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大选:他信卷土重来?
作者:徐菁菁( 6月29日,为泰党候选人英拉在泰国四色菊府做竞选演讲 )
这位44岁的女商人虽然气质亲民,但毫无任何从政经验。轰轰烈烈的选战声势很快击退了质疑。这张比47岁的现任泰国总理阿披实更为年轻新鲜的面孔在各种场合镇定自若,大出风头。“魅力十足、事业成功的年轻女人。”泰国《民族报》如是评价英拉的竞选形象。《经济学家》则感慨:她仿佛生来就在做这份工作。
良好的个人形象并不能充分解释英拉在大选中的强劲势头。所有人在审视这位新党魁的时,都不会忘记她背后的人物——泰国前总理他信。
英拉是他信一家9个兄弟姐妹中最年幼的一个。她被哥哥送往美国接受高等教育,年仅35岁时就出任西那瓦家族旗下的电信公司总裁,在该公司被转手给新加坡淡马锡集团后,她转为掌管家族另一大地产公司。尽管英拉涉政时间不长,但她在为泰党内已被视为他信的代理人,曾经出席过该党执委会会议。她也是家族爆出腐败丑闻之后,为数不多的尚被允许参与政治活动的成员。流亡在阿联酋的他信称,推选英拉成为党魁是为泰党成员共同决定的结果,但他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妹妹的推崇:“我像带自己的女儿一样将她带大。我们有同样的思维方式,同样的基因。”
“请给我一个证明我价值的机会,就像你们把信任给予我哥哥一样。”在成为候选人后,英拉曾这样说。在为选举宣传造势时,她不停地重复兄长的名字:“我总是听他信说,他无比想念他的人民。让远在迪拜的他听听(我们的声音)吧!”选民相应了她的号召。7月3日晚些时候,泰国选举委员会称,从已统计的92%选票看,为泰党将获得泰国国会下议院500个议席中的260个,民主党获得163席位。在选票只统计了50%的时候,阿披实便对媒体宣布败选:“结果很明显了,为泰党赢得了选举,民主党被击败了。我向泰国第一位女总理表示祝贺。”
以他信为后盾,英拉和为泰党的成功丝毫不令人感到意外。2001和2005年,他信曾两次以压倒性优势当选泰国总理,成为泰国实施选举政治以来获得连任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总理。2006年军事政变后,尽管他信流亡国外,政党也经法院裁决解散,但其阵营的支持率始终高居不下。
( 6月18日,在泰国曼谷,为泰党候选人英拉的支持者欢呼雀跃,等候英拉来此演讲 )
而硬币的另一面是,他信阵营和以阿披实领导的民主党为代表的反他信阵营之间的政治对抗日益激烈。去年2月,法庭下令没收他信财产,他信阵营领导的“红衫军”占据了曼谷的商业中心拉差巴颂路口并猛攻议会,致使泰国1/3国土进入紧急状态,并最终导致流血冲突。2010年3月至5月间的这场“红衫军”运动造成了92人死亡,成为泰国现代史上示威者与当局之间发生的伤亡最为惨重的冲突。而到目前为止,泰国总理阿披实所推行的和解路线图也几乎毫无进展。
对他信支持和反对鲜明地体现在泰国版图上。2001、2005、2006和2008年,泰国举行5次国会下议院选举。选情雷同的是:他信阵营占据北部和东北部地区“票仓”,民主党则牢牢把守南部和中部。“不单单是他信,泰国政党始终都和地区划分联系在一起。”德国海德堡大学泰国问题专家保罗·钱伯斯告诉本刊,“政治领袖花费大量金钱建立政党并将关注点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地区。很多时候,党魁来自哪个地区,哪个地区就是该党派的大本营。虽然他信的政党表现出了一些不同的特点,集中针对乡村平民,但事实上他出生在北部的事实也帮助了他在北部和东北地区获得成功。”
“他信阵营的为泰党此次在北部和东北地区的民调中就表现得十分出色。东北地区是泰国最为贫穷也是人口最多的地区。过去10年中,这里都是他信及其政治盟友的大本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洲学院副院长安德鲁·沃克指出。
尽管泰国年人均GDP已经达到2000美元以上,但地区发展严重失衡,阶层差距巨大。2006年,曼谷地区家庭平均月收为3.3万泰铢,而东北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分别只有1.18万泰铢和1.31万泰铢。泰国月平均收入最高的10个府中,有9个分布在曼谷及其周边的中部地区,收入最低的10个府全部在北部和东北。而这两个地区人口却占了全国人口的73%。
