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费与豪宅
作者:欧阳宇诺很多年以前,当我刚刚开始尝试投稿的时候,我得到的只是石沉大海般的杳无音讯。之后,历经多次的毙稿、在编辑提示下的反复修改,我的文章渐渐能出现在杂志上了。那时,我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稿费是200元,折算一下,大概是每个字0.2元。彼时杂志社还不流行采取银行转账的方式支付稿费,而是通过邮政系统给我邮寄一张汇款单。我需要前往邮局柜台,出示这张单据及身份证,之后工作人员会递给我两张面值100元的人民币。
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曾经对友人说:“如果他们不付钱的话,我就不给他们看我写的东西。”冯内古特能说出如此豪横的名言,原因在于他处于写作供求链的顶端。我将冯内古特视为目标,虽然稿费很微薄,收获频率也很低,但我仍然不断地写。自从获得稿费以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但凡看见一个物品的标价,就开始玩“稿费换算”游戏,看看我需要写多少字才能将其收入囊中。逛商场的时候,我全然不顾一两个月才能拿到一张汇款单的实际情况,肆意乱买。我催眠自己:“2000元的物品里有百分之十是稿费,2万元的商品里有百分之一是稿费。虽然最近这几个月我只收到一张200元的汇款单,但我再努力写9篇或者99篇文章,这些商品就都是用稿费买到的了。”
岁月流逝,商品价格争相攀升,我的稿费却只是略有提升,平均每个字大约0.4元。我对“稿费换算”游戏的热情依然不减,但最近,我惊觉自己对日常消费品的兴趣逐渐减弱,对房产的兴趣大增。因为想买套复式公寓,我在社交媒体上关注了几个博主,她们的共同点是都有一套面积小但打理得极具格调的复式公寓。但不知为何,这几天,但凡我打开这个社交媒体的首页,它都会给我推送大量的豪宅信息,从东京港区折合成人民币3000多万元的高级公寓,到北京三里屯1000多平方米的奢华复式,再到纽约曼哈顿坐拥城市最佳景观的全球最高公寓楼……在商品价格较低的时候,“稿费换算”是一个能够增强自信心的游戏,但是,当商品价格高昂的时候,这个游戏就变成了一个充满“自取其辱”意味的消极行为。
当我被这些奇怪的推送打击得想打开窗户一跃而出的时候,安吉拉·卡特给了我希望。1973年,安吉拉已经出版了两本小说,她当年的稿费及版税收入共计258英镑。她想在巴斯买套2000英镑左右的房子,但存款不够,于是她向爸爸借钱买下了这套房子。1976年,安吉拉在伦敦买了一套别墅的上两层,花费1.4万英镑。4年后,安吉拉又花了2.9万英镑,将原本属于她朋友的一、二层也买下了。这套别墅总共花费了安吉拉4.3万英镑,她自己支付了这些费用,没有向家人借钱。此时她的稿费及版税收入已大幅攀升。1983年,安吉拉的《马戏团之夜》精装及平装本版税共计5万多英镑。
我关闭社交媒体,重拾碎裂的信心,走向书桌。 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