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PVC:“假装”被看穿
作者:杨聃集体披上透明的罩子
当墙角那把被遗忘的透明雨伞已微微泛黄,谁会想到曾和雨具关系紧密的透明树脂居然成了时尚界的利器。在巴黎大皇宫举行的香奈儿2018春夏高级成衣系列发布会上,“老佛爷”卡尔·拉格斐搭起的瀑布景观让人联想到法国南部的韦尔东大峡谷(Gorges du Verdon)。穿行其间的模特身上都波光粼粼的,一方面因为面料中加入了Lurex金银线,另一方面,以透明树脂为材质的宽檐帽、斗篷、露指手套、雨靴及过膝长靴等设计,成了一抹晶莹的点缀。
手袋上也处处是相呼应的细节,比如缀以透明树脂的缝线,透明树脂玻璃材质的女士晚宴包上装点着亮片或者莱茵石。不仅如此,菱格纹效果的透明购物包和其他手袋的组合还上演了“袋中袋”的玩法。
2018年春夏季如此钟爱透明树脂的设计师可不只“老佛爷”一个。在设计师约翰·加里阿诺(John Galliano)的指导下,马丁·马吉拉(Maison Margiela)高级定制采用绢纱和PVC搭配,重新定义了诱惑力并模糊了日装和晚装的界限。纪梵希的高级定制作品在PVC与雪纺、厚重绸缎与亮片的共同作用下呈现了多元的层次感,正如设计师克莱尔·维特·凯勒(Clare Waight Keller)在后台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那样,她想“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带点老灵魂的新化身”。
与此同时,Off-White推出了透明塑料款黑色高跟鞋;Céline 、Helmut Lang也不约而同推出了透明包款;而在Yeezy秀场上,从高筒靴到低跟拖鞋,款式各异的透明PVC设计也在大肆宣扬着时髦主权。
的确,带起这股透明PVC风潮的算是设计师坎耶·维斯特(Kanye West)。他从Yeezy第二季以来,每个系列都展示了几双透明鞋,再由贤内助金·卡戴珊穿着它们“招摇过市”,网袜配PVC高跟踝靴的经典搭配由此而来。直到第四季,以一种不太光彩的方式吸引了所有媒体的关注:2016年9月在纽约总督岛举办的发布会现场,模特们穿着那些不透气的透明长靴晕倒在地。回想起来,这应该被列入警示高温下长时间穿着塑料制品的真实案例吧。
此后,第一个尝试透明PVC材质的老牌时装是推出了990美元树脂长裤的罗意威(Loewe)。像许多流行元素一样,快时尚品牌随即推出了更低价的版本和更丰富的造型。2017年2月,设计师拉夫·西蒙(Raf Simons)在为CALVIN KLEIN掌舵的首秀中,运用了大量的PVC元素,他别出心裁地给外套裹上了透明外层,即便外媒戏称这让人联想到很多年前给沙发套的防尘罩,还是给予了该系列造型很高的评价,“这令西装剪裁大衣顿时增加了些许豪放不羁”。
或许,拉夫·西蒙的设计意图是为了向他第一次参加的,也是加深他对时尚理解的那场时装秀(马丁·马吉拉第三季发布会)致敬。1989年因为资金短缺,马吉拉决定在巴黎郊区的北非社区办秀。那是个荒废的操场,为一个照看当地孩子的机构所拥有。他们没有收钱卖场地,只要求孩子们能看秀。狭窄的空间里挤满了非洲人、印度人、孩子、时装编辑和买手,现场彻底颠覆了西蒙的期待,本以为是豪华的大制作,而现场就像个堆满了垃圾的后院,甚至连地板也没有。因为电力不足,马吉拉他们在附近街区挨家挨户敲门,请求从那些人家里拉电线,这才勉强让电吹风和灯光运作起来。模特们上场时跌跌撞撞的,要特别留意脚下,挑比较平坦的路面来走。马吉拉也不要求她们绷着专业的姿态,他希望她们走起路来像她们自己,就连模特头上的假发都像是在地上蹭过的,以此展现朋克的狂野。
孩子们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也跟着模特一起在场上晃来晃去。谢幕时,模特们将口袋里的五彩纸条纷纷抛向天空。其中一位模特的男友抱起小孩,举到了她们的肩上。“在场几乎一半观众都感动得泪流满面,包括我自己。”西蒙说。
从工业材料到时尚风格
将PVC从工业材质和军队用品进阶为时装面料的“始作俑者”,其实是半个世纪前时装界的未来主义“三剑客”。
