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1021)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失独者
老孟在物业公司做社区安保经理。每周的物业管理会议上,老孟都要照例给大家讲话。讲着讲着,老孟就会讲到防范意外事故,加强小区夜间巡查方面。“我儿子,部门经理呢,月薪8000呐……”每每如此,底下的保安小弟们嘴角一咧,做出不耐烦的表情:“又来了,跟祥林嫂似的。”
老孟夫妻作为上世纪80年代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积极分子,眼看着儿子大学毕业,拿着不错的薪水,倍感骄傲光荣。中年的老孟早早地拿出省吃俭用的积蓄给儿子置办了一套婚房,还花了30多万元装修,就盼着早日抱孙子享受天伦之乐了。
谁曾想,初冬的一个深夜里,老孟的独生子跌进了离家几步之遥的小区河道里,因为醉酒迷迷糊糊的,竟然没能从不足两米深的水里爬上岸,等到第二天被人发现的时候,尸首已经被泡得发白了。据那晚的目击者说,当时在河里挣扎着向上爬的小伙说:“没事的,我只是想到河边小个便,喝了点酒滑了一跤,我不是要跳河自杀。”
失去了独子的老孟没有像老婆那样哭天抹泪,却几乎一夜白头,而且耳朵也出现了问题,会时不时地失聪。虽然后来老孟尽快把儿子的婚房卖掉了,重新回到物业公司上班,但是他会经常讲到小区巡查,讲到儿子。水其实不深的,老孟坚持认为,夜里如果保安能够发现问题,及时尽职帮忙的话,一切都会改变。
相对于像老孟这样能够“走出”伤痛的失独者,小区里还有一位失独者母亲——菊妹,她就没能这么快地跨过这个坎。
菊妹的女儿两年前考上了南京一所高校。眼看着快放寒假了,却突然在操场上晕倒。学院赶紧联系菊妹老公,却再三没人接听,原来他工作的模具车间噪声太吵,没人听到电话响。在没有家长签字的情况下,医院只能先做保守治疗。学院多次尝试打菊妹的电话,而她那时关机错过了接听。一直到第二天上午,学院才辗转联系到菊妹的兄弟。等到他们三人赶到南京的医院,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间,在花费了十多万元的治疗费用后仍然没能把人救回来。
菊妹在亲戚和居委会的陪伴慰问下,在眼泪和悔恨中艰难地度过了女儿的“五七”。随后几乎是一蹶不振,仍然呆呆的,头发乱蓬蓬的,大半年连家门都不愿意出了。
社区里安排了一些志愿者定期对失独者进行拜访和帮助,也会组织一些聚会活动,但是很多失独家庭参与的意愿并不高,毕竟逢年过节的一点米油实物或者慰问金,实在没有必要听着扎心的“失独”二字去领的。居委会亦深感压力,很多失独者都是年近半百,没有继续生育的可能了。如何才能把对失独者的关爱做到人性化,落实到他们的心里,是一项难度不小的新工作。
后来,菊妹来社区办理收养手续证明的时候,居委会虽然听说那是她从苏北领养的别人的私生女,也还是给予了一路绿灯方便。
(读者 清风吴语)
到社居委帮忙
作为区政府机关的一名工作人员,过去的一年,我感觉假日少,原因是假日里常到与单位对口帮助的社居会去帮忙,主要是做三件事,一是文明创建,二是禁放禁燃烟花炮竹,三是铲雪。
去了后先将红袖标戴上,有时是志愿者的标志,有时是文明劝导员的标志,其实都无所谓,有个标志就行。文明创建主要是跟着社居委的工作人员到楼道查有没有乱堆乱放和“牛皮癣”。先坐电梯到顶楼,然后一层一层往下走,轻易不敲住户的门,以免让人烦。
再就是禁放禁燃烟花炮竹,这个就要挨家挨户上门了,因为要求住户签协议,要住户承诺不放了。我感觉签协议时出奇地顺利,可能是大家这些年来深受炮竹烟花之苦:一是污染空气,二是噪声令人难以忍受,三是将环境搞得一塌糊涂,四是搞不好就会失火。但虽然协议签了,也还是不放心,因为习惯的力量毕竟很强大。不放心咋办呢?那就是四下里宣传巡视,拎着大喇叭在小区里四处走。这虽然不是力气活,但依然很辛苦。当然,在禁放过程中,也有令人为难甚至难过的时刻,有次一个老太问我:“一点都不能放啊?”我说:“不行的,奶奶,真的不能放。”她抹了抹眼睛说:“那我跟我家老头子一点联系方式都没有了啊!”我听了心里一酸,我何尝不想跟我死去的爹有某种联系方式啊!我劝了她几句,她说:“我理解你的,不会放的。”
