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门反恐枪声日紧

作者:徐菁菁

(文 / 徐菁菁)

2009年12月24日,也门军队于拂晓在距首都萨那650公里的舍卜沃东部地区发起空袭,打死34名在该地参加集会的“基地”组织成员。这是也门政府连续第二周对该国的“基地”组织发起进攻。12月17日,也门部队曾对南部阿比扬地区“基地”藏身和训练的地方发动清剿,打死超过30名武装人员。12月24日当天,也门国防部公布的报告还显示,一周前,也门政府挫败了以英国驻也门大使馆为袭击目标的恐怖袭击阴谋:当时8名“人弹”已经准备就绪,两辆汽车也已经装备好了炸药。

就在这些好消息传来的第二天,尼日利亚人阿卜杜勒-穆塔拉试图引爆一架飞往美国底特律的客机未遂。据其供认,正是位于也门的“基地”组织对他进行了培训,同时提供了用于试图炸毁飞机的炸药。

“12月25日的劫机事件显示,也门有可能成为‘基地’的第二中心。”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教授布莱恩·威廉姆斯告诉本刊记者。“在2008年早些时候,‘基地’组织的沙特—也门分支机构就已经成立。”美国陶森大学也门问题专家查尔斯·施密茨告诉本刊,“以前,他们攻击在也门的美国目标、也门和沙特官员,但从来不会逾越到阿拉伯半岛之外。现在面临的新问题是:也门‘基地’组织的攻击已经远远超出了阿拉伯半岛的范围,这起未遂的劫机事件就说明了这一点。”

长期以来,阿富汗与巴基斯坦的反恐战场似乎让人们遗忘了也门与“基地”的渊源。“本·拉登的父亲来自也门,在上世纪80年代的伊斯兰圣战运动中,也门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威廉姆斯告诉本刊,“关押在关塔那摩监狱的‘基地’分子中几乎有一半是也门人,他们担当过本·拉登的保镖。”英国布拉德福大学反恐专家保罗·罗杰斯也告诉本刊,也门动荡的局势给“基地”组织的滋生创造了条件:“这个国家的大量领土都不在政府控制之内:北部有武装叛乱,南部有分裂运动,在经济上,由于石油储备干涸和跨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缺乏基本的资源去保障国家安全。”

一名未公开姓名的美国官员告诉美联社记者,早在一年前,美国政府已决定将巴基斯坦和也门作为打击“基地”组织的两大战场,“美国与也门的反恐合作由来已久”。2000年10月12日,美国“科尔号”驱逐舰在也门南部亚丁港补充燃料时遭到一艘装满烈性炸药的小船袭击,造成17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死亡。在施密茨看来,这次爆炸开启了美国和也门安全部门在打击“基地”组织方面的合作,“美国帮助也门建立边境和海岸巡防队,训练特种部队打击‘基地’藏匿点,还提供信息和监视支持”。“双方的合作也不是一帆风顺,有时候两国会在究竟谁才是威胁、如何打击的问题上各执一词。但从2009年起,美国决定全力支持也门政府,华盛顿非常担心,‘基地’会利用也门的政治不稳定,在偏远的部落地区开辟新的根据地。”罗杰斯指出,4个月前,美国中央司令部将军戴维·彼得雷乌斯对也门的访问正是两国合作升温标志:“五角大楼将对也门的军事援助翻番,将支付7000万美元用于培训也门安全部队。”

尽管对也门打击“基地”有长期支持,但美国方面对自己在12月17日和24日的两次袭击中扮演的角色却讳莫如深。“美国向也门提供了情报,但并不清楚美国是否直接参与了行动,这正是两国政府所希望的。”施密茨说,“在布什执政时期,美国宣称有权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对‘基地’宣战。2002年,美国曾在也门东部的沙漠袭击了一辆载有6个人的汽车,这实际是表明,美国有权在不被允许的情况下在别国发动袭击。而奥巴马政府似乎在采取一种与之不同的更为明智的做法。美国对这两次袭击中自己的角色含糊其辞,是因为也门人非常担心他们的政府被美国控制,而不能代表也门人的利益,他们害怕美国戴着有色眼镜看伊斯兰国家。这一点从也门官方对关塔那摩关押的也门囚犯的态度就可看出:他们坚持囚犯中的也门人应当被送回也门,如果有证据证明他们违反也门的法律,他们将按照也门法律被起诉。”

在施密茨看来,也门反恐的未来不容乐观:“在被部落控制的北部、东部和南部,与政府对抗的部落很容易和外来势力结盟,以平衡他们与也门政府间的实力。而正当石油收入耗尽,政府难以运转这个国家的时候与‘基地’开战,又会让人们感到,政府不解决也门的问题,只是在为讨好美国而战。”■ 也门反恐国际社会日紧枪声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