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民的报刊亭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李树林)

我想讲一个农民进城,求生于城市,回报于城市的故事。

我老家是县级市,城小,人口少。早先,我喜欢文学,市里哪里卖报纸杂志,差不多都知道。最初,街边出现一个卖报刊的小摊儿,木板床上摆着样数不多的报刊,我看的报纸杂志全是在那儿买的。摊主是老路的姐姐,因他的姐夫在邮所工作,有接触报刊的便利条件,所以把老路乡下的姐姐领进城,摆了这么一个报刊摊儿。

市里规划管理,不许私搭乱摆,老路的姐姐把报刊摊儿撤到邮所旁,有些影响生意,但他的姐姐欣喜地说:“我们马上盖一间像样的报刊亭。”邮所对他们很关照,报刊亭说盖就盖起来了。不幸祸从天降,老路的姐夫清理建筑垃圾时,从高处摔下来,造成脑内出血,不治去世。老路的姐姐痛不欲生,回了农村,把报刊亭让给弟弟,就是老路。

老路十分珍惜,一心一意地打理报刊亭。各类报刊应有尽有,极其丰富。他从早到晚在拥挤的报刊亭里守着,像笼里的鸟。人却乐观,好说几句顺口溜,逗人开心。雨季时,一些房屋受损,老路的报刊亭未能幸免。于是,老路背起绿色的邮包,蹚水沿街卖报。老路说:“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及时地把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卖报过程中,看到积水影响出行,放下邮包,疏通下水井,受到行人的称赞。“是报刊亭让我立足,有了依靠。”老路动情地说,“我不忍心看到城市受伤害。”

去年,我回老家,去看望老路。老路的报刊亭又改变了模样。原来,为结合新型城市发展,统一规划,把一间间报刊亭打造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温馨书屋。老路早已把妻儿接到身边。儿子边帮他打理报刊亭,边读书,考上大学走了。女儿一心想开一家书店,做大做强。我高兴地说:“老路,你今非昔比,旧貌变新颜呀。”老路说:“小小报刊亭,改变我一个农民的命运。” 一个报刊亭农民

上一篇: 人为的“票荒”
下一篇: 失败的投资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