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分全书

作者:卜键
第一分全书0像《四库全书》这种旷古巨典的开办,应很难给出一个确凿的时间,其成书亦然,呈现着繁复错落的形态,历时甚久。或也正因如此,乾隆与馆臣对办完第一部四库全书均格外重视,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迫不及待地想要公之于众。

乾隆四十六年(1781)十二月初六日,弘历传谕内阁,以全书第一分完竣,命四库总裁将所有参与编校人员分成等级,交吏部给予升职、升级、表彰等奖励。所谓“全书第一分”,又写作“第一分全书”,“四库全书第一分”,即指北四阁中的“文渊阁本”。此时虽未传谕增办“南三阁”,仅就北四阁而言,第一分全书实乃领头羊,有着标杆、范本的意义。如果从三十八年春起算,历时八年有余,终得基本完成,实属大不易。

用“基本完成”来表述,是说依照早期的设计框架,入选图书已按照经史子集的分类,校核订正、誊抄装帧完毕,但难以包括后来奉旨改纂、增办的那些卷帙浩繁的官书。这类书籍有很多仍在办理过程中,也有的刚刚立项。就在两个月前,弘历还谕令纂辑《明臣奏议》,以诸皇子和上书房总师傅蔡新为总裁,皇孙、皇曾孙之师傅为纂修校录,并表示将亲自把关,书成后“交武英殿刊刻,仍钞入四库全书”。而就算早经确定并誊录完竣的,这位大皇帝也会仔细翻阅,随时发现问题,做出谕示。比如他在审读《回文类聚补遗·美人八咏》后,责其“词意媟狎,有乖雅正”,声称“朕辑四库全书,当采诗文之有关世道人心者。若此等诗句,岂可以体近香奁,概行采录?所有美人八咏诗,著即行彻出。至此外各种诗集内,有似此者,亦著该总裁督同总校等详细检查,一并彻去”。此时距宣布第一分全书完成仅剩一个多月,哪里来得及办妥?且乾隆宣布完竣时不少书正陆续进呈,数日后又发现萧云从所绘《离骚图》“博考前经,义存规鉴,颇合古人左图右书之意”,但缺略不全,特命南书房翰林门应兆“补行绘画,以成完璧”。弘历的挑剔吹求、精益求精皆可映见,由此可知一部大书的完成,必也是一个长时段,并不因已经公布办完就戛然而止。

由《永乐大典》中辑集已全本遗失的珍稀古籍,实为办理四库全书的先导和重中之重,宣示第一分全书的完竣,也意味着大典辑佚的完成。11天后乾隆再次传谕,要求对此进行专项奖励:“四库馆办理《永乐大典》内散篇全数完竣,该总纂等应予议叙,其复校、分校等官,著总裁等查明年限,分别咨部照例察议。”(《纂修四库全书档案》八三六,谕内阁《永乐大典》内散篇全数完竣该总纂等应予议叙)而此类表彰常会顾此失彼,也会引发与事者心理上的不平衡,这边皇上刚刚颁旨,那边就有了一份大典辑佚的错讹统计表,详细开列,汇总为:总裁嵇璜记过7次,蔡新记过1次,董诰记过4次,曹文埴记过8次;分校周永年记过50次,陈际新记过1次。真可谓干得越多出错越多。周永年对大典辑佚格外尽心,数年间沉浸其中,此际仍在埋首故纸堆抉发捞滤,却在论功奖励时被排斥于一等之外。

明成祖朱棣兴办《永乐大典》,仅得一部,嘉靖间始另录副本,也是一部,后世正本踪迹杳然,副本亦不完全,给阅读整理造成极大不便。四库开馆之初,摸着石头过河,也是只办一部。而弘历的学养见识、对书籍的热爱都能甩出朱棣好几条街去,两个月后就决定同时缮写“一样四分”,又提出编纂精华版的《四库荟要》,刊刻武英殿聚珍版,以及撰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等。一样四分,即同时缮写四部,可证弘历那时就有了“北四阁”的规划。本人曾从事出版管理多年,推测其必有精细分工,责任到人,但在操作流程上不可能零碎切割,发活儿时会将底本交誊录抄成一式四份,尔后由提调分门别类,交复校、分校、总校、总阅、总纂、副总裁、总裁等层层把关,抽取重要和敏感著述进呈预览,最后才是装潢装匣,“归库收贮”。虽曰“必须同时分缮成编”,也会分出先后,乃因第一分书的特殊性,从上到下皆重视,完竣自必要早不少。第一分书的装潢陈列亦具有开创意义,书分四库,各有专色,总约3.6万册,如何合理排架,既考验学术修为,也需要思维缜密。此时文渊阁已有了领阁事、直阁事、提举、校理等职,对四库排架早有预案,包括那些尚未完成的官书,也都做好了空匣,贴上书签,搞得和真的一样。

四十七年(1782)正月十一日,四库总裁提出缮校第一分书出力人员的议叙名单:担任总校的有5位,除少詹事陆费墀已屡蒙恩赏,编修王燕绪请赏给中允,内阁中书朱钤请赏给编修,受过处分的仓圣脉请赏给庶吉士,检讨何思钧请旨准其加二级;列为一等的分校吴省兰等6员、翰林中书助敎胡予襄等4员,提调翰林韦谦恒、彭元珫、吴裕德,均带领引见;列为二等的分校、督催监造、收掌等官咨部议叙……奉旨依议。至于另外的二、三、四分全书,四库总裁深知应有所体现,当天还有一折,奏请将纂办二、三、四分全书各员分别奖励,“总”字号的还是老纪等几位,复校、分校与收掌、誊录、供事则又是一帮人马,理由也是纂办完竣。据乾隆御制诗自注“第二、三、四全书亦俱缮就万册以上”,离办完还差得远着呢。

二月初二日,乾隆举行一年一度的仲春经筵,而后出御文渊阁,接见表现优良的编校人员,设盛宴犒劳四库全书总裁、总阅、总纂、总校、分校、提调、校理等,并大加赏赐。军机大臣事先奏上拟赏人员的名单,一等孙士毅、富炎泰、瑞保、吴省兰等28员,各赏八丝大缎、五丝大缎、墨刻、如意、笔墨纸砚有差;二等张焘、刘权之、曹锡龄、周永年等42员,也分为两档,所赏物件大略相同,只是数量减少。对于已获升用的总纂纪昀、陆锡熊,总校陆费墀、曹锡宝、王燕绪、何思钧、仓圣脉,也按一等第一档赏赐。乾隆心情愉悦,意兴勃发,即赋七言排律一首:“库四群欣瞻有蒇,奉三我自凛无私。繁于永乐醇于典,嘉矣儒臣善付期。”夸耀自己以四库分类,所收典籍的数量远超《永乐大典》,考订也比前书更精当;“百年礼乐合兴哉,礼乐原从经史来。溯此津源渊已得,述兹言行德犹该”,夹注“四库全书共钞四部,今第一部已得者弆文渊阁,其第二、三、四部则分庋盛京之文溯阁、避暑山庄之文津阁、圆明园之文源阁”,将北四阁之得名缘由一一道出,寓意甚美;“从来举事待时节,四库修书未预筹。癸巳经营谓迟也,壬寅庆落可歌不”,则表示此书的纂修已嫌太迟,但能够以十年编成,仍值得高兴……

弘历此诗,有意选用乾隆九年(1744)在翰林院赐宴时所作旧韵,赋诗者38人。而忽忽38年过去了,当日与宴者唯剩大学士嵇璜在座——皤然一白头翁,他也由青年皇帝变为古稀天子,不免感慨系之。 四库全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