上世纪60年代,随着尤里·加加林成功进入太空,对宇宙的神往成为整个社会的设计主调,以太空为主题的极简风格应运而生,人们称之为“未来主义”。当时风头正盛的设计师有三位,一是有着锋刃派绘画般结构主义的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可惜他的名声后来被众多滑稽的特许产品蚕食殆尽了;一是运用塑料和金属开创了新领域的帕克·拉邦纳(Paco Rabanne),其作品影响了包括麦昆和马丁·斯特本(Martine Sitbon)在内的一众前卫设计师。还有一位就是以宇航员的服装为灵感,使用银色反光面料的安德烈·库雷热(Andre Courreges),他结合了未来主义与洛丽塔风,带着整个时尚圈走进了太空时代。
据说1966年,仅是拉邦纳一人,每个月就要耗费30000米的rhodoid塑料来创作。不过当年的“未来主义”若全副武装几乎是“不能穿”的,更像太空时代的范本。这让充满新技术和乐观主义的60年代令人怀念。相比之下,如今的“新未来主义”会更接近现实,只从面料、色彩、轮廓等细节凸显未来感。
1967年,法国哲学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曾受一家女性杂志之邀,在香奈儿和库雷热的设计之间作个高下之分。当时库雷热推出的超短裙,把70多岁的香奈儿小姐的风头抢尽了。香奈儿坚持女人不能露膝盖,因为“那是人体最丑的部分”,而库雷热却让巴黎年轻或不年轻的女人全都患上“露膝盖癖”。他还在其宽松式直筒设计中零星地掺杂着波普艺术,银白色系的条纹连衣裤搭配PVC材质的“Go-Go短靴”,成就了红极一时的“月亮女孩风貌”(Moon Girl Look)。最终,罗兰·巴特的仲裁结果是:香奈儿“持久”,库雷热“流行”;香奈儿“典雅”,库雷热“时髦”;香奈儿“传统”,库雷热“创新”。
事实证明,罗兰·巴特说得一点都没错。如今库雷热的名声远不及香奈儿了,人们只记得他为奥黛丽·赫本在电影《偷龙转凤》中的设计——系带钟形帽,太空感太阳镜,一身犀利线条。当2016年1月7日库雷热病逝时,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在Twitter中写道:“极为革新的设计师安德烈·库雷热,替高级定制服创造了新的轮廓。”在库雷热等设计师的启发下,PVC作为一种全新的面料,不仅给服装表面带来了树脂原有的光泽,还取代了传统剪裁的流体覆盖线条,让设计展示出现代建筑般的结构性造型。
从70年代以后,PVC材质逐渐失宠于主流时尚界,被哥特和朋克等亚文化发挥运用。其间,即便在秀场上偶有回潮,也没能摆脱朋克的标签。然而,过去几个季度的时装发布会上屡屡出现的透明PVC元素跟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同,它成了又现代又无意识的材质,即不喧宾夺主,又增加了层次与质地的鲜明区分。它与丝绒等传统面料背道而驰,让人联想到普拉达的尼龙包和宇舶表的橡胶表带,一种反奢侈的奢侈方式。
另一方面,还有什么能比透明PVC包包和外罩更能象征如今这个精心策划又过度分享的时代?还记得普拉达2010年春夏推出一款透明PVC手袋的时候,还有博主惊呼:“没人喜欢透明的PVC包包,这不是约等于把日常生活的琐碎都尽显人前么?比如说卫生棉条和提款收据。”然而,8年后,时尚博客“男人绝缘体”的创始人莱昂德拉·梅丁(Leandra Medine)在Instagram上晒出了好几张香奈儿透明手袋的图片,里面口香糖、手机、设计师亚当·塞尔曼(Adam Selman)标志性的猫眼墨镜和几串更有辨识度的Roxanne Assoulin手链若隐若现,生怕别人认不出品牌似的。然后,“低调地”配文写道:“这款包包把我变成了诚实的女人。”
社群媒体无所不在的今天,人人都爱晒,似乎没什么值得隐藏。透明PVC材质为裸露和秀出提供了更为光明正大的理由。在专栏作家凯特·芒罗(Cait Munro)看来,这就和迷你裙或者80年代女权运动的垫肩装一样,影射了一个被社交分享所主宰的商业社会。 时装搭配pvc树脂PVC时装时尚奢侈品香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