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丨曾焱

作者:曾焱

曾焱,《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2020年第5、6期发稿主编

《三联生活周刊》第5、6期合刊

爱的物证——为什么偏偏是这一件,如此重要?

主编推荐语丨曾焱0

近些年,《三联生活周刊》每逢年末都会推出一期“爱情合刊”,今年爱情刊的主题是“爱的物证”,也是我们所做的第十期封面。在本期中,我们想探讨一下,在爱情中物的含义。

疫情的突然发生,让一切天翻地覆,这期刊物的意义也有些变得不太一样,在这个时刻谈论爱情,是否太过于奢侈呢?

在本期杂志中,从《无处依托的“恋人絮语”》到《为什么我们会相信“心形函数”的爱情》,我们讨论爱情中的奥秘;而周刊中,《江豚:命运的关键时期》《白鲟和那些濒危的长江鱼类》等文章则将目光投向了这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大自然生物。

主笔陈赛为了写作封面,曾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发起了小调查:你一生之中收到过(或给予过)最刻骨铭心的爱情信物是什么?收到了形形色色的回答。(《爱在疫情蔓延时》←点击跳转)

在此,我们也将这个小小的提问发给收听音频的你,期待你的答案。

本期完整目录  | 封面故事 |

爱的物证:为什么偏偏是这一件,如此重要?(陈赛)

从无法得到的人身上掰下一小块儿(若茜)

献词:公开又隐秘的爱情(薛巍)

无处依托的“恋人絮语”(张星云)

为什么我们会相信“心形函数”的爱情?(陈璐)

理工宅男狂想曲(苗千)

爱情的味觉记忆(张小白)

酒精与爱情,都挺上头(薛芃)

头发的慰藉(薛巍)

创痛、疤痕与永恒:谁选择为爱文身?(lafuenty)

“情人之眼”(卡生)

《安萨哈利情侣》:世上最古老的温柔(陈璐)

电影的秘证(张星云)

纸上的永恒(艾江涛)

“祖传信物”的主角光环(宋彦)

珠宝情感地图(杨聃)

钋和镭的爱情物语(张佳婧)

耦园:所居即所爱(薛芃)

长乐未央,长毋相忘(艾江涛)

“不朽”的香囊(张佳婧)

学会如何爱一个人(卡生)

一颗可可豆生产的爱情(悦涵)

  | 社会 |

时事:伊朗危机:一场无赢家博弈(刘怡)

时事:印度:更大的不确定性?(刘怡)

调查:白鲟和那些濒危的长江鱼类(王海燕)

调查:江豚:命运的关键时期(王海燕)

调查:猪从何来:非洲猪瘟阴影下的复产困境(刘畅)

调查:一起错案改判的代价(董冀宁)

调查:重庆高空坠楼,一起公共悲剧(李秀莉)

调查:山村幼儿园:大山里的教育公平实验(黄子懿)

专访:经济学家是世界的医生(刘周岩)

 | 经济 |

市场分析:新能源车能靠政策续命吗?(谢九)

 | 文化 |

话题:哈里和梅根,如何开始新生活?(李孟苏)

收藏:乌菲齐的难题(龚之允)

电视:朱亚文:在舒适区的边缘试探(卡生)

设计:哈斯兄弟的手工奇幻生物(钟和晏)

吃喝玩乐:有大白菜的一冬:寻常冬季蔬菜(吴丽玮)

旅游与地理:乡建与废校考察:不只是艺术(吴琪)

书评:不可能的城市(维舟)

书与人:你的病,听个故事就好了(孙若茜)

  | 专栏 |

邢海洋:电商“狂欢”

苗千:太空中的帆

卜键:耆英的仓皇背影

张斌:奥林匹克有了抗议原则

宋晓军:特朗普可能回到了伊核问题的“原点”

袁越:长寿的协同效应

朱德庸:大家都有病

编辑/天健 剪辑/天健 设计/侯子晗

主编推荐语丨曾焱1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