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为何强势升值?
作者:谢九从去年5月底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就进入了升值通道。今年4月以来,人民币的升值步伐突然加快,过去两个月时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升值幅度接近3%。在过去一年里,人民币的升值幅度累计超过10%。
人民币为什么近期突然加快了升值步伐呢?央行有关人士的讲话,可能是导火索之一。最近,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条件下,我们管不了人民币汇率,中国中央银行最终要放弃汇率目标,人民币汇率是全球所有市场主体对人民币的偏好、预期和交易决定的。”周诚君还表示:“人民币对美元在中长期内将持续升值。这既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币相对购买力不断提高的结果,也是美联储搞量化宽松和不断扩表的后果之一,而且经验数据也表明,多数成功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人均收入超过1万美元后,其货币兑美元汇率呈持续升值趋势。”
周诚君的发言释放出两个强烈的信号,第一是看好人民币长期升值,第二是央行不干预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这两大信号迅速点燃了市场做多人民币的热情。今年3月,由于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人民币汇率原本有所走软,央行人士发表讲话之后,人民币汇率创3年来新高。
随着人民币快速走强,有关方面试图为市场情绪降温,金融委和央行都公开表示,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常态。5月27日,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对当前人民币升值热点问题做了全面回应,会议表示,“影响汇率的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很多,人民币既可能升值,也可能贬值,没有任何人可以准确预测汇率走势”。尽管相关部门密集表态,但依然没有抑制住人民币升值的步伐,近期人民币汇率仍然在强势上行。
对中国经济而言,人民币在当前时间点升值,能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
首先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进口型企业的成本压力,以及减轻输入型通胀的压力。最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尤其是很多和中国需求相关的重要商品,价格都创出了历史新高,这使得中国制造业承受了较大压力。对很多中游企业而言,面对上游原材料价格大涨,有些议价能力不强的企业,只能自己消化成本压力,这将极大地挤压自身的利润空间;部分议价能力较强的企业,将上游涨价压力转移到下游,最终又会给中国经济带来通胀压力。
如何化解大宗商品的涨价,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的一大挑战。面对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监管层开始出手打击恶意炒作行为,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不过,还有更多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在国际市场,国内的监管对此影响不是很大。人民币近期强势升值,客观上是可以缓解大宗商品涨价压力的。
如果从更长远一点的眼光来看,人民币升值还可以减轻资本外流的压力。最近,美国的通胀指数上升到4.2%的高位,美联储内部开始讨论缩减购债的可能性,一旦美国开始减轻刺激力度,甚至提前进入加息周期,对于新兴经济体将会带来较大的冲击。过去在低息时代流入新兴经济体的美元,随着美元升值将会大规模回流,新兴经济体有可能遭遇各种冲击。上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在全球范围内引爆了多起危机,包括东南亚金融风暴、俄罗斯债务违约以及拉美货币危机等。
对于美联储的这种惯常操作,很多新兴经济体都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教训,所以,面对可能到来的美联储货币大拐点,部分国家开始未雨绸缪,巴西、俄罗斯和土耳其等国家甚至实施了加息。对中国而言,加息是一件重型武器,现在还远远未到使用的时候。不过,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提升本币的吸引力,进而对抗资本外流,也是可以接受的选项之一。
虽然人民币升值能够给中国经济带来一定的益处,但如果市场上形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单边预期,人民币短期升值过快,给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会相当明显。首当其冲的就是出口会受到较大冲击。今年一季度,我国出口继续大幅增长,实现出口4.61万亿元,增长38.7%,实现贸易顺差7592.9亿元,扩大690.6%。在当前疫情背景之下,出口逆势大幅增长,为中国经济快速复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人民币快速升值,中国的出口形势将会遭遇重压。
除此之外,人民币如果形成单边升值的预期,也会带来热钱涌入,容易催生大规模的资产泡沫。对当前中国经济而言,更需要的是实体经济复苏,如果资产泡沫过于严重,一方面会导致大量资金脱实入虚,挤压实体经济的复苏;同时,万一资产泡沫破灭,反过来又会对实体经济带来伤害。
所以,在人民币形成强烈单边升值预期之后,监管层开始密集发声,为人民币升值预期降温。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工作会议表示,“汇率不能作为工具,既不能用来贬值刺激出口,也不能用来升值抵消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关键是管理好预期,坚决打击各种恶意操纵市场、恶意制造单边预期的行为”。
如果不考虑人民币的短期走势,更值得关注的是人民币的长期走势。近期刚刚去世的经济学家蒙代尔有一个著名的“不可能三角”理论,在汇率稳定、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这三大政策目标当中,一个国家只能实现其中两个,不可能三个目标全部实现。
对中国央行而言,三大目标如何抉择一直是一个难题。最近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的一句讲话格外值得注意:“如果我们明确了人民币国际化条件下,我们管不了人民币汇率,这意味着我们放弃了汇率目标,并把它交给全球投资者及其市场交易决定,那么中央银行就可以明确地追求另外两个目标: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跨境资本自由流动。”当前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某种程度上也是考验央行的态度,是否真的可以做到放弃汇率目标。 经济人民币市场分析大宗商品升值空间汇率外汇人民币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