣庄市,后续的处理以及未来对野兽伤人应该如何预防,都在发生这次的极端事件后,慢慢摸索着积累经验。由于没有国家财政的支持,在不同村庄,善后处理也都在不同阶段。在毛宅村,被咬男孩李波的父亲就告诉本刊记者,他收到了村民以及来自镇政府教育局的捐款有4万元左右。“但这些都不重要了。”他说。这位父亲只是翻来覆去看2月份开学那天送李波去上学前拍下的视频。他在北京打工,每年只在春节前回来,送孩子上学也仅在他春季开学的第一天。20年前的村子里发生的狼吃人事情,大家都觉得是自然现象,村民们惋惜一番把它当做谈资也就过去了。他只希望这次能够吸取教训,不要有孩子再受伤害。

(感谢实习记者王蕊对本文的帮助) 困惑村庄动物违法犯罪狼踪枣庄事件极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