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的飞行
作者:邢海洋北京到新加坡单程票价700元,到吉隆坡单程票价900元,上海往返曼谷的机票1500元,北京往返巴黎的机票5000元……几乎是一夜之间,曾经高不可攀的国际机票跳水了。结伴而来的还有国内市场,几家航司的“随心飞”产品又返场,海内海外,似乎又回到了疫情前自由出发的时候。
不过,相对三年前东航首次推出的随心飞,今年的随心飞品种就要打折扣了。最早推出优惠的是国航,只针对60岁以上老人,相当于办了一张会员卡,包含数次低价机票的机会。大的航空公司中,南航推出的随心飞最接近产品原来的样子,但也心机满满——价格从2499元到4888元不等,包括全国版、成都天府、北京大兴、东北和云南版等多种不同的版本,可用日期三个月,兑换日期为3月底到6月末。而2020年东航首推的随心飞,3322元,周末自由飞半年。
经历了这几年的随心飞历练,航空公司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产品的设计和定价不再是投石问路,而是精准设计的结果,随心飞的羊毛其实已经不好薅了。想当年,东航没有黄金周的限制,也没有设定航班上随心飞的兑换上限,以至于每到周末航班上尽是随心飞的旅客,架架爆满,可收入提升却有限,航空餐食和其他服务也就只能打折扣,对公司整体经营乃至企业形象并非最优选。后来东航干脆下架了随心飞产品。
三大航司中,南航接棒了东航的尝试,用更精准的方式铺开市场。原因无他:从机队规模角度看,截至2022年上半年国航共有748架飞机,东航共运营755架飞机,南航共运营880架飞机,妥妥的机队第一名。航线方面,国航国际航线最多,东航次之,南航落下风。这意味着,南航国内执飞的飞机最多,需用各种方式招揽乘客,填满自己的飞机。但产品设计也复杂多了,天府国际机场是成都随心飞的起落机场,可这里离市区有60多公里;类似的北京的大兴机场,仅机场与地铁的联络线,来回就得70元费用。另外,从反馈看,颇有一些旅客因抢不到票而退购,薅航空公司的羊毛不再容易。
随心飞既然是一款战略性产品,当时东航又把它限定在周末兑换,这里面一定有着精准的目标人群。在航空公司眼中,旅客可大体分为两类,“价格不敏感而时间敏感”与“时间不敏感而价格敏感”是两个泾渭分明的出行群体。工作日出行的多为差旅,属于“价格不敏感而时间敏感”,周末的旅客则是对“价格敏感而时间不敏感”。对这部分周末行旅客不限量发售,意味着东航意图染指廉价航空市场。可公务差旅的目的地并不多,只是那几座大城市。随着高铁提速,动车推出了方便舒适的动卧服务,商务旅行乘客远远填不满航空公司庞大的机队。航空公司不得不再从“时间不敏感而价格敏感”的人群入手。你会发现,这两年的随心飞品种不约而同是面向“闲人”的,如国航的这次老人卡,以及南航的随心飞干脆起名“畅游中国”。
问题是,今年的形势又多有不同。历经三年疫情,如今“价格敏感而时间不敏感”的人更多了,到处都是憋着想出门看看,行囊却并不充盈的旅人。于是乎,3月29日,南航“随心飞”兑换首日,一下子冒出太多的旅客,APP不堪重负而崩溃。
疫情三年,民航累计亏损预计近4000亿元,亟须补血,今年的春运,随着全国人民“报复性出行”,行业也的确迎来了满血复活的时刻。从去年底开始,航司紧锣密鼓地招兵买马,安排航班复飞,提升运力。看到一直高不可攀的国际机票跳水到地板价,就知道航空公司运力拉满,拼劲十足了。
4月到6月,航空旅行的传统淡季,但愿淡季不淡,航空公司和旅行者都得到自己想要的。 飞机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