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想要美版的“旱天惊雷”吗?
作者:宋晓军4月1日,美国各大媒体都广泛报道了前一天总统拜登宣布的投资约2.25万亿美元的“美国就业计划”。而就在当天,美参院军事委员会前主席因霍夫(Jim Inhofe)在美《新闻周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2022财年国防预算是对拜登政府中国政策的第一次考验》的文章。当我大致看了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后,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两篇相关内容的文章,于是就确定了这期专栏的题目。
先说因霍夫文章的大致观点。他文章的第一句话就是:拜登总统曾谈到要反击中国的“侵略”,但他的政府是否认真对待与中国竞争的真正标志将是其拟议的国防预算(2022财年)。接着他说现任防长、副防长在听证时都同意“大国竞争”主导的“国防战略”,并认为中国是美国的“主要威胁”。国防预算要与战略必须匹配这很简单,但拜登为什么提出要削减国防预算呢?他还谈到了两周前中美在安克雷奇的高层对话,并说中国已公布了2021年的国防预算同比增长6.8%,如果作为回应拜登政府削减了国防预算,这将向北京发出一个可怕的信号。最后他还说,奥巴马政府在5年内削减了超过20%的国防预算,在同一时期中国国防预算增长了83%。
再说去年拜登刚胜选时我看过的一篇文章。这篇题为《拜登团队必须迅速行动继续遏制中国》的文章作者是美军事评论员穆拉迪安(Vago Muradian)。有25年军事评论资历的穆拉迪安上来就举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例子,说当年崛起的日本误判了美国的潜力,而现在中国看到的是一个债务缠身、应对疫情不利导致28万人死亡的美国,如果北京认为自己拥有美国无法对抗的能力、优势资源和国家意志,从而会导致灾难性的误判。但他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美国必须马上进行彻底的国防和军队改革。他说:“军事领导人越来越认识到他们的地位是站不住脚的,因此进行了变革努力,但他们一直无法让这种改变发生得足够快。”最后他还套用了意大利著名作家托马西(Giuseppe Tomasi)说过的话:如果美国要保持其威慑中国的能力,那么事情就必须改变,而且要迅速改变。
很显然,对于拜登政府而言,因霍夫和穆拉迪安无疑都是向拜登政府推销“中国军事威胁论”的推销员,但差别是解决方案。那么接下来拜登政府会更倾向谁的方案呢?会不会像当年的里根政府那样两个方案都采纳——先增加国防预算再进行一次史上最大的“军改”(1986年美国会通过“国防部改组法案”)呢?说实话,现在回答这个问题还有些难度。因为在里根政府的时代,苏联是真的侧重于同美国争夺“全球军事霸权”,而如今美国的军火商和军人利益集团,则是把中国正常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为他们攫取美国纳税人财富的一个借口。从这一点上看,拜登政府3月31日推出的“美国就业计划”,似乎已经试图对此进行一定程度的“纠偏”了。接下来,就看拜登政府能不能借着“纠偏”之势推动一次“如旱天惊雷”般的“军改”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旱天惊雷”是取自之前我看到的另一篇文章,即3月19日《解放军报》头版发表的题为《新时代的伟大变革》的长篇通讯。文中在总结中国“十三五”期间进行的国防和军队改革时写道:“进入新时代,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这场斗争的重要方面……”改革“如旱天惊雷”,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 国防军事惊雷军事夜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