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蕾:塑造乔春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作者:陈璐

黄小蕾:塑造乔春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0现实生活中,黄小蕾与乔春燕这个角色有所重合吗?“先祝大家三八女神节快乐。”当3月8日下午5点黄小蕾准时出现在电话那头儿时,她本人那股喜欢张罗的热乎劲儿扑面而来,让人瞬间穿越到剧中,也让我的疑问有了答案。

剧中乔春燕年龄跨度长达近50年,都由黄小蕾一人饰演。塑造乔春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黄小蕾版的乔春燕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被原作者梁晓声评价为自己最喜欢的角色之一。“忧喜参半”的选角

黄小蕾记得,《人世间》开拍自己的第一场戏是第27集里,曹德宝要跟乔春燕离婚那幕。春燕先是去找干妈李素华哭诉,想要她为自己做主,干妈此时已经有点糊涂,根本听不懂她在说什么,而干爹周志刚还嫌春燕说话“哇啦哇啦”,聒噪得很。于是她眼里噙着泪,又打算去饭店找干哥周秉昆说理。临走前,嫂子郑娟喊住她问道:“德宝真的要跟你离婚啊?不能吧。”她满腹委屈:“跟你说实话吧,他撇下我跟孩子,好长时间不回家了。”

这是个重场戏,但事先没有一点情绪的过渡或者准备,演员们上来就得迅速进入角色。“我觉得李路导演可能是故意的。”黄小蕾回忆道,开机后一上来迎接所有演员的都是这类大情绪、难演的重头戏份。“离婚”这幕结束后,接着好几天,她又演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乔春燕参加每年初三“六小君子”聚会的戏。

“所有人都是导演和合作方精挑细选的,所以他也想最后再确认一下自己选的演员能不能把这些重场戏完成。”李路半玩笑半认真地告诉他们“重场戏演不好就立刻换人”,在黄小蕾看来,对于这些处于40岁年纪上下的中生代演员们最具杀伤力。尽管嘴上不说,但所有人都带着很大压力,非常认真地面对这些角色,努力做人物背后的功课,没戏的时候,就聚在一起聊聊角色,对彼此人物的走向做些探讨和分析。

饰演孙赶超的宋楚炎和黄小蕾是大学同学,互相都很熟悉。赶超是光字片“六小君子”中的一员,本来有些喜欢春燕,在春燕与德宝结婚后,与春燕介绍的徒弟于虹结了婚。宋楚炎在这段关系里加入了很多自己对于细节的理解。比如,他早上在“光字片”偶遇正在等待秉昆的春燕时,会含情脉脉地看着她,并主动提出让她坐自己的自行车,好载她一程去上班;当其他人劝德宝与春燕结婚,德宝却不置可否地表示春燕并不是自己的第一选择时,赶超会脱口而出自己觉得春燕是最好、最漂亮的。“这些都是他自己加的,还挺生动。他完全把我当成‘光字片’的女神在演。”黄小蕾边说边笑。

2020年年中,李路导演在筹备《人世间》项目的消息出来后,业内便都对此很关注。此前,她受邀在李路导演的《巡视检察组》中扮演了不良人“方小灵”,尽管是个小角色,只有几天的戏份,但黄小蕾呈现得不错,李路表示《人世间》项目或许也会邀请她参加。

因为不知道自己可能有机会去演哪个角色,黄小蕾其实在2020年6月就把梁晓声的原著小说买了回来,花两三个月读完了这115万多字,但此时她内心比较属意“郝冬梅”。

在黄小蕾看来,郝冬梅与周秉义相濡以沫的爱情与婚姻,以及工人家庭与高干子弟之间的阶级差距,表演起来会很有张力。而乔春燕,尽管形象生动、接地气,并且篇幅很重,前期也很讨喜,但后面“黑化”得厉害,与至交好友“六小君子”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对于看重友情的她来说,很难接受。

“可能让你演春燕,去修脚。”不久后,当有人向黄小蕾透露这个消息时,她又兴奋又忐忑,忧喜参半,却不敢向导演询问、求证,“因为像《人世间》这样体量的作品,很多演员都会非常期待与之合作,我不敢提出来想怎么样,怕反倒让导演为难”。

