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中的灵感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挤压中的灵感0(图 谢驭飞)

文/若歌

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说过:“我的探索首要的和唯一的条件,就是要保留这个挤压我的东西,就是要重视我以为在它中间是重要的那些因素。”大概挤压感总是能够触动人敏感的神经,回想起来,我的灵感也总是来自于挤压情境。

七八年前的高三数学课,读文科的我总会在满黑板的数字、符号、图形前面露疑惑。虽然我每天目光如炬地与数学习题厮杀,但考试分数对我的顽强拼搏似乎并不太买账。坎坷造就成功但也有可能造就自我质疑,时间久了,渐渐觉得图形如屏障,符号如镣铐,我自觉戴着镣铐跳舞的姿态并不美好,一种生涩的挤压感如裹茧般将我缚了起来。

终于,数学老师看过习题簿后,眼中一闪而过的焦虑动摇了我的信心。一直相伴的挤压感迸发,但却转化成了表达欲。我将习题本翻了个面,想说的话诉诸笔端。什么“歌者因为无法演奏而喑哑了声音才是最值得悲哀的”,什么“对世界敏感的人更能够发现自己的才能”。一句句接着写下去,突然发现在这种挤压处境之下,自己的灵感却源源不绝。

后来谈了段恋爱。随着时间推移,个性、观念、现实等问题一个个浮现出来,我总是难以正视现实,只选择美好的东西去看,以致越到后来,我就越不知所措。人的复杂又让我看到世界的不同面向,我感觉自己蜷缩在逼仄角落,挤压感此起彼伏。

直到有一天,这挤压感再次电光火石般连通了我的灵感,情感中的问题突然一个个变得清晰可见,我抽出纸,将想到的问题逐一写下。半小时后,我对着电话听筒,话语倾泻而出。我把纸上的内容讲完之后还有点意犹未尽,继续说道,你知道吗?波伏娃说过,女性找到自我,肯定自我,而不是舍弃自我时,爱情才会变成生活的源泉!你知道吗?村上春树说过,在经历伤害后还能一如既往地相信爱情,这是一种勇气!你知道吗?三毛说过,爱情也是一种发明,需要不断改良!

男生主要还是被我引经据典、抑扬顿挫的排比句以及论文式的驳问吓到了,愣了片刻吐出一句:这个,逻辑链条很清晰!大概人在灵感状态下会亢奋。还在忍不住抽泣的我,内心小角落盘踞而上的想法居然是,啊!好灵感,简直是篇好文章。暗自惊喜的我,感到来自生命深处的挤压感简直是灵感的养料。当然,内心小角落中最隐蔽的地方让我感觉到,这灵感让我看到的远比眼前的声讨要更多。

很多情况下,挤压感积累到一定程度,灵感都很可能自然触发。刚从湘西来到北京的北漂青年沈从文,内心的田园牧歌时时被“城市文明”挤压,在这种处境中时间久了,灵感转瞬出现,就孕育出《龙朱》《边城》。挤压的极点是一种自我唤醒,人在醒来后,灵感也就自然而来。 挤压生活圆桌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