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自己‘内在的模特’”
作者:何潇在小说家的笔下,托里·伯奇(Tory Burch)的人生可以被描绘得流光溢彩,放进某个以美国上流社会为背景的畅销读物中。她有一个做投资人的富裕父亲,在过去,他与格蕾丝·凯利约会。而她母亲的魅力曾经让马龙·白兰度也拜倒。她的儿时在风光优美的“福吉谷”度过,那里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革命圣地”。长大后,她进入常春藤名校学习艺术,为《哈泼芭莎》、拉尔夫·劳伦(Ralph Lauren)、王薇薇(Vera Wang)和Loewe工作。她与著名的风险投资人结过婚,与传奇自行车手阿姆斯特朗谈过恋爱。30多岁时,她成立了自己的品牌,短短几年,她将自己的设计卖到世界各地,并且拿到了包括CFDA在内的许多奖项,成为纽约当红的设计师。典型的“上城女孩成长史”,不正是如此吗?
“这就是揣测与现实之间的差别。”托里·伯奇对我说,“我不是什么典型的上城姑娘,我也喜欢下城。我在不错的家庭环境里长大,但也非常看重脚踏实地的价值。我总是马不停蹄地工作,这是我从父母那里学来的东西,我也希望能将这些东西传给我的孩子。有人问我是社交家还是设计师,我总是说我是设计师。我对喜爱社交的人没有贬损的意思,很多人喜欢社交,但我更喜欢设计。”
我在香港四季酒店咖啡厅见到这名当红的美国设计师。她穿了一件柔软的开衫,没有化妆,装束平易。她有一头金发,尽管今年已经45岁,依然十分明丽。“我小时候不是什么时髦姑娘,甚至不是什么典型的美国姑娘,应该说是典型的美国‘假小子’。喜欢运动,老跑来跑去,像个男孩儿。那时候我拿爱马仕丝巾搭配T恤衫,我的家人都笑我,但在当时,我觉得自己很有风格。”托里·伯奇笑着说。
她喝了一口咖啡,继续谈论家庭和快乐的童年时光:她的家里总是很热闹,家人待人良善,也以这种方式教导子女。“父母告诉我要跟不同的人相处。”她还有一个从阿根廷收养的弟弟,“是个非常棒的人”。这是将近下午15点的时候,因为工作忙碌,她的“午餐”刚被送上来。“时间是最大的奢侈。”托里·伯奇对我说。
2004年,托里·伯奇成立了自己的品牌,并且迅速为人所知。就像《时代》周刊形容的那样,“仿佛一夜之间,她从一个全职妈妈,变成了一个在‘品牌快车道’上的女人。她避开了传统的缓慢增长路线,而采取了一种全线覆盖的策略,从服装到配饰,甚至是蜡烛”。她的快速,因为名人的青睐:奥普拉·温弗瑞在脱口秀里称“这将是下一个大品牌”。这些赞美最终都“变为了销量”。她的快速成长,也因为她有美国式的简单与实用,更重要的是,在设计上,她有上东区的趣味,在价格上,却是“可以亲近的时髦”。
( 托里·伯奇品牌单品 )
像所有那些来自美国东部传统好家庭的姑娘们一样,托里·伯奇有那么一些怀旧与保守,有那么一些杰奎琳式的“上流社会气”,还有那么一点“60年代”。她的设计色彩明丽,令人想起那个活力四射的年代。《纽约时报》给托里·伯奇的评语是:“所有一切都在唤起六七十年代乡村俱乐部的回忆。”Style.com的措辞则更像是在评论新兴的时髦中产风:“就像上东区的学院派到了棕榈滩。”
“我喜欢六七十年代,也喜欢40年代,从历史中学习,然后结合到现代里来。”托里·伯奇对我说。在见她之前,我去了托里·伯奇的店。店铺被装饰得色彩缤纷:金色的双“T”Logo,紫色的丝绒椅子,柜子则是醒目的橙色——这也是托里·伯奇的标志性颜色。“橙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这是一种快乐的颜色,可以把你的情绪调动上来。”托里·伯奇说。
喜爱托里·伯奇的人会赞扬她对T恤所做的贡献。她将一件老式的长款T恤成功改造,变为时髦姑娘钟爱的物件,称之为“Tory Tunic”(托里·伯奇的长T恤)。在某一季的《绯闻女郎》中,布莱克·莱弗利穿了一件镶满金属片的托里·伯奇长T恤,以衣当裙,看起来“通身都像是拿金子做的”,性感可爱又迷人——这场戏让所有男人都爱上了布莱克·莱弗利,所有女人都爱上了“托里·伯奇长T恤”。
更令姑娘们喜爱的是,一双叫“Reva”的托里·伯奇平底鞋。这是一双柔软的芭蕾舞鞋,醒目之处是鞋头的圆形Logo,两个“T”字头对头地贴在一起,形似某种古老的花纹,是源自英国室内设计大师大卫·希克斯(David Hicks)的设计。“我很喜欢芭蕾,也想要舒适的鞋子。在Logo的处理上,我们做了重新设计。”托里·伯奇说。
在博客上,托里·伯奇贴出了另一个“Reva”,让大家认识了鞋子背后的人:黑白老照片上,有一个坐在游泳池边的年轻姑娘,她有修长的腿、灿烂的笑容,这种自然流露的大方与优雅曾经成功打动了马龙·白兰度与史蒂夫·麦克奎恩。“没错,这是我的母亲芮娃(Reva),她也是我见过的最有风范的人,也是我的灵感来源。我的母亲非常优雅——她毫不费力地就可以做到这一点。我的父母都有很好的个人风格。我有时觉得,他们更合适做设计师。我母亲总是打趣说,从来没想到过会因为一双鞋而出名!”