很快,一次出差结束正在回京高铁上的黄小蕾收到了《人世间》制片人王彬发来的微信,问她抵京后能不能立刻来趟导演的工作室,当面碰一下。黄小蕾立刻应了下来,当天下午便与李路敲定了出演乔春燕这件事。

“当时剧本还没完全定稿,后面黑化的阶段还没出来,会黑化成什么样?其实我一直特别担心。”黄小蕾将自己的担忧告知李路后,导演安慰她:合情合理的黑化不怕,不可能每个人都很完美,有争议的角色会让人性的多方面加以呈现,反而更加真实,我相信你是可以把她塑造好的。

黄小蕾:塑造乔春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1事实证明,李路的选择没有错。《人世间》播出后,许多观众都反映黄小蕾演活了这个人物,乔春燕仿佛是从小说里走出来的一样。“但其实李路导演定我演春燕也扛了挺大压力,因为春燕的戏份挺重,每一个阶段的变化都需要我们自己花时间做功课,把这个角色完全吃透。”

乔春燕和周秉昆是从第一集到最后一集都有出场,并由同一个演员完成表演的两个角色。所以黄小蕾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生动地去表现角色从少女时期到60来岁,横跨半个世纪的不同年龄阶段。

黄小蕾印象里导演也曾纠结过,到底是找更年轻的“90后”还是他们这些“80后”来演“六小君子”,但考虑到大部分戏其实集中在中年时期,最后还是选择了这批中生代演员,“所以最难的就是前期十几岁,和后期60多岁这一头一尾”。

从观众反馈来看,41岁的黄小蕾确实拿捏住了乔春燕的少女感,但她坦承自己在演绎时,其实挺担心会被吐槽,“老黄瓜刷绿漆——装嫩”,心理压力特别大。黄小蕾刚大学毕业时就认识李路,因此少女时代的黄小蕾是什么样子,李路有所了解,在片场便经常拿着根小棍要求她回到自己20岁的状态。

“我有时卸了点劲儿下来,李路导演会拿着小棍在旁边说,春燕少女感、少女感!你走路要挺直背,要带着风,你就是个小太阳。我上学时,老师都说我是笸箩嗓子、镲系女孩,所以偶尔我说话声音降低点分贝或者压下去了些,导演便喊,春燕你得张罗起来。”每次演完,她便立刻跑去找导演问:“我会不会有点违和?会不会显年纪大?然后他就会鼓励我说挺好,就是那个样。”

这帮中生代演员都面临着类似的压力,为此除了每天泡在健身房,他们还试图做好严格的表情管理,但尽管付出许多努力,要想都回到少年时期仍然有难度。黄小蕾记得,每次大家伙演起来一高兴,饭桌上“嘎嘎嘎”地笑起来,一个比一个皱纹深。这时,导演在旁边就会说,控制一下,不要笑。其中点名赶超的次数尤其多,于是黄小蕾即兴发挥地给自己的台词里加了句,“赶超大鼻头,一笑一脸褶”。雷佳音也很快接道:“他们一家都那样儿,显老。”这些细节都令人物更为真实。

而到了老年时期,所有人都“挺敢往自己脸上招呼的”。黄小蕾往自己脸上点了斑,还画了很深的眼袋和皱纹,“但那个灯光打出来会吃掉一部分妆容,其实我们画的老妆感会更重一些。另外,对整个形体上我们也会做一些控制,语速、眼神、神态上都会往老年的状态上去靠,但确实也怕自己分寸感没拿捏好,在后期阶段还是挺有压力”。

不过乔春燕的成功,与其说是外形上的接近,不如说是黄小蕾对于不同时代背景下人物微妙心理的准确把握。

黄小蕾:塑造乔春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2就拿离婚这幕来说,黄小蕾试图从父母辈去理解那个年代女性在面临离婚时的复杂心理。作为一名“80后”,黄小蕾没有亲历过50年代到70年代这段岁月,但她的母亲和母亲身边朋友的经历,却为她进入这个时代提供了指引,“她们完全是《人世间》里的这一代人。那种相对保守,又很顾家,然后还特别要面子的小老百姓的特点,非常清楚”。

在黄小蕾5岁的时候,她爸妈就离婚了。“离婚后妈妈受了不少委屈,因为80年代离婚会被别人看不起,会被别人欺负。”所以在表演这幕时,她回想起妈妈离婚时内心那种酸痛又要强的劲儿,找到了乔春燕第一场戏的感觉。

