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森的“春天愿望”能兑现吗?
作者:宋晓军美军印太战区司令菲利普·戴维森
(TPG/alamy供图)
当地时间12月15日,参院再以88票支持对11票反对,高票通过了包括约7680亿美元2022财年国防预算的《2022财年国防授权法案》。鉴于之前众院已经以363票对70票的高票通过,于是很多美国媒体就将报道关注点集中到了约71亿美元拨款的“太平洋威慑倡议”(PDI)上。而重点有两个:一是比今年拜登政府请求的额度高出了21亿美元;二是针对所谓的“中国军事威胁”。这两个重点让我想起了今年春天一个涉及“台海危机”的被热议的话题,于是就确定了这期专栏文章的标题。
今年3月9日,当时美印太战区司令戴维森(Philip Davidson)在参院军事委员会作证时声称中国大陆可能会在未来6年内对台湾地区施行“武力统一”。而在此之前,他还分别于2020年3月和今年3月两次向国会提出设立“太平洋威慑能力”5年的专项拨款请求,金额分别为约200亿美元和270亿美元。由此可见,当时还有一个多月要离任的戴维森是以“台海危机”为名为战区申请拨款。2021年5月,在拜登政府向国会提交的2022财年国防预算申请中,确实单列出了约50.87亿美元的PDI专项拨款。随后一些鹰派议员和军方高官纷纷表示“钱未到位”,接着就有了美方大打“台湾牌”的热潮。这其中有什么玄机呢?
简单说,根据2017年1月16日已故美参院委员会主席麦凯恩(John McCain)发表的题为“重建美国实力”白皮书的提议,国会在《2018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就要求国防部设立“印太安全倡议”(IPSI)拨款。但此项拨款要求并未像2015财年开始针对俄罗斯的“欧洲威慑倡议”(EDI)一样是专项拨款,于是在《202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国会又要求印太司令部直接向其汇报需求。接着又在《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将IPSI更名为PDI并要求拨款单例。今年3月,戴维森也许是提前知晓了拜登政府对PDI拨款内容,于是他就在参院抛出了大陆6年内要对台湾地区“武力统一”的言论,加上随后大打“台湾牌”热潮的推动,他的“春天愿望”居然让国会的高投票率给“逆袭”兑现了。
说到这儿,要先梳理一下“愿望清单”的差别。大致说,戴维森提的PDI预算要求是以战区战场建设和盟友伙伴关系的拨款为主,而在今年5月拜登政府公布的约50.87亿美元的PDI中其拨款不到1%(战场建设2300万美元、盟友伙伴关系500万美元,而给各军种增加“杀伤力”的拨款约49.14亿美元)。而在国会高投票率通过的PDI中,几乎把增加的约21亿美元都用于满足戴维森的“愿望清单”了(占比提升至约25%)。若从军事态势塑造上将两者用两个成语对比的话那就是:拜登政府请求的PDI更注重的是“从长计议”;而国会通过的PDI则更注重的是“急于求成”。现在看“急于求成”的可能性更大了。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中国将如何应对呢?
众所周知,在11月16日中美领导人视频通话时中国领导人就对台政策说过一句“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由此可以推断,美国国会通过的PDI无非就是试图加快对中国大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时设置更多的障碍。从这个视角看,答案也许在“六中全会决议”的一段描述中。这段描述是:人民军队紧紧扭住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根本指向……很显然,早在进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解放军就已经对破除“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的任何障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