在整个上世纪90年代,泰国政坛处于多党并存的局面,联合政府内阁频繁重组。1997年,联合政府在金融危机期间应对行动迟缓,催生了颁布的泰国第16部宪法。这部宪法对政党、国会制度进行部分调整与修改,鼓励大型政党的发展。政治嗅觉敏锐的他信在这一背景下找到了机会。“他信改变了泰国政党的运作方式。作为一个商人,他善于使用商业方法找到政治‘市场’所在。他将上商业战略同从美国的政治运动中吸取经验结合起来打造了自己的竞选平台。”美国北卡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饶伟讯(Kevin Hewison)指出,“他信雇用了一些生气勃勃、相对年轻,与草根阶层相关的顾问打造针对地区关切的政策和扶贫政策。从来没有一届政府这样做过。”
在就任后,他信履行了自己的竞选承诺。政府实行了百万铢乡村基金计划,为全国7万多个村庄每个村庄提供100万泰铢的资金,以信贷方式为农民提供周转资金;允许全国230万农村债务人延迟3年偿还债务,并免除3年利息;同时还推广了“30铢治百病计划”。
他信并不是完全的平民主义者。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巴素·蓬拜集指出,他信政府和其他历届政府的区别之一就是它的领导者是全国最富有的商人,他同时也受到许多大商业家族的支持。1997年经济危机改变了泰国大财团居于政治幕后的习惯。他信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泰国盘谷银行董事长陈有汉曾表示,他支持他信成为总理,就是因为他懂商业。“他是一个充满热情的新自由主义者,他推动百万基础设施重组计划,积极推进自由市场,打算把国有企业私有化。这些措施都赢得了那些与全球贸易、资本投资等密切相关的曼谷商业精英的支持。”饶伟讯指出。
他信阵营的政策为广大泰国乡村贫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为自己延续至今的高支持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受到大财团的热烈支持,但它却急剧地分化了本已经裂痕严重的泰国社会。
泰国政府财政自1997年以来连年高额赤字,他信政府的“草根经济计划”是在财政严重吃紧的困境下进行的。政府对于农村地区的大幅财政倾斜严重影响到城市福利的预算拨款。政府推行“30铢治百病”计划使贫困农民仅凭一张贫困证明书和相当于人民币6元钱的现金,便可以到国立医院治疗所有类型的疾病,这导致一些医院不得不因为超支退出该计划。在他信执政期间,泰国国有企业爆发多次大规模示威活动,国有企业人员和一些知识分子认为,泰国除自来水、电力机构、军工企业和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仍为国有外,绝大部分均已实行民营化,这些行业关系国计民生,不应走私有化模式。
他信家族事业的发展也受到非议。一些学者注意到,在2003年,他信家族旗下5家企业的股票在一段时间内翻了三番,而同期的市场增长只有117%。2006年1月。他信家族出售泰国最大的通信企业“西那瓦集团”的49.6%股份给新加坡国营企业,交易值高达19亿美元,但是却未缴纳1分税金,这更引爆了中产阶级对他信的猜忌。
“一些城市中产阶级被这样的论调吸引:他信通过压榨中产阶级实现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他们辩称,那些真正富有的人并不缴税,正像他信出售自己的公司给新加坡企业却未交分毫税金一样。同样的,穷人也不缴税,只有中产阶级在缴税。因此他们说,中产阶级的税金在帮助腐败的掌权政治家通过政策吸引穷困的选民,最终让他信和他的朋友变得越来越富有。更糟的是,通过从无知贫困的大众手中买选票,这些政治家还会一直在位。”饶伟讯告诉本刊,“曼谷的一批中产阶级是他信的激烈反对者,同时也是‘有条件的民主人士’。他们在1973和1992年两次起义反对军政府,又在1957、1991和2006年三次支持军事政变。他信阵营困扰他们的主要问题一是不稳定,这影响了小商业的运行和雇佣行为;二是征税,他们担心他们是唯一的纳税者。”