后来有场戏,春燕和德宝两人坐在床上深入长谈。德宝坦白他喜欢上了另一个女人,春燕问他,上床了吗?德宝回答,没有。“其实不管德宝说的是不是真话,她都会选择原谅,因为春燕非常在意婚姻关系,也不愿意在那个年代离婚。”黄小蕾分析了当时春燕的心境,“她想去挽回,先自己认错,说我平时就是太厉害、太强势了,把德宝给拽了回来,而不是大吵大闹地把德宝往外推,所以这也是春燕在处理婚姻危机时,比较有智慧的一点。”

这样一些贴合时代的分析与演绎,也获得了导演兼总制片人李路以及原著作者梁晓声的认可。实际上后来有次看到梁晓声接受采访,黄小蕾才知道他最初有些担心由自己来饰演春燕合不合适。原著中,春燕身形有些微胖,虽然牙尖嘴利,但并没有那么漂亮。“现场第一次碰到梁老师时他对我说,春燕这么漂亮呀。我当时真以为他夸我长得漂亮,这时才反应过来他是带着担心的。”但最后梁晓声却表示,黄小蕾饰演的乔春燕,成为了他最喜欢的角色之一。

黄小蕾:塑造乔春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3在后来改动的剧本当中,春燕的结尾被改得更美满了一些,她的背叛得到了“六小君子”的原谅,“整部剧的基调调得比较温暖,也是我特别开心的一件事情”。唯一的担忧消除后,黄小蕾禁不住感慨:“乔春燕这个角色目前来说,是我接到的影视剧角色里最完美的形象,并且我演完之后也酣畅淋漓,挺过瘾的。”

这种过瘾,一方面来自角色本身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她与角色的许多重合之处。现在回想起来,黄小蕾觉得导演或许在最初便意识到自己与春燕有许多方面的贴合之处:热情,好热闹,也好张罗,挺热心肠,在爱情方面也很勇敢。

甫一亮相,积极主动“壁咚”周秉昆的乔春燕,便给人留下了热情、泼辣和大胆的印象,与爱情观保守的70年代形成了强烈反差。黄小蕾是个土生土长的重庆“辣妹子”,性格中有着外人印象中“生猛”“热情”的一面。这在她看来与自己接触到的东北女孩非常类似,大家碰到喜欢的对象都会选择主动表白,积极去追,即便失败也不害怕,“其实不管在哪一个时代,也都会有那种主动追求、敢于表达的女性存在”。

周秉昆对自己的拒绝,聪明如乔春燕不是不清楚,所以当一个合适的对象——德宝出现时,她与他一见钟情。在少年男女那种激情的火花碰撞下,两人在大年初三的晚上钻了被窝,说不清道不明地就结婚了,而这一切背后其实有着春燕精心的“设计”。

“那么在一见钟情后,他们确实慢慢爱上了对方,也想去保护对方。”黄小蕾说,后来春燕因为洗浴中心涉黄被抓,德宝带着郑娟去找小龚叔叔,是真急了眼,想把她捞出来,其实非常心疼春燕。但她也指出,春燕后期的改变,与德宝脱不开关系:“德宝吃软饭,家庭所有重担都落在了乔春燕身上。乔春燕又非常要强,事业想干好,年轻时是标兵,家庭也好面,不愿意离婚。”

春燕身上的优缺点都很明显。她积极、阳光、能吃苦,哪怕被分到去做修脚工这样一个职业,也每天笑呵呵,还干成了标兵,为人非常正直,被提拔当了干部后,也未曾想利用职权以权谋私。但由于时代大环境的变迁,她的生活随之起起落落,从修脚工被提拔成干部,却很快又被撤了下来,再后来遇到公私合营改革,她还是被安排去了一个不合规范的洗浴中心。

“对春燕这么个比较传统,身处那个年代的女性来说,这份工作其实她接受不了,但她是一家之主,还要照顾家庭,在那种情况下只能随遇而安。”但为何她的随遇而安会与郑娟表现得如此截然不同?在黄小蕾看来,除了性格因素,这也与她们的婚姻有关。“尽管秉昆不是大富大贵,可他至少还有哥哥姐姐,一个是市长,一个是教授,整个家庭背景更殷实些,并且他自己很努力、勤奋,为人善良厚道,在事业上也取得了自己的成绩。但曹德宝不一样,他眼高手低,脏活、苦活、累活不愿意去干,所以春燕的家庭压力实际上非常大,既要管老的,又要管小的,还要管老公,生活肯定是一地鸡毛。”

