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骑太湖,马拉松般的风景

作者:艾江涛
环骑太湖,马拉松般的风景0几年前,我和朋友涛哥环骑青海湖和海南岛后,便制订了环骑长江流域三大湖泊的计划,最后一站正是位于长江下游的国内第三大淡水湖:太湖。4月中旬,当我们终于有机会环骑太湖时,却困惑于路线的起点如何选择。环骑青海湖多从西海镇出发,环骑海南多从海口出发,但环太湖沿岸是经济富庶、景色优美的江南心脏,沿线四座城市,苏州、无锡、湖州、常州,也各有特色、难分轩轾。纠结再三,我们还是将骑行的起点定在无锡,一方面因为那句“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鼋头渚为无锡一处临湖风景名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联络的骑友,曾12次环骑太湖的“美丽心情”人在无锡。贴水而行,真正意义上的环湖

每年的4、5月之交或“十一”前后,避开江南的梅雨季节和炎炎夏日,是环骑太湖的最佳时间。走出高铁站,4月的无锡满目绿色,温度舒爽,一切似乎都预示着接下来的骑行是一路坦途。

骑友“美丽心情”,朋友都叫她美丽,在无锡新区一家工厂里负责质量管理,是一位爽落的“70后”妈妈,儿子已上高中。8年前,她因为减肥开始骑行、跑步,如今已是环湖骑行均速达到30公里以上、全马成绩进入3小时30分的运动达人。晚上我们和美丽一起坐下来讨论环骑路线,发现当地骑友更常选择的是那条看起来更为圆满的260多公里的骑行轨迹,而非我们选定的,更多贴近湖面的320公里。

为什么不尽量贴着湖边骑?美丽的回答是,他们环湖骑行一般选在周日早晨5点多出发,加上沿途休息,一般可在下午五六点返回,如果走后一条线路,则要晚上10点多才到家,影响第二天正常上班。对于在湖滨居住的人来说,环骑太湖,更像一场日常的长距离拉练。

为了更好地领略太湖风光,我们定了三天的骑行时间。考虑到这个季节不乏环骑者,我们也没有加入骑行团队,期待路上的相遇。与以往我经历的骑行不同,太湖周边经济发达,配套设施完善,加上整条线路道路平坦,累计爬升不足1000米,完全不用操心沿途补给。这一点,从当地骑行主要租借公路车就能看出。况且,我们身后还有摄影师老于开的保障车。

晚上在酒店下载好App上的路书,我和涛哥的兴奋点就主要集中于对太湖沿岸的景色想象了。环骑太湖,马拉松般的风景1从地图上看,太湖湖面略呈半圆形,西南部湖岸平滑呈弧形,东北部湖岸曲折,多湖湾与岬角。早上8点半,我们从位于轨迹上的无锡滨湖区山水东路出发,骑行6公里左右,就到了太湖大堤。天气有些阴沉,眼前的太湖雾霭沉沉,连向天边。堤岸旁茂盛的芦苇丛中时而有采摘苇叶的人影闪现,伸向湖中的尖角处已有晨起的垂钓者。沿着湖岸骑行,空气湿润凉爽。

太湖水域面积达2338平方公里,按照管辖面积计算,无锡拥有29%,苏州拥有70%,常州及湖州所占水域面积均不足百分之一。骑行两个多小时,就从无锡进入苏州地界,接下来一整天,我们都骑行在由苏州北太湖旅游度假区、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太湖湖滨国家湿地、苏州太湖园博园串联起来的太湖沿岸景区中。

