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精选 | 流量时代的密码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公共说理的消失2022年05月23日 第21期
>">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20年前,我们对互联网所怀抱的种种乌托邦式的幻想,包括全人类知识的共享、观点和视角自由交流的市场、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友谊,到如今似乎都已渐渐转为噩梦般的威胁,比如虚假信息、信息茧房、网络成瘾、极端主义、仇恨言论等。在所有这些威胁中,网暴可能以一种最为戏剧化的方式,让我们意识到乌托邦陷落的讽刺性——网络给你力量,也剥夺你的力量;网络给你声音,也剥夺你的声音。一切依境况而定。互联网消灭的40件事2022年01月17日 第3期
>">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任何单纯的技术都没办法让人类上天堂或者下地狱,最终还是要依靠人类的能动性。我们都知道技术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洪流不可阻挡。就此别过之时,我们想用一种审慎的态度来看待技术对人类和社会的改变。我们为旧时代送一首挽歌,也希望那些曾经点亮智慧、滋养心田、温暖支持了彼此,伴随人类从历史中走来的宝贵的东西,能够跟着我们一起走向未来。危险流量顶流 饭圈 资本 平台的极端产业链2021年08月30日 第35期
>" >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移动互联网最鼎盛的时候,中国社会上流传一句话:“所有行业都值得用互联网的方法重做一遍。”但实践下来却发现,隔行如隔山,资本烧钱和唯流量论可能会破坏一个行业的生态。该冷静了。
>" >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按照社会学家曼努埃尔·卡斯特里斯的说法,在以图像为主导的“网络化社会”中,视觉文化是日常生活的重要表现,而视觉文化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观看这个世界。那么,在图像社交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观看这个世界呢?2020年度生活方式:逃离算法
心流 · 叙事自由 · 破圈 · 掌控2020年12月28日 第52期
>" >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我们该怎样逃离无所不在的算法?这种无形且强大的系统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保罗·多兰称为“社会叙事”,其通常包含行为规律、心理认同和偏离规范后的制裁三个要素。保罗·多兰把“社会叙事”定义为“元社会偏好”,它是社会期望对所有人的要求,比如考上好学校,找到好工作,结婚,生孩子,“鸡娃”,孩子考上好学校……循环往复,一旦有人偏离这些规范,惩罚性的标签扑面而来。这些社会叙事经常包裹着“为你好”的外衣,许诺遵循规范将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可这无法解释“鸡娃”,考上“985”学校,进到大公司,明明已踩在幸福之路上,为何有“小升初上岸”“内卷”“996”等令人窒息的焦虑存在。直播风口上的谁
美妆 女装 土特产 网红村2020年06月22日 第25期
>" >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直播的故事,不仅在于直播间和智能手机的屏幕里,更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它正在改变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如何适应直播时代的速度,或许是我们迟早要面对的课题。制造偶像
谁决定TA站在舞台中央2019年09月16日 第37期
>" >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除了粉丝的代际差别,偶像迭代本身是否有内在的逻辑或者规则的变化,是否有某种公式,只要符合这些条件,真实或者虚拟的人物,都能成为偶像站在舞台中央?才华本来是个性化的、不可复制的,但在需求多元化的今天,偶像工业所做的,似乎正是在大批量复制本来个性化的偶像特质。网红,泡沫之巅?
成为明星的“互联网+”2016年05月30日 第22期
>" >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如果说这可能是一个业态切换,那么其基础仍是碎片化。这既是互联网生存的基础,也是基于互联网所发育出来的众多行为方式的基础。时空的碎片化让信息传递越来越快,信息的高速传播,促成信息更加琐碎,它们互为因果。在这样的大势之下,已经摆脱了束缚的资本,可以在全球无障碍地移动——什么才是投资最迅速的回报?没有疑问,即刻消费、快速变现才是根本。而这一切,就是所谓可以让猪也飞翔的“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