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对手有点像情敌”

作者:李三

“竞争对手有点像情敌”0“竞争对手有点像情敌,何时来很难预测,但我觉得肯定会来,这很自然。”在谈到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时,他的神态很淡定。

去年末,北京出台限购令,面对“市场是不是会变得很糟”的担心,他的态度是:先不急,相对于低端产品,限购反倒可能给中高档车更多的机会。

今年3月,日本大地震,面对全球生产链条重要环节的突然变故,他说:“我觉得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他就是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苏伟铭。这位有着丰富经验的营销高手凭什么能做到气定神闲?4月19日,在上海车展大众汽车展台前,苏伟铭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竞争对手有点像情敌”1三联生活周刊:你对今年第一季度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销售情况是否满意?

苏伟铭:去年一季度的汽车市场整体表现非常好,而今年一季度的很多销量已经比去年同期提早实现。总体看,一季度大众汽车市场表现是不错的,虽然增长不是很高,但是如果考虑今年一季度和去年四季度的平衡,已经非常不错。

三联生活周刊:北京市的政策到底对市场有多大影响?

苏伟铭:现在看,新政带来的效果跟我们的估计接近。还记得去年11月,接到电话说北京要实行交通治堵车辆限购政策,问市场是不是会变得非常糟糕?我说先别急,因为类似政策在上海、台湾以及香港都有,实行限购政策可能低端车受到的影响比较大,当购买选择受限制时,反倒可能给中高档车型创造更多机会。从北京目前的情况看,虽然整体市场和消费受到一定影响,但对于大众汽车集团的车型来说,像奥迪、大众品牌产品中,尤其是B级车、A+车型等,在市场中可能有更好的市场机会。

三联生活周刊:你对大众汽车在中国全年的表现有什么预期?

苏伟铭:今年,我们希望跟着市场的节奏走。就整体而言,去年乘用车销量是1100多万辆,今年估计会达到1200万~1500万辆。眼下才刚4月,我觉得现在预测言之过早。

从库存看,一汽-大众目前在整个市场中库存最低,基本就是半个月的库存,在这方面的客户满意度上,我觉得有待改进。上海大众稍微好一点,库存在一个月左右。斯柯达、奥迪、大众进口汽车的情况都稍好。

三联生活周刊:日本的海啸和地震对大众汽车有何影响?

苏伟铭:由于日本的海啸和地震,我们的产能如果是以零影响为基准,那肯定是有影响的。目前看,影响随着时间滚动逐渐显现,但我觉得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竞争对手有点像情敌”2三联生活周刊:大众电动车战略推进的情况如何?

苏伟铭:这是接下来几年最重要的事情,我们计划在2013到2014年把它量产出来。4月6日,在北京我们的电动车示范车队投入运行。这个主意是我给出的一个难题,在讨论时,我提出大众的高尔夫电动车一定要在天安门广场附近介绍给消费者,了解到和国家博物馆有合作的机会,我觉得这很好。

另外,我们的混合动力车型现在卖得也非常好,价格虽然高一点。我太太最近开一辆新途锐混合动力车,经常开,但油表指针一直不下来,尤其在市区速度比较低的时候,基本上是电动的。我想,一步一步来,希望2013~2014年,我们有更好的消息带给大家。

三联生活周刊:你是否注意到,现在大众汽车的竞争对手在针对大众汽车的技术开发产品?当新的挑战到来时,大众如何应对?

苏伟铭:竞争对手有点像情敌,它何时来很难预测,但我觉得它肯定会来,这很自然。从市场份额看,我们并不是一步跳到非常高的份额,而是一年一年地稳步积累。我觉得,中国市场已经比较成熟,所以在准备战略的时候,我们也比较务实。

这是一个竞争的旅程,我们大家都在走同一条道路,最重要的就是看谁走得更好。目前我们的销售目标是希望车卖得好,不只是因为大众的TSI和DSG技术好,我们希望下一步会做得更好。途锐DSG自动变速箱技术现在可以达到8挡自动变速,还有采用混合动力技术的车型,这些都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B级车市场现在竞争比较激烈,大众汽车下一步如何布局?

苏伟铭:大众汽车集团和品牌一向比较强的是A级车市场,大概有25%左右的市场份额,历年来我们都是在A级车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B级车方面,日系车型较强,像雅阁、凯美瑞等。现在我们的B级车中有全新帕萨特、迈腾的下一代,CC,再加上斯柯达昊锐、奥迪A4等,我估计大众汽车集团的市场份额能够达到25%。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竞争力就更强了。我们希望全新帕萨特和迈腾下一代的推出,能使大众汽车集团在B级车市场竞争中获得领先。

三联生活周刊:之前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宣布与合作伙伴建立合资自主品牌,这个计划有何进展?

苏伟铭:目前还在分析,我们必须要从整个市场来进行分析。比如,到底有没有这个细分市场,自主品牌如果做,做什么样的品牌,生产、设计及其网络环节到底如何,品牌能否盈利,经销商能否赚钱,供应商能否赚钱?一揽子问题要系统分析,然后才能最终决策。

三联生活周刊:记得大众汽车曾经提到研究中国市场7万元价位车型?

苏伟铭:7万元左右的车型和自主品牌一样,我觉得有可能,但是还在分析。首先我们要考虑的是会不会有自主品牌。如果有,从分析的角度,7万元左右的车型在分析范围内,今天我们没有打算去分析200万元的自主品牌。

三联生活周刊:你认为在中国市场,豪华车品牌的走向如何?

苏伟铭:豪华车品牌必须要坚持个性化的方向。我认为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豪华车消费者终将倾向于比较个性化的车型。就整个市场而言,中国的汽车环境还言之过早,中国市场非常大,但还没有走到那一步。

三联生活周刊: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有很多品牌,是否考虑过整合营销?

苏伟铭:大众汽车集团现在有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奥迪,有上海大众斯柯达,除了这4个外,还有很多其他品牌的产品。我们正规划成立大众集团进口车公司,对所有进口车型统一管理。以后我们会整体管理,但我们不会在一个展厅统一卖这些车,而是从批发的角度,零售肯定是分开的。

三联生活周刊:如果让你列出最重要的事情,你认为当下哪件事最重要?

苏伟铭:培训,培训,培训。大众汽车要卖二三百万辆,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把经销商培训好。我觉得就像打球一样,上高尔夫球场,拿起球来也可以打,但打好很难;街边篮球你打得很好,但一上阵就不行了。我觉得做生意也是一样,我们的工作就是要练好基本功。

三联生活周刊:除了扩大产能、提高销量这些目标,大众汽车集团还介绍了“大众自造”这样一个项目,希望达到什么目的?

苏伟铭:我们了解到,去年中国大概有4亿多人在上网,其中有65%左右的人对汽车有兴趣,而在4亿多人里有40%会自己创作内容。美国人口有3亿多,他们的渗透率是60%,总数比中国高,但只有20%的人喜欢沟通的平台,另外80%的人都“潜水”。■ 德国汽车苏伟铭大众汽车三联生活周刊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