与想象中不同,一路上我们虽然碰到一些无锡、苏州当地的短途骑行者,但并没有遇到多少环骑者。后来我才意识到,由于贴着湖边骑行,右边没有路,不怎么需要通过路口,因而环太湖大多为顺时针骑行,为了赶路,环骑者往往出发很早,我们始终无法赶上他们。尽管我们以前几次骑行都是不追求速度的欢乐骑,可到了太湖边的坦途,仍会不自然地卷起速度。一度,我们的山地车也能骑到均速20多公里。环骑太湖,马拉松般的风景2第一天骑行了110公里左右,晚上住在靠近苏州东山景区旁临湖镇的一家民宿小院。东山是一处伸向太湖的半岛,与太湖最大的岛屿西山一起,组成太湖的极致风景。东西山既是人们游赏太湖的胜境,也是一条100多公里的经典骑行线路。第二天上午,我们便碰到一群前往东西山的当地骑友。上午10点多,有两个骑友已经骑完138公里,准备从东西山线路返回市里了。跨过苏州太湖湾大桥,经过骑友们所说的第一个打卡点——已经被台风吹倒的太湖绿洲的大白菜雕塑。行到七都镇的双塔,在塔影后的太湖中终于见到了点点白帆。白帆船是太湖的灵魂,如那首小调《太湖美》中所唱:“太湖美啊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红菱。”上世纪80年代初期,太湖开始实行季节性禁渔政策,2021年1月1日起,太湖进入全面禁捕时代,昔日的白帆渔船由捕鱼工具变为太湖的标志景观。湖光山色,帆影点点,江南的感觉一点点具体起来,关于那种掺杂了太多历史与文化想象的情境,作家叶兆言在《苏州印象》中这样写过:“茫茫太湖望不到尽头,站在高处远看,有种置身大海边的感觉。太湖最适合升起风帆的木船,随风而去任意东西。好地方会让人感到不现实,不浪漫也浪漫,老少咸宜,既适合年轻恋人,也适合白发苍苍的离退休人员。你都不用化妆,一不小心就跑到历史里去了。这种好地方,谁来了,都是群众演员,可以很轻易地走进民国,走进晚清末年。”

傍晚时分,我们到达被骑友称为“马桶盖”的打卡点:湖州喜来登酒店。尽管由于历史划分的原因,湖州只拥有湖岸以内70米的水域管辖权,但由于湖岸线平滑齐整,路经这座城市的骑行以亲水性胜出。在摄影师老于的指引下,我们当天晚上终于在湖州长兴县赶上了一支来自贵州铜仁的环湖骑行队伍。50多岁的队长兵哥,黑瘦精干,一看就是骑行高手。他们从苏州出发,本来计划当天骑到宜兴,第二天骑回苏州,由于队伍中两名女队员长期没有骑行,速度提不起来,才延误了进度。

“这条线路没有刺激性,开始骑还可以,时间长了就没味道了,太单调了。我们那里骑行上坡下坡,很刺激。”兵哥的感受,也代表了许多外地骑友最初的环骑感受。枯燥的长距离骑行,如果缺乏变换多样的路况作为调剂,即使沿途风景如画,也难免有单调之感。

我们的最后一天骑行,是以被兵哥车队拉爆开始的。前一天晚上聊得过于兴奋入睡很晚,没有睡几个小时,早上5点半就上路了。兵哥他们一路压着二十四五公里的均速,我们仍然只跟了两个多小时便宣告放弃。剩下行程不足百公里,我和涛哥切换到了骑骑停停的休闲模式。

我们骑到常州太湖湾的嬉戏谷,这里也是“不止骑·24H环太湖认证赛”的出发地。接下来的十八湾风光带,还有鼋头渚景区,将我们真正带入无锡段太湖的精华。一圈下来,感受到环骑太湖最大的魅力,仍然在于绝大多数时候能够贴水而行。然而,这不过是近10年来的事情。“不止骑”赛事的创办者应明告诉我,2005年6月,他和南京先锋骑行俱乐部的几位骑友想要尝试环太湖骑行时,发现根本走不通。“以前环太湖是没有路的,太湖边都是滩涂或大堤,这些道路既不连通也没法贯通。道路基本成熟的可能就是无锡段,鼋头渚那段贴着湖边的城市道路,苏州、常州的湖边基本是边缘地带的农村荒地,所以我们提到太湖首先想到的是无锡。”8年之后,2013年,应明带着俱乐部的谢永富(金途)、周姜象(大象)、陈涛(机器猫)、金志燕(水猫),一边探路一边骑行,首次完成环太湖320公里骑行挑战,并于同年在宜兴举办了首届“不止骑·24H环太湖认证赛”。

近10年来,随着太湖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以及环太湖赛事带动的骑行热,沿岸城市相继修筑环湖骑行绿道。环湖绿道的建设,加上太湖本身相对规整的湖岸线,使环太湖骑行成为国内几大湖泊中唯一能够在多数情况下真正贴湖骑行的线路。环骑太湖,马拉松般的风景3骑行途中,最让我羡慕的是当地那些在周末随时随地可以出发的骑行者,不管是相约的恋人,还是跟着老师参加户外活动的小朋友,一人一车,出门便能享受湖边的静谧与清新。环绕太湖骑行,对他们来说就是日常。

