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精选| 寻找未知世界的冒险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往期精选| 寻找未知世界的冒险0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从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到嫦娥一号绕月,直至嫦娥五号带着来自月球的样品从月球归来,中国的太空探索之旅虽然起步较晚,却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世界太空探索的一个重要力量。在21世纪登陆月球的三个探测器,全都来自中国。

往期精选| 寻找未知世界的冒险1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为了纪念中国首登珠峰60周年,中国登山队携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组成珠峰测量登山队,将于5月再登珠峰。不过有别于以往,登山队员们将背负着包括觇标、GNSS接收机、雪深雷达、重力仪和气象测量设备等仪器登顶珠峰,再测珠峰高程。

往期精选| 寻找未知世界的冒险2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让生活在21世纪网络时代的人认识到登月的意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登月似乎已经逐渐沉入历史之中。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距今已经有50年的时间。如今世界上超过一半的人口是出生在人类首次登月之后,因此登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个写在课本里的历史事件;另一方面,登月又具有太强的未来感,它似乎不应该发生在过去,而是应该发生在遥远的未来。

往期精选| 寻找未知世界的冒险3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因为难度太大,没有极强的动机是没人愿意南行的,因此欧美人对于南极的兴趣是波浪式的,每一个超强动机的出现都会在短时间内迎来一股南极探险热,问题解决之后这股热潮便迅速冷却下来,等待下一个动机的出现。

往期精选| 寻找未知世界的冒险4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说了半天北极的好处,那为什么大多数旅游者一提到极地旅游首先想到的都是南极呢?原因就在于南极几乎就是一整块大陆,作为旅游目的地来说目标明确,既好说又好听,非常容易满足旅游者的炫耀心理。北极地形复杂,领土归属多样化,缺乏公认的地标性目的地,很难满足旅行者“签到”的要求。

往期精选| 寻找未知世界的冒险5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海洋,被视为某种不可逾越的疆界,其危险性似乎远超过中国文明疆界西端的崇山峻岭和北部的草原与荒漠。然而在中华文明早期源头中,我们依旧能够发现蔚蓝色的海洋元素,距今大约7000年的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出土了精致的雕花木桨,而在湖北宜都县红花套遗址中,也出土过独木舟形陶器,证明新石器时代,生活在亚洲大陆东端的早期居民,已经有能力在沿海临近岛屿之间进行短距离的航行。

往期精选| 寻找未知世界的冒险6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冬天的北极,美丽、严酷而奇特。8月底开始下雪,9月大地封冻,10月冰雪覆盖,11月极夜来临。太阳沉到地平线以下,开始了漫漫的极夜,直到第二年的2月。白色统治了世界,冰雪苍茫,无边无际,大地变成了一件玉石雕塑。抬头仰望,繁星闪烁,北斗就在头顶,围绕天穹中央的北极星而旋转,月亮在通透的空气中展示着多彩的月晕。夜空中会突然跳出一道绚丽的绿光,变换着各种形态,如同跳跃的音符,在魔术师的法杖指挥下起舞。那就是极光。但是,狂风与暴雪总是不期而至,天昏地暗,冷彻骨髓。曾经只有最强壮、倔强的维京人才能生存下来。

往期精选| 寻找未知世界的冒险7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很长时间内,我们是勒紧裤腰带搞航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航天科学家对记者说,“当时国际环境很恶劣,处在美苏夹缝中,我们可以不修路,可以没有火车,但不能没有‘两弹一星’。为什么航天发展得很快?因为无论美苏还是日本,在很长时间内,航天等于国防,而国防是不讲成本的。” 探险南极

上一篇: 环球要刊速览(1151)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