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的话你听见了吗?
作者:harps人们都声称喜欢面对面的交流。哲学家韩炳哲认为,数字交流是目光缺失的交流。即使人们用视频会议软件通话,能看见彼此的脸,也无法直接四目对视,因为摄像头安装在屏幕的上方。面对面的交流才有温度,有气味,有阳光爬在皮肤上的温暖微痒的感觉。但是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语言可能是最不重要的部分,也是最容易被误解的部分。如果头脑中的思想是缄默坚硬的岩石,说出口的话语就是一阵不知往哪里吹的风。它飘散在空气中,应该听的人不见得真的听到了,不该听到的人倒能捕获到风中飘来的信息。
有多少次我们抱怨别人没有在听我们说话?有多少次我们被别人这样抱怨?大脑不是录音机,它的神奇功能之一是不想听的时候就能听不见。这个神奇功能让人在很嘈杂的聚会上也能专注地只与一两个人交谈,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麻烦,因为有时我们明明在场,也不是不在意对方,只是片刻走神,就没听见对方说了什么,造成很大的误解。说话打岔的笑话永远不过时,打岔发生在现实中时,很可能会是社交车祸。我的一个朋友叙述她回家乡在酒吧与一位同乡长辈交谈,她喝了两杯啤酒,注意力渐渐不集中;对方上了几岁年纪,口齿不太清楚,所以她就开始进入敷衍状态,满脸笑眯眯地一直点头“是吗”“不错”“挺好”。对方忽然表情震惊,说“你一定没听见我在说什么”。再问才知道长辈刚说的是他弟弟上周开车迎头撞上了一棵大树,而她回复:“哦真的吗?那挺不错。”
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话有时是为了制造或延续某种气氛,说的是什么并不重要。情投意合的老两口往往会不停叙说过去的某个场景,外人听得多了,会以为他们旁若无人,其实他们是在跳语言的探戈。相声百听不厌,听的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一个包袱越来越大,啪的一下抖响了,听众富有默契地捧腹大笑,哪怕听了许多遍也照笑不误。听熟的相声还能让人笑,是因为听相声的人想要一场畅怀的笑。反过来说,夫妻二人长久生活在一起,太过熟稔好像成了一个人,夫妻之间的一些对话就理所当然地不再承载意义。一个人偶然说几句有信息量的话,需要改换语气重点强调,确保对方的大脑和耳朵从待机状态进入活跃状态,否则对方可能没听进去。在这种情况下,发短信倒成了唯一的确保信息完整传达的办法。哪天要办什么事、几点要接孩子,这些重要的事情必须发短信。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