从堰桥的小白宫出发,行到江阴牌楼,往返40公里,是美丽最常骑行的路线。最开始,她骑到配速20公里就累得气喘吁吁,跟不上大部队的节奏。几十人的大部队,骑出几公里,实力差距就显现出来。骑行群的管理员老胡告诉她跟骑的重要性,跟在比自己实力强的骑手后面,让对方承担破风的任务,便显得轻松很多。“跟骑时两车的最佳距离就是一个车轮,后车与前车的车轮最好稍微交错,这样前面出现紧急状况时,不至于直接相撞。”仇飞差不多和美丽同时加入骑行队伍。他是从QQ群里面搜到堰桥飙速车队的,很快被团队那种骑行氛围所吸引。“那时候比较正规,有人组织,有人收尾,会一直等最慢的人骑回来,给新人一个融入的过程。否则像我那时骑得很慢,如果被扔在路上一两次,可能就因为害怕不想去了。”如果说每周两三次的40公里骑行相当于日常拉练,那么从堰桥出发,环骑马山大圈的马大线,则是当地骑友环骑太湖前的进阶线路。这条线路长110公里左右,用仇飞的话说:“如果这一圈能够环下来,环湖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马山是无锡西边一个伸向太湖的半岛,景色秀丽,也是太湖环线唯一一段爬升较多的骑行线路,从梅园出发,沿途经过阖闾城、千波桥、龙头渚、拈花湾等名胜。遗憾的是,我们骑行的环线并没有经过这一段,和应明一起负责组织骑行赛事的水猫告诉我:“马山特别漂亮,每年我们会专门看一下那个线路,模拟多数选手到达的时间,发现到马山那边时已伸手不见五指,所以就放弃了。”环骑太湖,马拉松般的风景4经过马大线的洗礼,2016年5月,美丽和队友老胡、十公里一起参加了无锡运动网组织的12小时环湖认证赛。由于经验不足,他们几人都背了一大包吃的东西,9个多小时骑行230多公里,肩膀疼得十多天都不敢碰。那时能够完整环骑太湖的人还不多,参加认证赛的60多人,很多人都没有完成。完成环骑,美丽感觉自己踏上了一个重要的台阶。

“第一次环骑,为了不掉队,就是拼命跟着他们骑,啥景都没看。”尽管回想起那次骑行,美丽对沿途景色并没有很深的印象,反而是一路上队友的鼓励,让她在孤独的骑行中,感受到坚持的意义。“过了苏州,一问他们还有80公里,我都要崩溃了,一点都不想骑了,天马上也要黑了。他们把“黑鸟骑行”App上的轨迹调出来给我看,说你想要的轮廓就剩这么一点就封口了。就这样咬牙骑下来。”

此后,每年“五一”“十一”前后的两次环湖,变成了他们的骑行作业。环湖,对美丽他们来说更像参加一次全程马拉松。在三天的骑行中,我才越来越感受到这一点。平坦的环湖绿道、熟悉的湖边景致、漫长的骑行过程,几乎让人不自觉地进入“刷速度”的逻辑。

这种骑行氛围的变化,也来自美丽的真实感受:“我们之前不管是骑车还是跑步,大家的心态都挺好,不会对成绩有特别的追求。不像这几年都开始卷了。以前我喜欢骑山地车,比较舒服,环骑下来均速也就二十六七公里。这两年在大家带动下,我也换骑公路车,最好的一次环湖成绩,均速达到30.6公里。”

环骑太湖,每个人都会发现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景。美丽告诉我,她最喜欢的是1314驿站之后长满香樟树的一段公路。两旁的树把公路密密地笼罩起来,傍晚时候的阳光透过树叶洒下,如同金子铺地,“然后你迎着光唰地骑过去,感觉美极了”。

与徒步或跑步相比,骑行最大的魅力是什么?美丽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比如你在朋友圈或者网上看到周边风景好的地方,这个距离跑步达不到,开车又不方便,骑行过去,可以看你想看的风景,随时停下来,随时走,这是我最喜欢骑行的地方。”环骑太湖,马拉松般的风景5应明起初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和太湖发生如此紧密的联系。2003年,他和周围一些玩自行车的朋友创立了江苏单车网、先锋骑行俱乐部,当时玩自行车的人还很少。“全南京加起来也就三十几个人。那时候大家骑的自行车还只是交通工具,这种户外运动的车这边没有,全是从香港买过来的,换个零件都要等几个月。那时候车也贵,一辆车要两三万,当时南京房子一平方米才1000多元,一辆车都够买一套30平方米的房子了。没有经济基础是玩不起来的,人家都觉得买辆自行车花这么多钱,肯定脑子有问题。”应明说。