而铲雪就是个力气活了。我们单位十来个人,承包了一条几百米的道路,先将盐撒到雪里,然后就是铲。主要是铲路两边的雪,有时候不凑巧,盐撒完了,遇上坚冰覆盖的坡路,那可真是苦不堪言,铁锨、十字镐都没办法。后来一个领导不知从哪得来的经验,说用锤子砸效果好,于是就到五金店买来锤子,大伙轮番砸,倒也管用,那冰有时候一砸能碎裂一片。可现在的锤子似乎质量不太好,砸着砸着有时候锤子的把手就脱落了,让人徒唤奈何。
其实我老觉着铲雪这个事要改进,要实行就近铲雪法。比如说我家住在城市的最东边,而安排我们单位来铲雪的地方在城市最西边,我要换两趟车,花一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到达指定地点。其实我完全可以就在家门前的社居委报到,在家附近铲雪。有时候还得无奈地等检查,有次事忙完了,准备走了,却不料说大领导等会要来检查,得等到领导检查过了才能走。于是就等领导来检查,也不敢去吃饭,这一等就是两个多钟头,心里面很不是滋味。
一年来,虽然假休少,但我并没什么怨言,也没听到同事们有什么怨言,虽然从没拿到过加班工资,有时甚至自个掏钱吃盒饭,然而为了城市好,为了能过上一种更清净、更文明、更方便、更安全的生活,能干一点就干一点吧。
(安徽 余毛毛)
电热水器的“坑”
去了妹妹家,地面一片水渍,说刚把某合资品牌的电热水器给修了,花了近500元。
我记得热水器已有些年头,就问用几年了,她说2011年装修时买的,过7年了,中间没坏过,质量还不错。
我哭笑不得,说:跑偏了,不是谈质量好不好, 是说大修值不值。电热水器结构简单,但凡正规产品,坏倒不容易,只是国家标准定的强制报废期是8年,都用7年了还修啥,新的才1000多元,如果买国产哪怕是大牌的,普通的也就八九百块。若一年后报废,每天得洗多少次澡,才能把近500元的维修费冲回来?
再问起维修费组成,她拿起维修人员留下的维修结算单,上面潦草地列着:镁棒 90元,加热管290元,上门费90元,合计470元。她说维修师傅说了,热水器用了7年,内胆里吸附水垢的镁棒已经很短,如果不换新的,水垢失去了吸附和中和,会越积越多,容易导致皮肤病,而加热管不换甚至可能漏电,如果电着了孩子可划不来。
会威胁到年幼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妹妹一听就紧张了,再想到那些洗澡时电死人的新闻,立马觉得安全大于天,赶紧同意换。接下来的维修、更换中,确实也清理出了一堆水垢。到付款前,维护工还掏出印刷精美、翻得破旧的零件价目表给妹妹看了,镁棒和加热管确也是那个价,人家似乎并没多要。临出门时还强调,公司要求帮客户带走水垢和旧件,于是拆除件也被一并带走,到底是啥状况也无法查验。
我更觉得诧异,自家的电热水器从来没换过镁棒,因为说明书上明确写着镁棒终身免维护,所以,多年来并没有额外费用。
妹妹于是找出说明书,在最后部分的“维护和保养”章节,果然看到了“电子镁棒技术,完美实现终生免更换免保养”的表述,只是字有点小,挤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一点不显眼。其中,对加热管也有提及:“可在除垢时一并清洁,若无损坏,无需更换。”可惜,这些重要信息没能在字体、格式上予以突显。加上多数人并没有细看说明书的习惯,所以被忽视了,钱也就被糊弄去了。
越想越生气,妹妹就给售后服务热线打电话,诉说了事情经过,结果售后的答复很官方很客气,却也不是没道理:已记录在案,会在考核时予以扣分(当然,这个概率很低,抚慰类措辞);如果更换是经过顾客认可,对维修师傅他们不好处理,也无法退款;从安全的角度讲,更换镁棒和加热管,肯定比只做清洁保养好,再用三年也没问题。
我安慰她:不怪你,怪厂家,应该把终身免更换的提示用醒目字体印在外机上,至少印在说明书封面上。心里却在想:真那样的话,估计厂家又不好找各地的售后商家签约了,至少对方要价就会高得多。
(湖北宜昌 聂武钢)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