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杀手应用:谁是宏碁的宿敌
作者:尚进“个人电脑时代彻底开始步入过去时了。”数据分析机构Gartner公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8425万台的全球个人电脑市场出货量,比2010年同期下降1.1%之后,Gartner首席分析师米卡科(Mikako Kitagawa)如此表达自己的忧虑。对应则是惠普新任首席执行官利奥·阿普特克(Leo Aptheker)提出的电脑市场分离论,即便惠普以17.6%的市场份额领先于第二名宏碁的12.2%。而在利奥·阿普特克看来,苹果iPad为首的平板设备,并没有动摇个人电脑的根基,但是却严重分离了两年前流行的上网本市场。要知道宏碁正是借助华硕开启的上网本机遇,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超越了联想和戴尔。同时地缘经济因素,也在成为重新划分个人电脑商业势力的重要因素。联想之所以能在整体1.1%的负增长环境下,取得16.6%的增长率,很大程度上在于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和印度的个人电脑出货量分别增长了4.2%和7.1%,而惠普和戴尔的北美市场,以及宏碁控制的欧洲市场,均受困于经济因素的消费动力疲软。
那么Android平板电脑会成为个人电脑制造商走出下跌的集体武器吗?调研公司尼尔森在苹果iPad2上市后做了一份涉及1.2万名消费者的细致调查。统计显示,美国市场只有5%的人拥有一台平板电脑,而TNT Research的类似调查数据指出,英国只有1.7%的普及率。也正是大量几乎空白的平板电脑机会,让摩托罗拉和三星这些手机巨头,迫不及待地赶在个人电脑巨头之前涉足Android平板。与其说苹果一直在压制传统个人电脑市场的影响力,不如说通讯界的手机巨头们,更近似个人电脑产业的新宿敌。
在个人电脑市场份额前5强中,惠普一直押宝在重振收购自Palm的WebOS平台,对应的Veer手机和Touchpad平板电脑上市时间一拖再拖,无疑错过了与苹果iPad对垒的机遇,更被Android平板电脑甩在了身后。联想和东芝则都只是在试探性地向Android靠拢,而戴尔和宏碁则对平板前途采取分散风险的机会主义布局,并没有只是固守Android,更多期望未来平板电脑市场形成类似智能手机市场的多元格局。也正是因为对平板电脑和后PC环境下的前途分歧,宏碁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蒋凡可·兰奇在3月底突然辞职,彻底暂停了宏碁曾经引以为豪的欧洲高官全球化机制,就像两年前联想集团首席执行官阿梅里奥的离职一样。如何不被戴尔在传统个人电脑市场超越,并且抑制包括HTC和三星在内的智能手机巨头控制平板电脑的机遇?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宏碁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艾仁思(Oliver Ahrens)。
三联生活周刊:两周前,Google的I/O 2011大会上列出了全球11家战略合作伙伴,强调他们将承诺为新Android设备提供最少18个月的最新版系统升级服务。其中没有一个是传统PC厂商,当然宏碁并未在列,你们同Google之间的关系如何?
艾仁思:Google在I/O大会上提出的18个月承诺,你可以注意,其中更多的是跟美国本地的电信运营商合作,并不代表不在列就被排除于优先合作关系之外。Acer除了平板和智能手机上的Android系统,也在同Google合作开发Chrome OS电脑,在欧洲市场只有Acer和三星是Chrome OS的第一批优先合作者。Google以前认为那些熟悉Android的智能手机厂商,会在平板电脑上有独特创造力和竞争力,所以摩托罗拉和三星最早发布了平板电脑,从实际早期市场反馈看,Google的判断有误差,平板电脑需求依旧处于雏形阶段,个人电脑制造商阵营的潜力正在等待释放。
三联生活周刊:尽管宏碁在全球市场份额依旧保持第二的位置,但是个人电脑的长期增长空间明显在下降。尤其在中国市场,宏碁一直没有达到自己在全球的地位,你们未来更侧重提高个人电脑的份额增长,还是强调平板电脑等新信息设备的生存空间?
艾仁思:全球个人电脑市场增长确实在减速,但是并不能归咎于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替代了传统的个人电脑,美国和欧洲经济疲软是很大要素。宏碁内部最近做了调整,把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合并成立了独立的业务部,我们肯定不会错过信息工具的任何演化过程。但是面对平板和智能手机的热潮,我们还是需要保持一丝冷静,iPad开创的平板电脑确实引导了信息工具的趋势,但是要注意到用户的自我信息创造,依旧要依赖个人电脑。不管是文字输入还是图形处理,平板方式还不能成为高效率的信息创造工具,而更多承担信息消费平台的角色,更多是满足便携性的娱乐需求。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都还没有形成自己稳定的技术生命周期循环,就像个人电脑目前每两年循环一次的更新周期那样。
三联生活周刊:惠普在闭门搞自己的WebOS,戴尔在Google的Android和微软WP7间游离,联想则是利用Android改良自己的系统,似乎个人电脑制造巨头们还未形成对移动操作系统的一致态度,宏碁怎么盘算?
艾仁思:宏碁除了已经尝试的Android系统,还跟英特尔一起尝试Meego系统,很快还会采用微软的WP7。个人电脑作为信息创造的源头,必须对应更多种类的移动互联网信息终端,云计算会逐步填平不同移动操作系统间的隔阂。
三联生活周刊:上个月宏碁集团的CEO兼总裁蒋凡可·兰奇突然辞职,让我们看到了宏碁内部对于后PC商业战略的分歧,同时也看到了欧洲人作为亚洲公司领导者的局限,就像联想前CEO阿梅里奥的处境一样,你认为这会为亚洲公司的全球化带来什么影响?
艾仁思:我1991年就进入了宏碁欧洲分公司,亲身经历了亚洲公司的全球化过程,我并不觉得存在什么文化管理差异,更多的是对信息工业进程变化的不同理解。宏碁正在全力扩充研发团队,以应对信息技术的移动化浪潮,我们针对智能手机会再扩充400~600人的工程师团队,软件将变得更为重要。
三联生活周刊:你提到宏碁会更重视软件,而不是以往单纯的硬件制造商角色,那么,宏碁会不会涉足应用层面,要知道HTC股东已经投资了LBS应用,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更在乎应用,并且往往根据应用界面操作亲和力来作为选择硬件的附加标准。
艾仁思:宏碁的强项在于全球制造供应链和渠道服务体系,对于一个全球的第二位个人电脑制造商,在全球采取本地化的应用策略并不现实。宏碁在后PC时代的自我定义,更像宜家和大众汽车,一切战略都是优先满足最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而且我认为,移动互联网应用环境需要真实的开放,诺基亚的Ovi被废弃了,黑莓也行将就木,这证明了封闭策略的不可取。移动互联网必须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多元商业生态链条,现在应用开发群体缺少新创意,更多的是在抄袭,我在静待新一轮杀手应用的出现。■ 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惠普宏碁宏碁集团a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