2008年,托里·伯奇击败马克·雅各布斯(Marc Jacobs)和米歇尔·科尔斯(Michael Kors)获得了当年的CFDA配饰大奖。对于一个非设计出身的人,拿到这个“时尚界的奥斯卡”,是一个很大的肯定。“拿到CFDA大奖的时刻是我最难忘的时刻,非常兴奋,出乎意料。感觉这是个很大的荣耀。”托里·伯奇说,“在服装设计里,艺术与商业是并肩的。设计的时候,我注意衣服的实穿性,在细节上也是如此。但从总体上,你还是会发现其中的艺术性。艺术与时尚不可分割。”■
( 托里·伯奇品牌模特宣传照 )
专访美国设计师托里·伯奇
三联生活周刊:你在过去学习的是艺术,转向服装设计,一开始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 托里·伯奇 )
托里:我原本没有太多设计的经验,成立公司之前,没专门做过设计。在此前,我做得更多偏向于商业的部分,我是在工作里学习。一开始确实是有些风险,我不知道人们对这些会有什么反应。但如果你真心想知道顾客需要什么,就会用心去做。有许多难忘的回忆,我们经历了愉快的事,也在错误中学到了不少。我记得第一个系列刚开始的时候,几乎吸引不到什么客人。但我很高兴与这么多有才华的人一起合作,创造出一个适宜的环境,让大家在里面工作得很愉快。
三联生活周刊:许多名人都喜欢你的设计:奥巴马夫人,奥普拉·温弗瑞,希拉里·斯旺克等,这也是Tory Burch迅速为人所知的原因之一。你怎么看待“名人效应”?
( 托里·伯奇时装周走秀 )
托里:“名人效应”非常重要,《绯闻女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有很多名人顾客,对此我很自豪,对销售也很有益处。女人总想知道名人在穿什么,全世界的女人都这样,美国尤其如此。我总是从强大的女性那里获得灵感,她们自信,敢于尝试,知道事情是不完美的,却也会去尝试。
三联生活周刊:就以上提及的女性而言,她们有一些共同特点,譬如独立。有些设计师会将自己当成是“内在的模特”,设计出一种符合自己的风格来,你也是这种情况么?
托里:我想是的。我总是设计一些与自己相符的东西,也希望在设计里放入更多的私人元素。女人总是希望尽可能地漂亮,我给他们提供选择,不是高高在上的美丽,而是一种“可接近的时髦”、“可接近的奢侈”。Tory Burch的女孩是一群热爱时尚的姑娘,但不被潮流所驱动。她们忙碌,却不受年龄限制。我感到非常幸运的是,她们中除了“绯闻女孩”这样的,还有其他人。
三联生活周刊:对于一个成立不过7年的品牌,短时间获得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 托里·伯奇太阳镜 )
托里:我想是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适当的时机、刻苦的工作、编辑们的帮助……过去的经历也给了我不少帮助。在拉尔夫·劳伦,我做得更多的是偏向于商业的部分——公关、市场、广告等等。但我觉得,学会“做品牌”,也像“做衣服”一样有意义。还有与王薇薇一起工作的时候,她是一个对时尚充满热情的人。与这些人在一起工作充满乐趣。
三联生活周刊:有人将你与黛安·冯丝汀宝(DVF)、唐纳·凯伦等设计师相比。
( 托里·伯奇品牌模特宣传照 )
托里:我被与她们比较,我想不是因为风格,而是因为我们都是女性设计师。我们的风格很不一样,但人们依然能从中发现一些相似点,譬如我们都是女性,都生活在纽约。纽约有很多种女性,就像人们说的,它是一个大熔炉。这些女人有一些共同点——爱时尚,也爱生活。
三联生活周刊:你怎么来看纽约女性与纽约风格?
托里:很难定义她们,种类太多了。只能说,纽约女人是多样的女性。我想这也是我爱她们的原因。香港女人跟纽约女人有一些相似,她们总在跑来跑去,每次见面,总有人刚从某处回来,也都很爱时尚。说到纽约风格,上城与下城也不一样。下城更有活力,上城则更精致。两种方式我都很欣赏,下城的女人有突破性,上城风格则更经典。我想在这中间打一个平衡,希望能往来于两者之间。
三联生活周刊:人们往往认为,作为服装设计师,他/她必须是一个“时装精”。你眼中的时尚是怎样的?
托里:其实不一定。我认识许多天才的服装设计师,他们对穿衣并不是那么在意,并不是那么“潮”。就我本人而言,我喜爱时尚,喜欢各种设计师和各种风格——是的,有些设计师永远都只穿黑色,我也喜欢黑色,但我更喜欢混搭。时尚是私人的风格,你可以在T台上学习一些东西,让他们为你服务。要有勇气去尝试一些东西,也要向年龄学习。到了一定年纪,不要穿得太年轻,优雅的女人懂得这些。“不老”是可能的,看你内心如何感觉。年龄不可避免,能优雅地老去、拥抱年龄的女人是美丽的。■
(文 / 何潇) 自己时装搭配模特时装内在托里·伯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