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抛出的“国防安全”借口

作者:宋晓军

适时抛出的“国防安全”借口0北京时间10月7日夜里,美国国防部通过白宫发布了一份非机密版评估和政策建议报告。这份题为《评估与加强美国制造业及美国国防工业基础与供应链弹性》的报告大意是:由于拨款的不确定性及中国产业政策的“冲击”使得美国国防工业基础正在衰落,并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看了美国媒体披露的这份“报告”的统计数据后,我就想到了这次专栏的题目。

在这份“报告”出来后,有美国媒体在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在这份长达146页的“报告”里,中国(包括中国人、北京)一词出现了232次,而俄罗斯一词仅出现了一次。根据这个线索可以发现,“报告”中的俄罗斯一词是在第7页出现的,并且是在援引今年1月19日美国国防部发布的非机密版《国防战略》报告里的一段原话时出现的。这段原话是:美国繁荣与安全的主要挑战是长期战略竞争的再次出现。这些竞争来自《国防战略》所确定的修正主义大国。中国和俄罗斯想要塑造一个与其权威模式相一致的世界——获得其他国家经济、外交和安全决定的否决权。

在这段原话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把中国排在了俄罗斯的前面;二是把经济挑战排在了外交和安全挑战的前面。而10月7日夜里发布的非机密版“报告”,恰恰也是从经济挑战的视角来强调中国对美国国防安全构成所谓“威胁”的。也就是说,虽然今年1月19日和10月7日国防部发布的两份非机密版“报告”的主题都是国防安全,但两份“报告”都把经济挑战因素作为了其内容的首要前提。事实上,在10月7日发布的“报告”中,除了借助大量经济“事实”和“数据”论证了“中国对被视为对美国国防安全具有战略性的关键材料和技术构成巨大的风险”外,还在“报告”的最后部分,专门列出了政府为“挽救”国防工业基础衰落应予以提供经济支持的政策建议。

说到这,可以大致梳理一下10月7日国防部这份“报告”出台的背景。2017年7月21日,在对华“贸易鹰派”、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Peter Navarro)的建议下,特朗普签署了13806号行政令,要求政府对国防工业基础进行全面审查以帮助他履行“重建军队”的竞选承诺。随后,由国防部牵头组成了跨部门的小组开始调研并撰写这份“报告”。在10月7日这份“报告”出笼前,美国国防部在1月推出了把中国和俄罗斯列为“大国竞争”对手的《国防战略》报告;2月特朗普签署了国会通过的“2018两党预算法案”,确定在2018、2019两个财年大幅增加国防预算;3月特朗普签署了对华贸易战的“301调查报告”……随后在经过了贸易战不断逐步升级至“僵持阶段”后,这份“报告”才得以公布。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判断,即在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的借口里,除了所谓“贸易逆差”“企业外移”和“就业率下降”等借口外,还始终贯穿着一条“国防安全”借口的主线。

最后我想说的是,根据美国1950年开始实施的《国防生产法》(会定期更新),允许并鼓励国防部为战时的潜在生产激增做好规划,并允许总统将关键材料配置给国防部门和要求制造商优先生产军品创造更大的国防产出。很显然,特朗普团队在开始策划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时,不仅已想好了要利用《国防生产法》打造这份“报告”,而且准备在贸易战“战时”的某一刻适时抛出。值得注意的是,这份“中国”一词出现了232次的“报告”刚好是在美国副总统彭斯发表了一番指责中国的荒谬言论的第二天公布的。 军事特朗普

上一篇: 沙皇的礼物
下一篇: 消费·理财(1008)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