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室》之谜

作者:曾焱

《画室》之谜0( 《画室》 )

荷兰17世纪绘画大师维米尔的名作《画室》,最终归属权重新被置于争议中。3月18日,奥地利纳粹劫掠艺术品赔偿委员会宣布,再次拒绝将《画室》归还给战前的原收藏者莫赞伯爵(Jaromir Czernin-Morzin)的后人,原因是当年这幅画是被有价购买出让而不是劫掠。

两年前这个时候,我正在从阿姆斯特丹转去代尔夫特的路上。这座小城是维米尔的家乡,仍有17世纪和18世纪的景物氛围,遗憾的是没有一幅维米尔的原作得以存留。在“维米尔之家”,陈列了几十幅维米尔画作的复制品,下面写着每幅画的去处——除了荷兰国家博物馆,原作多数都在美国、德国、奥地利等国的几家著名美术馆里。那些复制品里,其中一幅就是《画室》,当时陪同的荷兰朋友特别介绍了这幅画的复杂经历:“二战”期间被希特勒从一个奥地利人手中买走,成为他的私人收藏,“二战”后归于奥地利政府,一直陈列在维也纳的美术史博物馆里。

希特勒对艺术品的嗜好,在“二战”期间曾给欧洲的私人收藏带来一场灾难,以至于在半个多世纪以后,希特勒的“艺术遗产”在德国仍是一个颇为艰难的话题,敏感且令人不安。在1933到1945年间,纳粹以劫掠或“不合适的途径”从法国、意大利、荷兰、奥地利、匈牙利等欧洲国家的博物馆以及富有家庭,尤其是犹太人手中获得了数量惊人的艺术品,所有这些艺术珍品后来都被陆续运到奥地利林茨市附近的奥托塞盐矿中储藏了起来。仅就希特勒个人而言,他就因此而在10年里建立起一个私人图书馆和私人艺术馆,分别收藏了1200卷图书和4700多件珍贵绘画。

纳粹德国期间,希特勒规划在他的家乡林茨设计建造一座欧洲最大的“元首博物馆”,在收藏地位上要和巴黎卢浮宫和佛罗伦萨的乌菲齐画廊齐名。林茨本来只是一座小镇,因为希特勒的缘故,它在纳粹德国期间被赋予了一份巨大的文化野心。希特勒并不是只要建一座博物馆,他的愿望是把林茨变成像柏林、慕尼黑那样的欧洲文化中心。在他对林茨的城市设计里,除了这座博物馆,还包括像巴黎协和广场一样宽阔的中心广场、高大华丽的歌剧院以及巨大的剧场。

希特勒的私人收藏里面几乎都是古代大师的画作,而没有现代艺术品。各种版本的传记都写到过,对于音乐和绘画,希特勒都偏爱古典而“憎恶”现代艺术,视其为“道德堕落”,不能鼓舞他的第三帝国的人民。在20世纪早期曾对西方现代艺术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的德国表现主义、包豪斯风格和后表现主义等,在1933年后都被国家名义下的“视觉委员会”列入攻击和放逐名单,包括德国表现主义画家贝克曼、葛罗兹以及挪威表现主义画家蒙克、法国立体派画家毕加索、马蒂斯在内的一批艺术家及作品,全部不被允许在德国境内公开出版和展览。希特勒最推崇的画家里,就有维米尔。他曾对手下的人提出,在林茨未来的博物馆里,必须有他所钟爱的维米尔画作。于是在1940年夏天,纳粹首先从巴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一系手中得到了维米尔的《天文学家》。这是维米尔1688年所绘,画面是一个学者坐在窗前研究地球仪。画的原作和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布鲁日圣母像》等传世名作一起被藏放在那座盐矿的矿洞里,但希特勒另在柏林地堡里挂了这幅画的照片,好让自己能够天天看到它。

( 《丘比特向维纳斯诉苦》 )

几乎与此同时,纳粹党徒也为希特勒拿到了维米尔的《画室》。《画室》是奥地利莫赞伯爵家族的藏品。3个世纪前,和其他多幅维米尔画作一样,《画室》在画家去世后即被售卖,而后被人带离了代尔夫特。这幅画在欧美的绘画收藏圈里早就为人景慕,1933年,美国梅隆家族的掌门人安德鲁·梅隆(Andrew Mellon)曾出价100万美元向伯爵购买。梅隆是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15个富豪之一,排在第14位,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位居美国财政部长高位10年。伯爵本来已经应允了这次交易,最终却因为奥地利政府不允许珍贵艺术品离境而作罢,否则也就不会有后来这些麻烦了。1939年夏天,伯爵答应以200万马克将画转让给未来的林茨“元首博物馆”,约合80万美元,比6年前那次中途夭折的交易少了20万美元。据说这个价格是希特勒亲自核定的,但伯爵不太情愿,并没有立刻成交。这一年的12月,希特勒派人到维也纳,暗示伯爵说,元首希望看到这幅画挂在林茨的画廊里。大约在一年以后,伯爵终于让出了这幅名画,价格为165万马克。据奥地利纳粹劫掠艺术品赔偿委员会公布的信息,在希特勒私人收藏的4700件绘画里,《画室》是当时购买价格最高的一件。当60年后归属权争议发生后,这也成为该委员会认定这次交易为收藏品转让而非以“不合适途径”强迫出售的理由之一。另外一个拒绝归还的理由是,莫赞伯爵曾在1940年4月申请加入纳粹党。1945年,在《画室》被盟军从林茨的奥托塞盐矿中取出后,莫赞伯爵也曾向奥地利政府提出过归还要求,被驳回的理由和这次基本一样。但莫赞伯爵家族一方的律师却向法庭和媒体公开了一批历史剪报,证明有犹太血统的伯爵夫人当年曾遭到由纳粹掌控的报纸的威胁和辱骂,所以出让名画是不得已。

而那些支持莫赞家族的人,更多是因了对奥地利的纳粹劫掠艺术品赔偿委员会的不信任。尽管这个委员会成立13年来已经帮助归还了近万件被劫艺术品,但一次误判就成了反对者质疑的理由,也就是2006年的布洛赫·鲍尔名画诉讼案。1998年,奥地利的一位90岁的老太太玛丽亚·阿尔特曼和奥地利政府展开诉讼,要求政府将20世纪奥地利绘画大师克里姆特的5幅名画归还给他们布洛赫·鲍尔家族(Bloch Bauer),这些画都在1938年被奥地利纳粹党人抢走,其中包括家族长辈、当年克里姆特的艺术赞助人布洛赫·鲍尔夫人的两幅肖像《阿德勒·布洛赫·鲍尔》(I和II),价值1亿美元。经过8年诉讼后,维也纳的一家法庭做出归还的判决。但在此之前,奥地利纳粹劫掠艺术品赔偿委员会曾做出相反的判定。当《阿德勒·布洛赫·鲍尔I》在拍卖会上创下超出了毕加索画价的世界纪录1.35亿美元时,这个被劫掠艺术品的诉讼也跟着成了经典案件。■

《画室》之谜2( 《阿德勒·布洛赫·鲍尔I》 )

(文 / 曾焱) 林茨画室希特勒维米尔艺术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