生活中发生的诸多种种,开始令乔春燕的内心发生了一些改变,“她变得市侩,对名利也看得更重了”。首先是本来作为“光字片”榜样的小龚叔叔,在受到利益和权力的诱惑后,有了些变化,不仅没有帮她去找失踪的儿子,反而把她抓了起来,甚至当洗浴中心出事时,还让春燕当了替罪羊,“这实际是春燕对朋友之间的情谊,感到心灰意冷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而当春燕与于虹都需要房子时,尽管秉昆是春燕的干哥哥,他却选择帮助了于虹。于虹的生活确实更困难,但在春燕看来,她的孩子却比自己的孩子更有出息。黄小蕾说:“春燕的孩子读书不行,没什么出息,这意味着她一个中老年妇女还得把家庭的重担扛起来。别人家的孩子都考上了大学,甚至进了清华,一个个都挺厉害,但自己的孩子五门科目加起来才考了150分,妈妈心里得多撕裂,所以春燕那场戏特别气愤,甚至说出‘早知道一把把他掐死’这样的气话。而且火葬场的工作,在50年代人的观念里不吉利、不体面。对于春燕和德宝来说,这是他们心里最脆弱的地方。”

与周秉义在“光字片”见面,想请他帮忙解决分房问题那场戏,在黄小蕾看来非常难演。这场戏里,黄小蕾意识到春燕的内心其实有三个阶段的变化。最开始春燕对秉义还存有感情,不想让他为难,所以她先是很大声、理直气壮地说叫周秉义来,可当周秉义一出现说“春燕,都不叫声秉义哥,直呼其名了”,那瞬间她心里还是觉得温暖、充满希望的——这也是从小看着自己长大的一个哥哥。因此她对秉义解释说,妈妈年纪大了,自己年纪也大了,牛牛也不争气,期待秉义能帮她忙。

但没料到秉义站在家国情怀的高度,给她深深上了一课。春燕被说得哑口无言,心里却充满酸楚。“此时,面对生活了近50年的街坊邻居,她不愿意把自己的心底撕破,也不想承认自己老了、没本事,充满一个无能为力老妇人的复杂与焦灼。大哥让春燕有苦说不出,她更加心灰意冷,不知该如何进行下去,只能带着悲伤、失落,还有一脑袋的问号和顾虑,灰溜溜地走了。”尽管这场戏里没有激烈的冲突,但要在短时间内把握春燕内心几个层次的变化,将小人物那种难以启齿的情绪准确演绎出来,对黄小蕾来说确实“还挺难”。

“其实我觉得春燕有点像蜡梅,不管多冷,都能顽强绽放,是一个非常有生命力、百折不挠的一位女性。只是她没有读过什么书,没有什么文化,格局确实不够大,才会逐渐变得自私、市侩,把钱看得比情谊还重,有了后来的一时糊涂。”黄小蕾联想起了许多与春燕有着命运共同处的女性,包括她自己的母亲,既没文化也没技术,离了婚带着孩子,为了打拼生活,只能做点小生意,今天卖豆花儿,明天开火锅店,还从广州进皮鞋来卖。“其实当时她们这些人都挺难的。电视剧播出后很多人觉得戏很苦,但我妈妈的一位朋友却说,现实比电视剧更苦。”

尽管如此,乔春燕人物本身丰富的层次,仍然在黄小蕾的细腻演绎下,得以全面、生动地展现,并最终得到了她母亲和婆婆这一代女性的共鸣与认同。实际正处在40岁关头的黄小蕾,人生起伏与乔春燕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她正处于结婚生子后的事业低谷期,对于她这样的中生代女演员,如今很少能够接到合适的戏,但此时她遇到了乔春燕。“能够走进乔春燕的一生,是我的幸运。她不是一个完美的女性,可她在影视作品里是一个完美的角色。”

(本文图片由片方提供) 人世间黄小蕾剧情片巴基斯坦电影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