2005年环太湖探路失败后,应明和朋友断断续续搞过几次太湖边的骑行活动,他们和周边骑友不断交流,发现有人骑的是无锡段、苏州段,有人骑的是湖州段,感觉差不多能环起来,便产生了再次环太湖探路骑行的想法。

水猫还记得出发日期是2013年5月12日早上6点,选择从宜兴出发,因为那里距离太湖比较近,住宿也方便。当时手机导航还不方便,大家借助纸质地图,一边骑一边找路,基本沿着太湖湖边骑行300多公里。由于绕路,他们的实际骑行里程达到400多公里。一直到晚上11点多,大家才返回起点。首次环湖结束,应明就决定组织不止骑的24H单车环太湖认证赛。应明解释,国际上也有一些不间断骑行组织,所谓不间断骑行,就是全程计时不间断。不止骑的理念,从字面来讲,首先是不停止骑行,其次是不止于骑行本身。本质上来说,这是一个设定共同目标,自己与自己比赛的过程。设立24小时的环湖关门时间,则是因为“我们根据这么多年骑行的体能感受,觉得24小时骑行300公里,与全马跑下来的体能消耗差不多”。

首届不止骑环湖认证赛的起点就定在宜兴,只有500人参加。在宜兴办了几届后又移师无锡,人数最多时达到5000人,后来又将起点定为常州。应明告诉我,今年准备将比赛放到苏州举办。环太湖的比赛赛制也不断完善,包含100、200、300、400、500公里组别。“300组是标杆,如果加上苏州附近的东山和西山,完全沿着湖边骑下来正好420公里,相当于10个马拉松。500公里则是日行千里的概念,专门发放黄色马甲。”

不止骑的初衷是希望测试一个人一天能骑多远。“以前自行车比赛都是比谁骑得快,但没有比谁骑得远。”应明说。目前,国内24小时不止骑的纪录是729.5公里,由上海欢乐铁三俱乐部的黄衍睿在2022年10月21日创造。国际纪录则为奥地利车手克里斯托夫·斯特拉瑟在2021年7月创造的1026公里。

从欢乐骑行,到环湖骑行,再到挑战自我的不间断骑行,太湖给了人们无数以骑行相聚的理由。吸引人上路的,始终是那种风吹过身体时自由自在的感觉。环骑太湖,马拉松般的风景6国内经典环湖骑行

青海湖

国内最大咸水湖。环骑沿途经过草原、沙漠、牧区、花海等丰富地貌,湖水湛蓝,雪山巍峨,景色极为优美。每年7月在这里举办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为亚洲最大规模的顶级自行车赛。青海湖环湖平均海拔3100多米,环湖一周360公里,骑行路面基本为平整的柏油路面,总体爬升不大。一般从大本营西海镇出发,常规4天骑行较为充裕,耐力较好的骑行者只需3天或更短时间。青海湖每年5~10月均适合骑行,其中7~8月为高原油菜花季,为骑行最佳时节。

鄱阳湖

国内最大淡水湖,地跨九江、南昌、上饶三市。作为季节性湖泊,其丰水期和枯水期湖区面积相差两三千平方公里,加上沿湖地区水系发达,环湖地区村庄星罗棋布,各级公路蜿蜒其中,湖区湿地滩涂分布广泛,所以骑行路线也比较复杂。从九江市出发,经湖口县、都昌县、鄱阳县、南昌市、庐山市的线路从400~600多公里不等,骑行时间预计在4~6天左右。每年7~8月为鄱阳湖的丰水期。

洞庭湖

国内第二大淡水湖,自古号称“八百里洞庭”,每年5~9月为丰水期,湖面浩荡,气蒸云梦,极为壮观。和鄱阳湖一样,由于湖面不够规整,水系复杂,骑行线路也同样复杂。骑友较为推荐从岳阳出发,经岳阳县、湘阴县、沅江市、南县、华容县长达500多公里的骑行线路,全程约4~6天。

洪泽湖

国内第四大淡水湖,跨江苏淮安、宿迁两市。沿途串联起洪泽湖古偃景区、河工风情小镇蒋坝、三河闸国家水利风景区、明祖陵、洪泽湖湿地公园等景区名胜,全程近300公里,骑行约2~3天。

千岛湖

即新安江水库,地处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境内。湖区面积约580平方公里,为国家一级水资源保护区。散落其间的1078座岛屿,风光绝美。环湖长度约130公里,骑行时间一天,近年来成为受到骑友追捧的著名骑行绿道。

(以上据公开资料整理)

上一篇: 慢骑海南
下一篇: 终极梦想,318川藏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