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还会像环保风暴时那样涨吗?
作者:邢海洋9月,针叶林木浆价格上涨13%,阔叶林木浆价格上涨15%,整个夏天木浆价格上涨了三成。金九银十,这是传统的用纸旺季,太阳纸业、玖龙纸业、晨鸣纸业等多家公司宣布了价格调整,有的一个月上调了三次。10月以后,调价还在马不停蹄地进行着,纸张要大涨价了?
对纸张涨价的记忆,停留在两次环保事件。6年前,因为环保趋严,国家严控纸厂的废水排放,自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国内各类纸张从一月一涨,到一周一涨。新闻纸价格上涨40%,从每吨3800元涨到5300元,印刷用白卡纸过去一直都保持着6500元/吨的价格,那时却涨到1.3万~1.4万元/吨。后来是2020年另一次环保风暴,《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政策实施,2020年是一个关键节点,当年年底实现零进口。对于造纸业这个重资产、长周期、高投入的行业来说,这又是一场艰难的过关考验,纸张价格再次大涨。
环保风暴过后,造纸业恢复常态,造纸企业却开始卷起来。造纸业的销售毛利率2019年曾达到过21.45%,随后四年连续下降,2022年为13.14%,2023年一季度再度降至10.8%,可谓是步步退守。具体到企业,比如维达纸业,今年上半年营收增长10%达到100亿港元,可净利润下降了八成,只有1.2亿港元。纸巾三巨头中的另两家,中顺柔洁净利润下跌超六成,恒安国际表现相对好一些,但净利润也下跌了4%。
造纸行业是典型的周期行业,纸张是刚需,生活用纸更是刚需,还是高频消费品,再贵也得用,如果消费者收入提高,高品质的木浆含量高的纸张就会走俏。今年9、10月间的纸张涨价,其实可以看作造纸业连续多年利润变薄后的一次集体试探,造纸业试图回到盈利轨道。
利润降低,企业寻求突围的方法之一是高端化,也就是生产更柔、更紧实乃至更为专业化的用纸,比如可水洗的厨房用纸、羊绒棉的柔韧纸巾,还有云感柔肤纸巾、高端纸尿片等卫生用品。实际上,十几年来厕纸在纸巾消费中一直是稳定下降的,占比已经从六成下降到一半左右,反而是高端用纸给厂家带来了比较高的利润。
木浆占到纸张生产成本的一半左右,纵观近十余年来的木浆价格,其实是相当稳定的,只不过疫情带来了供应链紧张,价格才大幅波动,当供应链稳定后,价格就稳定下来了,只有季节性的供需矛盾带来的短期上涨。长期看,尽管树木的生长、采伐和全球二氧化碳的控制息息相关,但无纸化办公抵消了部分生活用纸的需求,木材供应并不存在缺口。
我们观察中国造纸产业的分布状况,主要的造纸厂家并没有分布在森林覆盖率更高的地区,也没有出现在进口纸浆更便捷的沿海地区,而是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尤其是以湖北为中心的长江两岸。造纸行业每年千亿元的产值,一半被湖北承包了,其中孝感主打的是生活类纸巾,荆州主要制造的是工业用纸,黄冈主打的则是办公用纸。处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并没有广阔的森林,造纸原料何来呢?造纸原料并不一定来自于木浆,长江中下游湖泽密布,湖北号称“千湖之省”,生长在湖泊池沼的芦苇提供了廉价的造纸原料。
造纸业还在寻求另一种突围,即电商销售渠道,体积大、质量重,纸巾自身的特点使之更适合邮寄渠道。如今有的企业将近一半的产品通过电商销售,这也节省了流通环节的费用,抑制了纸张价格的上涨。联想到你所使用的纸巾很可能是芦苇捣成浆制作的,而芦苇和树木不一样,一年生,不受环保法规的约束,价格根本不可能一飞冲天。因而,纸张的提价也是季节性的,并不会如环保风暴后的贵上天际。 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