在2005年选举中,他信和他的党派凭借平民阶层的支持大获全胜,获得3/4的议席,成功实现泰国政府的首度“一党执政”。2005年选举后,泰国全部在野党根本无法达到提出对总理不信任案的40%议席的要求,甚至连内阁部长不信任案所需的20%议席也难以企及。众多小党派感到难以形成对他信阵营的牵制与制衡,无法实现政治诉求,不少人对他信的独揽大权表示担心。针对一些对经济政策的批评,他信回应说:“你们中的一些人从不知道如何做生意,怎么有权力指手画脚?”针对政府独裁的批评,他也毫不示弱:“我对民主理论有非常不错的认识,任何比我知道得少的人都请闭嘴。”多次在公开场合,他信将对他自己和政府的攻击描绘成对国家的攻击。他回应反对派要求监察政府政策的要求:“对国家利益无益。”这些都激发了泰国传统政治精英和知识界对他信执政的不满。
更重要的是,在执政5年后,他信政府和军方的矛盾也日益尖锐。从1932年军人集团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君主立宪制以来,军队一直是泰国政治舞台主角,直到1992年“五月流血事件”后,军人集团被迫退出政治舞台。但军队始终保持相对封闭独立的体系,在人事和财务方面具有较高的自主权,并认为“只要是国家的政治制度未实现完全的民主,陆军就应该成为民主的建设者,而不只是一个守卫者”。他信上台后开始试图逐步推动军队国有化,军费比例连年下降。他的人事任免受到质疑,其堂兄两年内连升数级,从地方军区普通少将升为陆军司令。除此之外,他还将军官预备学校第十期的百余名同窗插入军方要害部门担任中、高层要职。最终,在2006年9月,军方附和了曼谷中产阶级、传统政治精英们的要求,走上前台发动政变。
那么,在数年的激烈对抗之后,英拉和为泰党的胜利会不会将支持民主党的“黄衫军”再度带上街头,再次引发军事政变,使泰国政局进入新一轮的怪圈?“他信的为泰党获得选举的胜利可能让我们再次看到中产阶层和政治精英的集结。紧张的时刻将随之而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学者尼古拉斯·法雷利告诉本刊,“泰国皇室和军队依然担心他信的分裂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多方就不存在达成妥协的可能。”
军方的态度尤其引人注目。泰国陆军总司令巴育上将选举不久前发表讲话,敦促民众选择“好人”,以保护国家和国王普密蓬的安全。“巴育的态度依然是模糊的。他的立场取决于为泰党政府将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特别是他们将如何处理‘他信问题’。”德国东南亚杰出公共政策和政府治理研究中心学者迈克尔·尼尔森告诉本刊,“在许多方面,今天的状况都类似于2007年选举,而英拉正采取一切办法平息事态。在短期内,他信依然会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关于2010年冲突调查依然充满争议。如果英拉在这些问题上穷追不舍,她可能触犯军方的禁忌。”
他信阵营在投票当天已经开始紧急“灭火”。他信3日在阿联酋迪拜接受泰国媒体电话采访时承诺,不会以“戴罪之身”返回泰国,政府不会为他一个人出台赦免法律。当天晚些时候,在总理阿披实宣布败选后,英拉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对阿披实表达感谢:“我想感谢阿披实和其他参与大选的党派,感谢他们让这次大选变得有秩序和有建设性。”对于自己与他信的兄妹关系引发的质疑,英拉强调,有关他哥哥的问题,相关政策和法律都没有改变,一个独立调查委员会将调查此事,她不会介入其中。
“为泰党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军方别无选择,必须接受合法的新政府,否则将在声誉和地位上蒙受巨大的损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洲学院副院长沃克指出,“而为泰党在处理他信问题时也会相当谨慎,在和军方等重要的政治角色达成协议之前,他信不会回国。”■
(文 / 徐菁菁) 卷土重来大选他信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